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 挫折教育之我见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2007年,家住广宁县的初一男生潘晓(化名)走上自家楼顶,拿起一瓶剧毒农药一饮而尽,而原因只是为了拒绝家人和学校老师对其剪短发的要求。事隔不足两个月,增城市初一男生小何因受老师批评,给家里留下遗书后跳河自尽。无独有偶,2012年4月13日晚19点30分左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的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14日早晨,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爱她的父母、亲友、老师和同学们。原因也只是为了拒绝学校老师对其剪短发的要求。
  近年来,在校园发生的类似事件不断增多,确实令人瞠目结舌。人们在为花季少年过早夭折而扼腕的同时感叹: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 如果仅仅是因为老师家长的教育批评而做出傻事,这样的耐挫心理也太脆弱了。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优点突出,但也有很多人任性、自私、脆弱、独立精神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往往经受不住挫折的打击和考验,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这使社会、家庭、学校忧心忡忡。而学校在教育中又往往侧重于学生智力的培养,忽略了对青少年承受挫折能力的教育培养,由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挫折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个命题,已摆在了每个教育者、特别是我们在校教师的面前。
  加强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那么,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切实有效的挫折教育呢?我认为应着手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
  培养健康的心理不仅是预防自杀之本,而且会令孩子受益终生。这些都不是思想品质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同学测验成绩不理想,便一直闷闷不乐,考试落在人后,便落泪不止……,这些同学身上就是缺少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缺少承受挫折的心理,这些表现面上看似小事,其实却蕴含大问题的现象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因而我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确并认同以下三个观点:一是挫折不可免。挫折与成功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一帆风顺、梦想成真的事,不仅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二是挫折成就人生,挫折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心灵的煎熬和痛苦,另一方面,处理得好,挫折往往会成为人们走向新天地、进入新境界的起点;三是青少年学生与社会存在客观上有一个痛苦的,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挫折构成的"磨合期",为此,我们当经常提醒踌躇满志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初,切记多一份沉静、谦虚、进取、实干,少一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第二、 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
  人的行为,只有以坚定的信念作支柱,才能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要面对的或大或小的挫折很多,如果缺乏信心,失去信心,就会前功尽弃。后进生要想进步,他所面临的挫折要比优生多的多。作为教师,我们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没有过不去的坎,至于生活中遇到大挫折的学生,我们更应鼓起他们生活的信心之帆,我曾任教过一对姐妹,她们父母双亡,这可谓是人生之大不幸,但学校、老师、同学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她们重新燃起了生活、学习的信心之火,坦然面对挫折,挑战挫折,顺利地完成了中学学习,如今姐妹俩都已走上了工作岗位,自食其力了。
  第三、 培养面对挫折的毅力。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不妥协、不气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创造条件有意识地训练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自立能力和抗挫能力。如我区的劳动基地实践、永定二中的远足、长跑、野营、独立生活、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等,在实践活动中,让他们自觉地确立目标,主动迎接挫折的挑战,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敢、坚毅、机智、顽强进取,在实践的磨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耐挫力。
  第四、 培养克服挫折的行动。
  面对挫折,坚定的信念是必要的,但任何美妙的构想和良好愿望必须用行动去实现,或变挫折为向上的动力或改变政策,降低行动目标或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以其它方面的成功,弥补某一方面的缺陷,客观上,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社会或生活方面都会,而往往只是在某一两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这就告诉青少年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特点,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生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由此看来,面对挫折青少年就一方面要冷静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仔细审视自身的优点,扬长避短,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学生杭文,他学习基本差,上高中几乎没希望。面对此挫折,他没有自抱自弃,而是扬长避短,发挥了自己画画的特长,努力向上,终于在中考中顺利考上了职业高中——侨中。
  第五、 培养挑战挫折的实力。
  事实告诉人们,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只有具备了雄厚的实力,才能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当挫折出现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然而在我国现阶段,不少青少年学生的素质状况堪忧。由于一部分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一律地溺爱,无节制地满足,这种一厢情愿的十分关心与百般呵护,其结局都往往违背父母们的初衷。这些密罐里长大的孩子,一般只知索取,不知奉献,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教师如果采取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剥夺了孩子适应、驾驭生活的机会与权利。这些孩子走进社会后,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内心充满苦闷与无奈。对此,一位美国心理专家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往往有不幸的成年。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亲人的呵护,家境的优越,本是件好事,但还不应成为上进的包袱,以至玩物丧志。而对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学会享受苦难亦是重要的。学生时代多一份寒伧与失意,走向社会后就可能多一份收获与辉煌。人,只有不断向更新、更高的目标挑战,只有勇于和善于超越自己尽可能多的好的具备立身于这个世界所必需的技能、技巧和心理素质,才有可能战胜挫折于谈笑间。
  以上五种教育,构成了挫折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应把思想认识与行动实践两者有力统一起来。
  实施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也是培养未来建设人才的迫切需要。这正印证了孟子的话,一个人的成才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