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研究_2019年黑龙江省马铃薯补贴

  摘 要]近年来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具备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已超过500家,然而原料供应不足一直是制约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企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造成马铃薯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原料基地建设匮乏,农民对马铃薯的种植观念落后,马铃薯加工能力增长过快。为解决原料不足问题,应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脱毒薯种植;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扶持恒温库建设;规范马铃薯加工行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种薯品质。
   [关键词]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原料供应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5-0007-02
  
  马铃薯按用途分为种薯、食用鲜薯和原料加工薯,原料加工薯供加工企业进行马铃薯深加工,加工产品包括马铃薯淀粉及其衍生物、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薯片等,主要渠道是淀粉加工。马铃薯具有较长的加工链,国际上作为工业原料,马铃薯淀粉、变性淀粉等深加工产品已有2000多种问世,广泛应用于石油、造纸、纺织、医药、制革、包装、塑料、化工等领域。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产品比例较高,美国占70%以上,欧盟在40%左右,全世界的马铃薯休闲食品消费额超过200亿美元,而我国马铃薯的加工量尚不足10%。
   一、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深入实施科技兴薯战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加快培育加工企业,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这一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迅速。201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547万亩,同比增加16.4%,位于内蒙古、贵州和甘肃之后,列全国第四位,全省种植马铃薯农户约400万户,产量预计达82.05亿公斤。
   目前,黑龙江省具有一定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加工能力达500万吨以上,较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有黑龙江北大荒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70万吨)、沃华马铃薯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50万吨)、丽雪精淀粉公司、港进粉丝有限公司、碧港粉丝有限公司、如意淀粉有限公司等,主要分布在讷河、克山、加格达奇、林甸、龙江等马铃薯资源丰富地区。较大的薯片、薯条生产厂家包括麦肯食品(哈尔滨)有限公司、哈尔滨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和哈尔滨东方食品有限公司等。较大的全粉生产厂家有年产1万吨颗粒全粉的绥化鸿远马铃薯制品有限公司。
   二、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企业存在原料供应不足问题
   原料供应不足是制约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企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据调查发现,黑龙江省的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2009年实际开工率在50%左右,2010年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嵩天集团是海外上市公司的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在黑龙江省有6家马铃薯加工企业,年加工马铃薯能力2009年为120万吨,2010年增加到175万吨,2009年收购马铃薯60万吨,开工率为50%,2011年一季度只收购了15万吨左右,相比2009年,形势更加严峻。另一家较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如意淀粉食品有限公司在马铃薯生产大县龙江县投资2000多万建厂,本以为原料供应不会有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2009年这家淀粉厂只加工了50多天,原料就告罄了。2011年情况将更加困难,加工薯收购价格从2010年的0.28元涨到现在的0.4元,收上来的马铃薯还是少得可怜。而作为大型薯条生产企业,2004年在哈尔滨市平房开发区投资1亿美元建厂的麦肯集团也经历着原料不足的窘况,据介绍,麦肯集团所需马铃薯品种主要是夏波地和麦肯一号,淀粉含量为20%~21%,要高于本地品种,多年来,为解决原料不足问题他们不得不到内蒙古、辽宁省收购马铃薯,企业还建了四座现代化恒温库收储马铃薯,即使这样每年四五月至八九月也得停产。目前马铃薯收购数量十分有限,形势不容乐观。走访中发现,由于原料严重不足,收购价上涨,利润摊薄,企业效益不佳,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增加等因素,马铃薯加工企业生产步履维艰。
   三、造成马铃薯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原因
   1.原料基地建设匮乏是关键。由于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滞后且都为松散型的,大型马铃薯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民无法实现紧密型对接,建立起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只能签订松散型订单。这种松散型订单仅能靠诚信来维系,对双方都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在实际收购中,马铃薯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具有用途广泛(既可用于加工,又可直接食用)、需求量大(本地企业需求和省外客户需求)、供求关系不稳定的特点,导致年初时企业与农户签订的产销合同受市场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合同的诚信度不高,履约率都较低。如2011年初,马铃薯地头收购价已达到每市斤0.55~0.60元,为2010年同期的两倍,而且价格还在看涨,此时,农户就不会按合同价将马铃薯卖给企业,而是将马铃薯卖给其他高价收购商或直接投向市场,以追求更高的利润;2008年,当马铃薯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时,企业也不再讲诚信,放弃以合同价格收购,而是到市场以更低的价格收购原料,使农户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目前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企业除麦肯集团有大约1500公顷紧密型订单外,其它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原料基地,企业原料的90%要到市场上收购,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使得企业生产原料和薯农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而按发达国家的经验,马铃薯加工企业要建设70%的原料基地,其余的30%从市场上收购,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2.