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性教学是将研究性的思想方法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其方式是以探究为主,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那么,如何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呢呢?通过学习和教育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立足探究实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
  
  探究实验课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既要发挥传授书本知识的功能,更要发挥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功能,力求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验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 因此,教师如何充分的挖掘教材中探究实验的素材,如何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扩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考虑实践能力培养
  我们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制订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教学目标既要考虑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又要考虑能力目标。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教学的重点要放到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动手操作的内容和机会,培养学生浓厚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体现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四个要":一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动地活动,通过体验、交流和选择实现认知、探索和创造。二要提供实践活动的空间。要打破教学常规,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组成完整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三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乐意并善于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四是精心设计培养实践能力的载体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动脑、自己动手、自己发明创造,在亲自感知、思考、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我们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是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要指导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如问题研究法、探究学习法、讨论辩论法、互教互学法,使他们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由不会到会学地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二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和社会交往面,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更多的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三是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主动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意见交流、实验研究等形式合作解决问题。
  四是反思学习的能力。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会梳理知识,会自测学习效果,会查漏补缺,在理解新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分析、归纳和检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大力提倡教师在教学中推广"探究实验学习"的经验,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研究的小课题,并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等进行研究。
  
  二、把握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
  
  为了能还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并为学生提供一片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天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条途径。
  
  (一)开展标本采集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标本采集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则是科学实验教师最主要的教学任务。例如学生在采集叶的标本时,通过自己深入大自然中观察比较,采集制作,提高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用这种方法能教会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学生面对陌生的领域,自己去搜集、筛选资料,自己寻求答案,去创造奇迹,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开展小报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素质的提高来自多方面的培养。怎样将学生积累的知识得到丰富和提高呢?我们认为,采取开展小报的制作活动,效果比较好。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类。例如,可以将所收集的花卉资料剪贴成小报;可以将各种鱼的种类资料汇集成小报。这样的小报,既方便了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又便于收藏,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学生在知识的筛选、组织与编排中提高了整理和归纳的实践能力,也从中获得了美的陶冶,进一步增强了探究求知的欲望。
   (三)开放实验室
  以往那种仅提供演示仪器,准备一些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材料的实验室被动管理办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则是开放式管理。开放的内容通常有:①学生未能参与的课堂演示实验。②课内学生没有做好的、或做后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实验.③配合课堂教学的系列实验或补充实验。④教材中安排的一些小制作、小实验等。⑤课外教师探究命题、学生设计的实验,或学生自行命题、设计的探究实验等。
   (四)开展实习调查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习调查活动特别符合学生独立研究、探索求知的特点,能调动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实践能力。例如,布置学生关于本地区环境污染情况等生态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自走访工厂、农田、是否有污水废气排放或有农药化肥堆积等,了解和深入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找出合理解决污染的办法。通过调查使学生获得了直接经验,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长期性。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实践参与能力。
   (五)开展小展览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小展览,能够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增长了实践能力。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没有手对物体的触摸动作,就不能产生对该物体的触觉,没有眼睛对事物的注视活动,也不可能产生视觉。这就说明了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认识接受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定期展览生物小报;展览生物艺标本;及时展览实习调查结果等等。
   (六)开展科学教具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生物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能力,学会模仿创新制作,逐渐思考、分析、比较事物之间的某些联系,是生物科学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七)增强实践活动的探索性
  探索性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一切未知的东西。它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探索性的活动,才是学生真正意义上拥有机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设置疑问是增强探索性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