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源头活水为题写作文_作文的源头活水

  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认为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的注入,学生写作同出一理,要想在习作中由成功不断走向成功就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这里的源头活水就是写作的素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认真品味这些名言佳句,你一定会悟出一个道理: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由一件偶然的事件会触发写作灵感,把它诉之于文,便是一篇佳作,而文学素养的形成则需要大量的知识积淀,而获得大量知识积淀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书本知识的学习,书本知识不局限于课本,更不局限于语文学科,要做到广闻博识,博览群书。
  有人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三钱赵魏韩,九章勾股弦”,华罗庚先生的一副有趣的对联不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吗?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的熏陶,对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言素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语文教材里既有文质兼美的当代美文,也有名垂青史的千古名篇,它不仅为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也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例如现代诗歌《在山的那边》中对理想的憧憬追求;《紫藤萝瀑布》对人生不幸的理解与对生命永恒的感悟;《敬畏生命》表现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对自然宇宙的崇敬;《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精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中有画的壮美;“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愁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忧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厚意。我们在前人文化遗产的教育熏陶下逐步提高了文学素质,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名言、警句适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另外,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多读一些名著,多读一些优秀诗文,多读一些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美文。因为课外阅读不但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使我们获得很多的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也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譬如:认真阅读我国四大名著,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学到了怎样来表现诸葛亮作为一个青年政治家的风采;从《西游记》中我们积累了怎样刻画不同性格人物的素材;从《红楼梦》中我们了解了怎样通过描写贾家的衰亡史来刻画封建王朝的灭亡史的素材。
  总之,课文中的各类文章以及众多名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它是我们写作的典范,若能做到广闻博识,那么我们在写作中就能旁征博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写作的主体是人――生命的载体,写作的客体是生活――生命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写作的目的是表现和改变生命的现实状况和生活形态,一个人生活于自然、社会、家庭之中,他们耳闻目睹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或喜或怒,或乐或哀,或悲或苦,或愁或怨……情感积淀得深了,犹如火山爆发般不可抑制。一般的人会用笑、喊、哭、骂等口头方式来宣泄,能写作的人则诉诸文字。然而世间万物,景中有理,事中有情,情中有理……这就需要人们去潜心领悟。“悟”有明晦,“悟”有深浅,“悟”也有高低。写作就是人们在耳闻目睹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后把领悟到的东西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能有幸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往往会受到极大的感染,情感得以丰富,人格得以完善,这些正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文如珠,生活如线,关注生活,穿珠成链”的最好说明。
  以上这些无不告诉我们写作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写作的素材,实际上现实生活才是我们写作的最重要的或最有价值的、原汁原味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学会品读生活,才能为写作提供最有生命力的、最新的素材。
  (作者单位:云南省泸西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