农民对马铃薯的种植观念落后,对需要一定投入的一些新技术、新品种不愿接受。表现为马铃薯种薯退化,种植粗放,不精耕细作,产量和品质不高。如讷河、克山主产区亩产较高也只有3000~4000斤,而内蒙古亩产则为5000~6000斤,差距较大。其原因:一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步伐缓慢。各地虽已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脱毒种薯在实际生产中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应用。但由于原种网室少,生产的脱毒种薯不能保证当地种薯更新换代,加之农技部门推广的种薯价格较高,多数农民不愿意投入更多成本。如原种每粒0.5元,一亩地仅种子钱就3000多元,农民是接受不了的,必须经过一代、二代繁殖到第三代良种时,种子的成本才能被农民接受。二是一些基层乡的农户不建立种薯田,只把当年自己生产的马铃薯留一部分当明年的种子,储藏不分级,种薯、饲养、食用薯混储在一起,这样既使种薯品质下降又影响脱毒种薯的推广,从而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三是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基层合作组织属松散型,很难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农民仍是按传统办法种植,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基本停留在理论上,没有认识到马铃薯深翻垄、宽细管的高产规律。
   3.马铃薯加工能力增长过快,已超出现有原料供应能力。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兴起,马铃薯加工企业发展迅速,但也掺杂着—批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出成率低、产品质量不达标的淀粉加工小作坊。据调查显示,目前全省大大小小的马铃薯加工企业有1400多家,其中,具备一定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2010年,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能力已扩大到500万吨,与2009年相比增长40%,但2010年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只比2009年增加了16.4%,马铃薯总产量比上年增加32.3%,预计在820万吨左右,是近两年来最高产量。按惯例,可提供的加工薯供应量大约在270万吨左右(马铃薯中大约1/3作为食用薯、1/3作为种薯、1/3作为加工薯),只能满足全省企业加工能力的一半左右。实地调查发现,由于2011年马铃薯价格大幅上涨,外省客商到黑龙江省大量收购储藏,马铃薯大量流向食用鲜薯市场,使加工薯供应量比预计还要减少很多,同时,淀粉加工小作坊对原料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剧了原料供应短缺的局面。
   四、解决马铃薯加工企业原料不足问题的对策
   1.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脱毒薯种植。应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完善重点地区马铃薯育种中心软硬件设施,发挥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平台作用,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出2~3个适合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专用新品种。充分利用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马铃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现有力量,组建育种创新团队,利用新型育种材料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选择几个不同生态县区,建设马铃薯育种生态试验站,加快选育适应不同生态类型专用品种,繁育和推广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支持有条件的种业公司和良种生产专业合作社建设原种生产基地,支持网棚和种薯储藏库(窖)建设,对马铃薯原种生产防虫网棚建设和种薯贮藏库建设给予补助,对一级良种生产给予适当补贴,降低良种价格,调动农民使用脱毒种薯的积极性。如亩产能达到内蒙的5000~6000斤,按2010年种植规模,总产量能增加547万吨,原料加工薯供应量就能增加182万吨,可以有效缓解马铃薯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
   孟京生: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研究2.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扶持恒温库建设。应积极探索推广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栽培模式,在主产区建立标准化丰产栽培示范区,大力推广脱毒种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支持农户和企业购置马铃薯深松、播种和收获等机械,力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主产区机械化作业率。加强对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害的综合防控,提高单产水平。扶持马铃薯主产区讷河、克山等地的企业、蔬菜批发市场和有条件农户建设恒温储藏库,制定马铃薯贮藏技术规范,指导企业和农户规范贮藏,降低损耗,这样既可以提高种薯质量,又可以延长企业生产周期,必要时还能对食用薯市场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3.规范马铃薯加工行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马铃薯加工行业标准,整顿小作坊,选择一批起点较高的骨干龙头企业集中扶持,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提高马铃薯骨干龙头企业的自身素质和竞争力。引导年加工能力在2万吨以下的精淀粉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展资产重组,组建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通过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品牌销售,聘任职业经理人等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份额。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出5~7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骨干龙头企业,2~3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
   4.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种薯品质。切实加强马铃薯种薯生产和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种薯质量,对马铃薯种薯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的许可管理,对种薯生产基地进行统一规划,严格执行农业部及国家有关标准,切实搞好种薯的质量检测和标签真实性认定,规范种薯分级和包装及市场督察等措施,尽快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由马铃薯生产大省向马铃薯产业强省的转变。
  (责任编辑:马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