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于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摘要:新课标对中学阅读的总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阅读教学的地位之重毋庸讳言,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着眼,具体阐述了阅读教学如何高效进行。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习惯 方法 能力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把读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心灵的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中学语文阅读,由于应试教育的逼促,又囿于部分教师的素养,长期以来显得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以习题代阅读,以训练代感受,从而篡改了阅读的本质,降低了阅读的品位,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灵魂的阅读,也就是精神缺失的阅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内驱力。对于语文阅读,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突破口,更新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感觉到常学常新,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完《草船借箭》这一课后,同学们深深地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折服,这时,我拿出了《三国演义》,对同学们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请一睹为快吧!”此时,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下课之后,争先恐后去阅读这本古典名著。这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篇带多篇”、“片段带整篇”的方法,旨在为学生指引阅读方向,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趋向。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终身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会读课文。鉴于此,我在班内展开每天半小时阅读活动,刚开始固定时间,强制性阅读,渐渐地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不用督促学生们也会自觉阅读。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本无法,但也有规律可循。湖北的余映潮老师就总结出了阅读的多种艺术方法,如巧读、疑读、助读、倒读等。阅读方法的采用是根据阅读目的和内容来确定的。获取信息,了解大致情况采用略读、范读;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进行鉴赏就要采用细读、精读。课外阅读中进行摘录,整理归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读以致用。这些方法可以介绍给学生,并启发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也总结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老师组织他们在班上交流介绍,互相借鉴,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的热情。
  四、培养阅读能力
  通过初步阅读,有了整体感知,才能对文章进一步地阅读,在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察作品的情感、体味语言和写作技巧中形成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进而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一种迅速感悟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语感。
  总之,阅读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重视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