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贝多芬:贝多芬拜访莫扎特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刚听到这句话,心底不禁为之一颤。想象一位双目失明的苦难音乐家是怎样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为世人谱写了不朽的音符。   昨天上帝在宫廷举行了一次抽奖仪式。很幸运的是我得了天使奖,上帝奖励我去一趟人间。于是我在晚上整理了一些衣物及一些路上所需要的食品便匆匆上了路。到了人间我犯了难,究竟去哪儿呢?于是我进了一家书店,看了一些有关人类历史的资料,最终我决定去德国拜访贝多芬。
  于是我穿越时空隧道,到了德国。四周黑漆漆的,一条小街望不到尽头。小街两旁是耸立的高楼,偶尔几扇窗户透出几点微弱的灯光。街头布满了浓密的雾,笼罩了一切。正当我感到郁闷的时候,隐约的仿佛听到不远处传来了音乐声,于是我寻着声源找过去,原来那是从一间破屋子里传出来的。好奇的我轻轻推开门:里面凌乱得很,屋顶布满了蜘蛛网,潮湿的墙壁发了霉,屋内一片狼藉,一地的书本,一扇破窗户前面立着一架钢琴,有个人面朝窗户弹着琴,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
  “请问,这里是德国吗?”“这里当然是德国,可似乎已经不像一个国家了。”这个人说话好像很刻薄,可没办法,不是有一句话叫“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吗。“那么请问这里有一个叫贝多芬的人吗?”钢琴声突然停止了。“我就是贝多芬。”真的没有想到,他竟然就是贝多芬,真不敢相信一位音乐巨人竟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你深更半夜找我有什么事?”“没有什么,我挺崇拜您的,所以来拜访拜访,没有别的事。”“不要这样,我最讨厌别人这样,有话快说,有事快讲!”说真的,我真的挺生气的,人家大老远的来拜访您,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客人。我想了想,决定直入主题:“您现在这样有名气,可否向我说说您小时候的生活呢?”我想我捅到了他的痛处。
  “我四岁开始学习音乐,十二岁已能自如地演奏,十七岁赴欧洲音乐之都维也纳进修,1787年拜见了我所仰慕的莫扎特。听完我的演奏,莫扎特预言,有朝一日,我将轰动全世界。但不幸的是,我父亲嗜好酗酒,对待母亲整天是拳打脚踢,经常在深更半夜把我叫到琴边练习,我的家庭充满了暴力,我讨厌我的家庭。但我又舍不得我的家庭。从这时起,十七岁的我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尽管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提琴,但我并非莫扎特式的神童,我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满意为止。我小时候的畸形家庭,造就了我的倔强孤僻,不善与人交往的性格。就像现在,你打扰了我,你不知道我现在很讨厌你。”我无言以对,他的生活竟然这样的艰辛。我错怪他了。“对不起,贝多芬先生,勾起了您的伤心过去。但您不要撵我走,我理解您,您其实很完美,每个人都有伤心的事,不单单是您。”“谢谢你对我的理解。”
  “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对你来说,失聪是非常大的打击,你曾经悲伤过吗?后来又怎样?”“你问的很好,对于我来说,失聪确实是非常大的打击,我也曾悲伤过,但后来我想通了,为什么要这样呢?人生受到挫折是难免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真的很佩服您,你能介绍你成功的秘诀吗?”
  “当然可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永不气馁。不向命运低头!……”
  这次拜访对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与失败,包括贝多芬。但对待命运不要气馁,面对挫折,要喊出:
  “我还年轻,多少事,可以从头再来!”
  
  【总评】
  本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上下数百年间自由驰骋,模拟了一场颇具想象力的访谈。小作者想象奇特大胆,富有创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贝多芬的回答揭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主题,文章一气呵成,神韵动人。
  (周 涛)
  
  评
  以贝多芬的话开篇,点题直截了当。
  以“上帝奖励‘我’来到人间,并去拜访贝多芬”来组织材料,构思奇特新颖。
  这段写景想象丰富合理。
  屋内摆设可知主人公生活环境很差,心中只有书籍和音乐。
  通过对话巧妙引出主人公身份。
  这段自我介绍,可见主人公生活艰辛,但主人公却能在这样艰辛的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是什么动力呢?贝多芬最后一句话作出了回答。
  结尾照应开篇,首尾圆合,结构自然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