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规律 掌握技巧 规范答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

  【导引】      翻阅2005年、2006年的全国各地近100套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省市都考了诗歌鉴赏类试题,尽管全国各地的试卷所表现出来的难易度不尽相同,但是,无论难易程度如何,我们发现这一部分的失分很多,分析其原因,一般不外乎三点:一是理解出现偏差。二是审题不清,三是答题不规范。对于理解出现偏差、审题不清这两个问题,如果说还有智力方面的问题的话,那么如果在答题不规范这个问题上失分,我就觉得有些说不过去,为了能帮助2007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在诗歌鉴赏题的答题过程中解决答题不规范的问题,笔者一方面结合自己平时的诗歌教学,一方面参考有关资料,对如何规范诗歌答题进行了一番整理,相信通过这些规范,一定能对你有所帮助。
  
  【格式规范】
  
  我们知道,这些年来对诗歌鉴赏题的考查,主要还是从诗歌的特点这个角度命题,如: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诗歌是通过现象来表达感情:诗歌的想象丰富;诗歌的语言精练:诗歌押韵,有节奏感。归纳一下这些特点,我们发现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考查:一是诗歌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三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四是诗歌的语言。正由于如此,所以我想也就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考试中所遇到的一些题型该如何进行答题进行一番归纳。
  首先,对诗歌中所刻画的形象应该如何去进行操作,我们知道,诗歌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人物形象,还包括动物和植物,也就是说即使是动植物形象,诗歌在表达时也赋予形象以人物的情感。因此我们在答这类题必须使用这样的格式:
  身份+性格。
  比如:2006年桂林市(非课改区)中考试题第14题,是一道选择题。其中A、B两个义项都考到塑造这种形象的作用问题,事实上就是通过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又如:2006年南昌市中考试题第18题,也是一道考查诗歌形象的试题,我们在答题时还是从身份和性格两个方面去作答。
  其次,对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应该如何去进行操作,我们知道,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这类试题的考查几乎每一个省市都考到,比如2006年河南的第22题,2006年黄冈市的第6题,以及许多省市的选择题当中都涉及到这个问题。那么针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采用这样的格式去作答: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就拿2006年河南省的第22题来说,问: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我们的同学在作答时就必须严格按照我们所给出的格式进行操作:通过“断肠人在天涯”这一特定的场景,抒发了羁旅者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当然,这里只列举了其中的两个例子,如果遇到其他题目,我们在答题时也必须严格规范,所以这里,我想把这些格式列举出来,供大家答题时参考。
  1,对诗歌意象、含义的分析: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2,体会诗歌所体现的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3,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含义+手法(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表达作用(情感)。
  4,赏析修辞方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术语)+分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情感)。
  5,赏析表达方式的作用: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6,赏析表现手法的作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问答格式】
  
  为了能够让考生在考场上准确应答,我们还必须对这些年来中考诗歌鉴赏的考题类型作一番归纳,翻阅:2005、2006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有关诗歌鉴赏类的试题,我们发现其实考题的题型并不是很复杂,甚至可以说比较单一。在完成答案时,也不是就很难很难,为了让大家能够掌握住这些考试题型,我想对这些题型以及解答这些题型时所使用的格式,不妨也作以下的分析。
  第一种类型:
  提问的一般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的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甚至有的问答题就直接这样问: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动静结合,对比衬托,讽刺夸张等。
  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因为再怎么说,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如: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第二种类型:
  提问的一般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体的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正确解答这类试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已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意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 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如: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山雨初晴,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第三种类型:
  提问的一般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
  变体的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以下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隽永、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常见错误:有些考生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这是以前诗歌点评的做法。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如: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在?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在,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试题链接】
  
  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诗歌鉴赏题列举(部分):
  1.哈尔滨市的第5题:
  2.无锡市的第4题:
  3.广州市(课改区)的第15题:
  4.黄冈市的第6―8题:
  5.四川省B卷的第二题:
  6.苏州市的第11-13题: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诗歌鉴赏题列举(部分):
  1.河南省的第22、23题:
  2.沈阳市的第7题,第18题:
  3.济南市的第4、5题:
  4.南京市的第6题:
  5.武汉市的第9、10、11题:
  6.黄冈市的第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