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_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渗透

   摘 要:审美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一堂教学课,有意识的去发掘美育的因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感的熏陶,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关键词:美育 情境 感受 创造
  
   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呢?我认为可以让学生由感受美到鉴赏美再到创造美,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
   无论是吟咏美妙的诗词,还是到散文天地里去徜徉,还是到小说世界里与人物形象对话,都离不开读者主体情感地投入,那么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朗生美读、播放乐曲和展现画面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进入阅读境界。
   宋其蕤先生在《语文教学论》中说:"语文教师声请并茂的朗读叫美读。教师的美读,实在是感染学生的一个好办法。有些课文,教师美读一遍,可以叫学生泣不成声,可以叫学生潸然泪下,课文的情感,已经在教师的朗读中感动了学生。"教师的范读也许没有播音员的字正腔圆,但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教师对作品情感的领悟和诠释,从而激起自身的情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去感受形象之美。
   教师也可以用形象的画面把学生引入情境。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展现一幅画面:滔滔的江水,嶙峋的怪石,苍茫的天空,站在江边迎风而立的英雄……由此将学生带入遥远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的年代,身临其境,去体会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慨。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自身的优势和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初步感受文本的形象、情感和意蕴。当然,学生进入情境之后,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读,精读,全身心地投入去感受作品之美。
   二、恰当的引导,助学生正确鉴赏美
   感受美只是美育的第一步,我们还应在唤起学生美感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文本,去思考,领悟,去准确精当地鉴赏美。法国文学家左拉说:"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这个"人",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作者价值、观念的形象代言人。那么,正确认识这个"人",便是读者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读出作品""读出作者",去发现作品之美、作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过:"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去联想、想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进作品的艺术世界里遨游,去感受作品的形象美,领悟作品的情感美,探究作品的意蕴美。教师可以描述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闭目想象。
   总之,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式作恰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鉴赏文本的形象、情感、意蕴之美。
   三、创设自由空间,促学生自主地创造美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新课标提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会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构成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读者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对作品意义发掘与构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促其投入主体情感精神,在感受美、理解美的基础上去创造美。
   面对一个文本,教师要抛弃传统意义上的角色定位,让学生自主、自觉、自由地进入文本,尽情去感悟、享受文本之美。没有目标任务的辎重,没有画地为牢的界限,学生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读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可以去感受轻盈、欢快的韵律之美;可以去想象飞扬的雪花和散发着朱砂梅的清香的姑娘的形象之美;可以通过明快的韵律和轻盈的雪花,去感受潇洒飘逸、文采飞扬、理想高远、性格执着的诗人之美。
   学生自由阅读,生发出的种种感想,不仅不妨碍深入原作,反而是对原作意义的拓展与延伸。在这种创造性的阅读中,学生的情感才会趋向丰富,思想才会更加深刻,情操才会得以陶冶,精神境界才会得到升华。
   当然,对学生的种种感受,即在创造性阅读中对作品重新建构的多重意义,教师要作出正确的归纳总结,对学生不太恰当的认识,或远远偏离作品原意的理解,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以免产生太大的偏差,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脱离文本而另起炉灶;也不要顺手牵羊,随意发挥。
   文学的殿堂里,一首诗,一篇散文,就是一个世界,一部小说,就是一个天地。而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精神的洗礼。而作为向导的教师一定要尽到引领的责任,让学生就在这一次次旅行和洗礼中,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在美的教育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