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 巧设疑点,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潜力和求知欲望。在教师的正确导引下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当下关于探究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虽然其理论、观念甚多,但是尚未形成一种可供广大教师直接借鉴的范式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样应用探究式教学呢?笔者认为采取何种方法、途径在于教师,而完成探究的过程在于学生。巧妙设疑是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采取的一种主要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掌控文本主体,游刃有余
  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七册的编排意图突出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活动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每个单元由若干个主题构成,按人、事、景物、综合学习等编排。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挑战,即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游刃有余。以教材文本主题为主又拘泥于教材,如在教《斑羚飞渡》这课时,课文原意是赞颂斑羚在绝境中为群体利益而愿牺牲自己的精神。我另辟蹊径设疑:斑羚飞渡意味着人类的?然后让学生通过深层次阅读、想象,得出结论:斑羚飞渡,正折射出人类的残忍;所有的生命都是大自然中平等的一员,没有任何理由践踏生命。再如我在教《丑小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探究,领悟文章的主题。首先我为文章设疑: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经历了哪些挫折?赋予丑小鸭如此执著追求的动力何在?第一道设疑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很快得出答案,第二道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思考、反馈出不同的观点:丑小鸭不甘于自己的现状,她要同命运的不公平作抗争;丑小鸭太爱美了,视美如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她坚信美好的降临在于信仰,在于不断地追求……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使她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也是她历经磨难却仍然恒心不移的内在动力。通过探究文章末尾“一颗好的心”其内在含义亦可迎刃而解了。
  二、设疑探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
  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必须建立在与文章对话的基础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阅读、自主思考,才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感悟。为此设疑要将问题提炼的精而又精。须有思维的张力,而不是以琐碎的问题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过场。
  如《安塞腰鼓》一课,讲述了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作者如此反复感叹,给教师设疑探究无形中提供了一道缝隙——切入点。我便设疑:“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里?”让学生分组阅读,自主探究,让学生感悟:火烈的舞蹈→沉重的响声→强盛的生命→蓬勃的想象。逐一深入到四个场面描写,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充沛激情与文章语言的独特魅力。另外,文中大量的短句对表达“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何作用?通过评读探究得出结论:作者以短语的快节奏结合意象的营造从而达到对“好一个安塞腰鼓!”以诗意的展示,使全文如同一首诗乐,和谐而优美。
  三、个性设疑,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采用探究式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实施教学,即面向团体,又兼顾个别,方能取得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既让优等学生吃饱,又要让后进学生能够接受。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之差异,分层次设疑、布置作业。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体学生必须统一完成。有一定坡度的能力题,可视自己的状况做,这样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信,从而更快的向自己的目标努力递进。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也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代表了新课改的一个发展方向,也给我们新时期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具备全方位驾驭教材内容的语文能力,对教材内容的知识构成、能力要求做到烂熟于心,方能组织学生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如太极推手将教材内容玩弄于股掌之中。也更需教师在个性化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完善。
  (作者单位 陕西省白河县茅坪镇四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