作文如何得满分_更希望“光明尾巴”作文得满分

  时隔3年,上海今年高考真正出现了一篇满分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描写作者对农民工子女的观察、关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获得所有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并赢得了70分满分。
  在高考诸科目中,最为社会所关注的莫过于作文了。先是考前,众人猜想今年的作文会出什么题目,而等题目揭晓时则会解读命题人有何等“深意”;如今满分作文出来了,就更有热闹瞧了。
  我也不免俗,好歹也算靠文字吃饭的人,上海的这篇满分作文也是从头到尾拜读了一遍。确实,此考生在生活中绝对深刻观察过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责任感值得赞赏。
  但是,我不得不在接下来来一个转折。
  报道说,阅卷专家分析说,这篇作文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关注农民工的人多,但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却很少。阅卷专家尤其赞赏该文的最后一段,虽然仅有一句话:“他们,终将成为我们。”认为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写出了变化和希望。
  但我恰恰却并不如此认为,我倒认为这句话是在画蛇添足,是一败笔。
  说什么“点睛之笔”,这不就是所谓的“光明的尾巴”吗?记得我以前初写一些言论稿时,在抨击一些腐败分子时,稿子的最后一段往往加上一些明亮的词,说什么这都是个别现象,我们国家的前途还是很好的一定会严厉惩治腐败的,等等。这样做,没有人教过我,全是自个看报上的评论琢磨出来的,自己再写此类稿时,也仿着葫芦画瓢了。后来写得时间长了,有人告诉我业内人士把这叫“光明的尾巴”,不这样做,文章发不出来。
  而这“光明的尾巴”,鲁迅先生当年也曾添加过。在《药》里,他在“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后来,他在《呐喊》自序里解释说,其用意很明显,因当时还不能直书其革命事迹,但又要点醒封建迷信的人民,是想让群众知道,革命虽未成功,但还是有希望的。
  我总以为,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进步到一篇文章不需要再用“光明的尾巴”掩护了。想不到,上海的这篇满分作文无情地捅破了这个现实。阅卷专家的赞赏已经很直白地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那个所谓的“点睛之笔”,恐怕根本得不了满分。
  责任编辑/心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