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路径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摘要:自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来,全国高校创造条件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如何确保高校双语教学的质量是教育管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入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对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 双语教学 影响因素 发展路径
  
  一、双语教学概述
  
  (一)双语教学的界定 在我国对外开放度不断提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语的全面重视以及对以外语为载体的国外先进知识的强烈需求,是我国目前高校大力开展双语教学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会计教育的现实环境也要求中国会计走向世界,会计教育必然要走国际化道路。因此,在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双语教学是其中―个热点和发展趋势。双语教学(BiiingualTeaching)的概念来自美国。所谓“双语”,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指―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其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种语言的。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各自对“双语教学”的界定,如西格恩和麦凯(Siguan and Mackey)指出,双语教学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体系。加拿大双语教育学家卡明斯(cummlns)对此进一步解释道,双语教学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个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英国教育家Derek Howntree认为,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以同等的能力运用两种语言的教学,每种语言讲授的课程约占一半。世界双语教育家M・F・麦凯指出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其中一种语言常常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二)双语教学的特征 可以从以下角度达成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第一,从概念理解来看,双语教学是一种将两种语言(一般指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活动。双语教学既要讲“双语”,又要讲“教学”,不是二者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相互交融。第二,从实践理念来看,由于第二语言是学生的弱势语言,而母语是学生的强势语言,因此,双语教学起到了“保强扶弱”的语言教育功能。从语言学角度讲,使用目的语作为语言媒介语往往是学习目的语的最佳方法。从此角度看,双语教学是改变我国传统的“费时低效”英语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培养我国复合型双语人才的重要途径。第三,从运行模式来看,双语教学可以是两种教学媒介的多样化融合,并应根据国情、科情和教情而灵活安排。双语教学的运行模式往往因国家、地区和对象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在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指用“双语”(主要将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其中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和科目。第四,从教学目标来看,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得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双语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语言的学习,而是一种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和专业知识信息的传递,乃至是促进人才培养和就业取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一)语言目标――提供外语学习环境 双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构筑一个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创设独特的多元英语界面。语言是交流的基本要素,但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升级,人们逐步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还是思维工具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对学生的素质产生深远影响。大多数专家认为,双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学习,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基础、智能结构、文化素质,在开放的外语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这对现行的英语教学来讲,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更高的标准。通过专业“双语”这一载体提供给学生一种英语应用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思维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需要。
  
  (二)专业目标――提升学科教学水平 双语教学能使学科教学在外语环境中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实施双语教学,教师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同时,注意吸收国外教材的优点,尤其是吸收其最新的教学内容。第二,国外的教材侧重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此,很多教师注意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第三,很多专业知识通过用英语解释,不但不难理解,反而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如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新设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会计科目就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而来,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第四,能帮助学生积累一些专业词汇和术语,为其阅读国外专业英文文献打下基础。
  
  (三)社会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双语教学,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多元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国外先进科技成就的能力,培养大批能够熟练应用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的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同时,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专业和语言教学问题,伴随而来的将会是深刻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层面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意识。因此,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社会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具体来说,复合型人才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专业学科的角度看,复合型人才必须知识面广、知识的融合度高。应当包括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多专业技能的复合、多种基本素质的复合;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复合型人才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关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不仅注重发展智商,而且强调情商的重要性。
  
  三、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师资是保障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开展双语教学和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师的职业要求是: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对授课专业程度最深的理解力,丰富流畅的语言表达技能和感染力,很强的责任心和自制力,甚至良好的体力。就会计专业本科教学层次而言,双语教学师资应该具备以下方面的素养:一是专业知识方面,全面深入掌握本专业各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国内外的会计准则,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掌握本专业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国际动向;二是语言能力方面,口语表达好,让学生了解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真正意义在于交流,并使学生从公共英语的语言范式中解脱出来;三是教学能力方面,有较强的学科教学技能和策略、有效设计和组织双语课堂教学的能力,使教学对不同学业水平和特性的学生都具有挑战性和实效性;其四,研究能力方面,对课程资源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在 双语教学的实践中磨练,获得其自身的专业成长。正如麦凯(W・F・Mackey)和西格恩(M・Siguan)在《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中指出,在双语教育系统中期望学生在学习终了时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两种语言,该系统最终应该造就出能够这样做的教师。
  
  (二)学生是主体 双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基础外语水平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学习能力方面。根据双语教学的阀限理论,双语教学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的双语水平达到中级层次,同时要求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力争达到高级层次。只有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达到足够熟练的程度,才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也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2)学习动机方面。霍姆伯格认为,在教育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由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要保证双语教学能持续有效地进行,必须从根本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学习行为、感受程度不应是由外向内的单向反映,而应是由外向内、由内向外的双向反应。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都在不时地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成败。双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应是出于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在整体上维持一种自主的学习状态。
  
