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境界”与我们怅望的“逍遥游”:庄子逍遥游的境界

  对于庄子,我们似乎一直是仰望的姿态,他的生活状态,他的处世态度。于我们来说,都显得那么别异且无可效之仿之,是永远的精神乌托邦或内心桃花源。   庄子是智慧的。他的文章借助寓言和故事,在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尖酸刻薄的讽刺中,游刃有余地进行叙述并感发独到的见解,即便时间流逝已久。而今我们读来,依然感动不已。他也因此成为诸子百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并被人们常称之为“神人”。
  庄子是精神的。这种精神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是自身的,他一生身陷穷困潦倒之中,却能超越贫穷乐在其中。二是他者的,他的精神影响不仅于文章,更包括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而又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也怀有坦荡而平静的思考。
  庄子是孤独的。他强调要同时看事物的正反面,要辩证地看问题。要注意否极泰来,为中国人的思维打下了哲学的基础。但是,他也因此陷入自身的辩证里,在精神世界里左右察看,分不清自我与他人,也因此之种种被孤立。所以,他的“逍遥游”,于我来看,有着彻底的孤独所被迫的意味。
  我们并不是完全肯定庄子,他也有消极的人生观,让中国人不能够彻底地追求真理。试想,一个不追求真理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真理是学而思和批。没有批判,则没有进步。所以,有了于丹、易中天等人文讲座,有了近乎全民的“读史热”,也有了纷纷的反对声音。我们可以反对。但不能完全排斥他们的理论。而应在不断的思考中,获取合乎这个时代进程的精神重量。
  ――可能的情况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那种众所周知的古代哲理,而是需要明晰是哪些传统的意识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隔除任何一种声音的影响,“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最真切的声音。哪怕不是那么崇高,不是那么令人折服。这样总比附庸要好之又好。
  这次我们邀请了浙江省慈溪中学初航文学社的社员参与议论。但令我意外的是,相对来说。批评喜多于肯定。我想。敢于如此来说,也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而且,于我们来说。需要的就是独立思考和言说。要注意的是。此一定不能是意气用事或无谓愤怒。
  庄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庄子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又有着怎样的启迪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起伏而黑暗的阅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