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不幸,人生的万幸:不幸中的万幸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如果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不幸,那就是他人生的不幸。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自然的风霜雨雪;母鸡的翅膀下,育不出高飞人云的雄鹰。人总有一天要长大,你总有一天要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风风雨雨的天,坎坎坷坷的路,你躲也躲不过;与其让父辈替我们战战兢兢,不如趁着青春年少投身到生活的激流中“投入地爱一次”,拼搏、创造,失败、挫折,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去获得人生的生存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我喜欢,我选择;我选择,我承受。要知道有些弯路你必须走,有些苦难你必须吃,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黄沙吹尽始见金”就是这个道理。
  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又云: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当历经沧桑的我们也拥有了母亲般的叮咛时,我们便拥有了人生的智慧。青春是每一个人必走之路,可以说,生活中没有遗憾,也就是人生的最大遗憾。这既是《非走不可的弯路》的主旨所在,也是此文留给我们年轻人深刻的思想启迪。
  爱的形式有许多种,其中不乏父母的唠叨与叮咛;世上没有坑害孩子的父母,可我们为何厌烦父母唠叨,把他们的叮咛当作耳旁风呢?现实中多的是理论,少的是实践;多的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注入,少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启发。人生中有些弯路完全可以避免,只是由于年轻,我们不懂。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得珍惜;当我们懂得珍惜的时候,我们却不再年轻。如何让父辈的人生智慧转化为年轻一代乐于接受的观点,内化为他们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艺术手法的问题了。
  巧用对话,潜移默化。本文巧妙地借用母女对话的形式,把深奥的人生哲理转化为一次自然、亲切的对话;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潜流涌动;形似漫不经心,意在语重心长。
  三阻三答,曲径通幽。母亲三阻,女儿三答。“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一阻;“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二阻;“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三阻。三阻“阻”出了少走弯路直行正道的眷眷慈母心。“我不信。”沉默就是无声的回答,一答;“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二答;“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三答。三答“答”出了渴望独立直面人生的拳拳女儿意,这就为历经沧桑的我理解了母亲的心,像母亲一样叮咛后来者、直抒胸臆作了张本,重大的人生哲理就在这一问一答的轻松谈话中巧妙地揭示出来。短小精悍,结构严谨;卒章显志,水到渠成。
  成长的不幸,人生的万幸,小文章显示大主题。总之,张爱玲通过《非走不可的弯路》一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让我们牢记张氏的箴言:“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二中)
  
  附原文:
  非走不可的弯路
  张爱玲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着我好久,然后叹口气说:“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了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摘自《读者》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