  (三)教材是基础 影响双语教材使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内容,教材必须能反映专业领域最新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趋势,能代表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了解并走向学科前沿;二是难度,既包括知识内容阐述的难易程度,也包括外文阅读的难易程度,教材的难度一定要与现实情况和培养目标相结合,保证学生能较好地接受;三是编排,如浅显易懂的图示表格的加入,字号、行距的适中,章节重点及难点的提示,相关习题及阅读材料的补充等。
  
  (四)课堂是平台 在双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信息刺激,循循诱导,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实现教学双方的思维共振。双语教学是要从听、说、读、写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双语教学的整体出发,将双语教学分阶段推进。双语教学对教师的教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法必须灵活多样,切实有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赋予教学以积极的情感特征,实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保持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不断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愉悦的情绪体验。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启发式教学落实到技术层面。
  
  四、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发展路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 科学的双语教育理念是教师开展双语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双语教师对双语教育目的、价值、原则和方法的基本看法,是决定或调节双语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是教师对双语教育本质理解基础上所形成的双语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等。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这是“以学生为中心”首次见诸联合国机构的正式文件,从此这一提法逐渐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引起注意并日益受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了实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关键在于调整并处理好师生关系。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包括他们的优势与弱点,他们的特长与欠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情感和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身心需要,并且设计特定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潜能是否得到适当的、充分的开发,教师应激励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地释放潜能、展示才华。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推行教师海外进修计划。学校应鼓励中青年会计专业教师通过申请各种基金项目出国进修学习,以积累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如根据中青年教师的专业特点,结合开设双语课程的要求,每年拨出专款资助教师到国外名校进修学习半年至一年,并要求其回国后开出一门双语教学课程。在国外进修的过程中,双语教师所需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会得到一定的积累和提升,双语教学的胜任能力也会自然加强。(2)加强双语教师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双语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如对双语教师进行英语能力综合培训;介绍国外双语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加深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认识;选择国外原版教材中的典型章节,进行案例教学,为双语学科教学提供范例和参考,并组织教师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安排双语教师参与外籍-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要求教师与外教进行课后研讨和交流。(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才能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开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英语功底,还要肯付出。对双语教师及其教学团队的激励,扶持双语教师的成长,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动力。如在计算教师工作量时,可在原有基础上乘以一定的系数;在职称评定时,同等条件下对开展双语教学和科研的教师优先晋升;评定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时,考虑双语教学的学时和成效,将其作为衡量、评价的标准之一等。
  
  (三)改进双语教学方法 教师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手段传授知识,是保证完成双语教学任务、达到双语教学目标的重点。(1)推进启发式教学。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最佳状态是学生先课外自学,课堂上再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由教师检验其自学效果并解决重点疑难问题,提出系统的专业前沿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授课前就应明确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与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些教学资料应该包括全英文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专题摘要、自测题等,也可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经济学普及性和实效性的英文刊物和报纸。教师程课堂上要尽量用英文授课,但不应再拘泥于英语语法结构的讲解,改变逐字逐句翻译的状况,而要着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解学科重点。教师要精讲、少讲,让学生多说、多练。教师要在课后灵活安排答疑,可借助班级公共邮箱或教学网络系统,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帮助其跟上授课进度,又可使学生在课后仍有机会与老师交流,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2)运用案例教学。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成功,教师必须注重案例教学的一些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个程序的有效实施。案例讨论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教师要注重组织与引导,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 理。若学生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辩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误,可采取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自觉加以修正。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的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还应要求学生进行案例报告的撰写,这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做出适当的评语并打分,也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在很多高校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给课堂提供大量的信息,也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带来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现实感,从视觉和听觉上吸引学生,相比单一的课本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具体而言,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有以下方面突破:一是多媒体技术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电影、电视等,将专业双语教学内容融入到这些元素当中并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改变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二是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这些媒体合理安排、充分运用,能有效地做到寓教于乐、愉快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无论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本身还是表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对学生而言都是新鲜的,都能带来一种新的体验。(4)改革考核方式。双语教学的成绩评定应注重平时考核,使成绩构成多样化,改变“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局面,避免“一考定成败”。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增加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可将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计人总评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体现评分的公平、公正性,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
  
  (四)强化双语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是为了客观的判定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以提供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双语教学的评价要坚持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相结合的原则,考察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满意度、课程体系是否完善、教学内容是否连贯等等。概括地说,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二是双语教学过程极其成功度评价。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参与的活动,学生又是教学活动最直观的感受者,因而学生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课题教学效果与质量,因此可主要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师资格、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等的指标人手,建立―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双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以激励教与学双方。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能客观反映师生因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评价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要认清学生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确立科学的教学评价量化指标,确保双语教学取得比较好的成效。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增强我国会计方面的人力资源,必须要有国际眼光,培养国际化人才。会计教育的现实环境必然要求中国会计走向世界,会计教育也必然要融入世界,走国际化道路。展望今后的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双语教学是其中一个热点和必然发展趋势,这也带来了对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冲击,应―起努力,多方协调,以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和作用,真正使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刘世慧:《西方财务会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财会通讯(学术)》2008年第5期。
  [2]袁国栋:《会计双语教学方法创新应用探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5期。
  
  (编辑 粱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