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沙中崛起的三门峡(连载2)]三门峡泥沙

  (接上期)   据知情者回忆,柯洛略夫“用淹没换取库容”的观点,对中央高层决策在三门峡建“高坝大库”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时任人大委员长的刘少奇曾让人转告王化云:“修三门峡工程不要怕淹人、淹地,要从工程需要上多考虑。”),可谓一语千钧!
  其实,不止苏联的柯洛略夫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少中外专家都对三门峡坝址一见钟情。
  ——“就地势言之,三门峡诚为一优良库址。”
  这是1935年八九月间,黄河水利委员会测绘组主任工程师安立森与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查勘了黄河孟津至陕县段、经过对小浪底、八里胡同和三门峡坝址进行比较筛选后得出的结论。
  黄头发、蓝眼睛、精明干练的安立森为挪威籍美国人,早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是一位著名的水利专家,34岁时来中国帮办水利。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的李仪祉知道安氏是个难得的人才,便聘他为测绘组主任工程师。此后,安立森不辞劳苦,会同中国工程师多次奔波于大河上下,写出了《黄河口视察报告》、《黄河流域土壤冲刷之制止》等数十篇有关治理黄河的报告或论文。再后来,他还以黄委工程处副总工程师的身份参与主持了黄河董庄堵口等工作。由于安立森在华期间工作出色,国民政府还专门给他颁发了一枚“中国五等彩玉水利勋章”,这成了安立森一生的骄傲和自豪。
  1935年夏,黄河大水尚未退尽,安立森便与黄委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冒着危险乘舟从河南孟津溯流而上,经过八里胡同和三门峡,调查刚刚发生的洪水情况。经过勘查洪水痕迹和实测洪峰水位,计算出这次洪峰流量为23000立方米每秒。这次洪水调查的副产品便是在查勘中安立森写出的《用拦洪水库控制黄河洪水的可能性》的英文报告。他在报告中动情地写道:“距陕州八英里有激流名曰三门,为一优良水库坝址,可以建设截留洪水流量的水库,为防洪及防沙之用。”应该说,安立森是主张在三门峡修水库的首倡者。
  ——“因三门以上的地质地形皆极相宜,若设水库于是,而减小黄河洪峰,诚堪欣幸也。”
  这是1935年11月14日,中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作《黄河流域之水库问题》的讲演时,用浓重的“大秦之腔”向莘莘学子表达的愿望。
  李仪祉,陕西蒲城人,原名协,字宜之,后改仪祉,我国近代杰出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年青时,他曾两次留学德国,先是在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学习铁路土木工程专业,后有感于祖国水利的落后,决心“继郑白之迹”,遂改投德国丹泽工科大学攻读水利专业。1915年春学成归国后,他参与筹办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并任教务长。之后,他又先后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导淮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李仪祉终生以治水为志,殚思竭虑,功盖华夏,尤其对黄河的治理,苦心孤诣,卓有建树,堪称我国近代科学治理黄河的开拓者。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堤防溃决60多处,水灾波及下游5省30余县,灾民270余万。当年9月,大病初愈的李仪祉受命于危难之际,就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兼总工程师(1933~1935年)。经过潜心研究,李仪祉发现黄河难治的根源不仅在于洪水,更在于泥沙;泥沙和洪水之源在中上游,如果眼睛只盯着下游,忽视了中上游洪水、沙患的治理,则河恐终无治理之日。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灌溉、航运及发电兼顾”的方略。对黄河防洪,他筹划出三条出路:一是疏浚下游河床,二是修建干支流拦洪水库,三是开辟减河。《黄河概况与治本探讨》、《关于治导黄河之意见》、《治黄关键》、《培修堤防法》、《纵论河患》《黄河河本计划概要》、《黄河水文之研究》……随着一部部治河论著的问世,李仪祉把治河理论向前推进到划时代的一步。
  ——“在上述(指黄河中段河曲、天桥、三门峡、小浪底等11处坝址)发电地点中,三门峡最值得吾人注目。盖此处一经建坝,除能获得莫大电力之外,下游水患即可防止,其效果特为显著,务期从速完成。”
  这是日本东亚研究所水利专家富永正义等人,于1939~1944年全面查勘和研究黄河后编写的《黄河水力发电调查报告书》中写下的“断语”。
  让我们把历史翻到浸满中华民族血泪和屈辱的一页。
  1939年3月,一群日本水利专家大摇大摆地来到黄河边,摆开了查勘测绘的架势。他们的使命是开发黄河,为日本吞食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提供资源、能源支撑。为此,日本专门成立了以黄河治理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东亚研究所第二调查(黄河)委员会,任命富永正义为该机构的技术负责人。于是,伴随着日寇铁蹄的“嗒嗒”声和黄河悲鸣的“呜呜”声,河曲、天桥、黑峪口、碛口、延水关、壶口、禹门口、三门峡、八里胡同、小浪底等黄河河段出现了日本人攀岩涉流、指指点点的影子。从1939年到1944年,这5年中,日本水利专家奔波于黄河上下,查勘测量,研究计算,先后整理出文献汇编、调查报告、设计规划193件、1400多万字,最后出笼了内容翔实、论证严谨的《黄河治水调查报告》和《黄河水力发电调查报告》。其中,三门峡水电开发方案被赫然列入《黄河水力发电调查报告》中。其设计方案是:“高坝工程分两期开发。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第一期工程库水位325米(不超过陕西潼关1933年大洪水水位),坝高61米,库容60亿立方米,防洪最大下泄流量为15000立方米每秒,兴利灌溉面积1500万亩,发电最大出力63万千瓦。第二期工程大坝加高至86米,水库最高水位高程350米,总库容400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达到112万千瓦,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
  后来,有研究者把当时日本人的设计方案和许多以后三门峡工程改建的实际运用情况作了比较,结果令人吃惊:在水库最高水位、防洪运用原则、兴利调节库容、灌溉面积、发电能力、泥沙处理方式等12项重要指标中,除发电指标较高外,其余各项均接近或相同(赵之蔺《三门峡工程决策的探索过程》)。
  日本人所规划设计的三门峡,其精良程度不能不让人佩服。可惜的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竟以“日式三门峡工程计划,不惜淹没关中200万亩农田,是以百万同胞丧失养命之源”为由,命令将日本人花费大量心血得来的黄河勘测设计资料付之一炬。
  其实,科学无国界,科技成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何必因民族之恨而非要来个“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呢?
  令无数人魂牵梦萦的三门古峡在哪里呢?
  黄河在陕西潼关转向东流,穿行于中条山与崤山之间,构成黄河又一个较长的峡谷——晋豫峡谷,北岸为山西,南岸为河南。三门峡是晋豫峡谷间(山西平陆与河南陕县交界)的一道险峻峡谷。古时,这里两山相逼、峭壁对峙,惊涛拍岸、浊浪排空,终年雷鸣虎啸。相传远古时期,黄河被此处的大山挡住去路,洪水滔天,泛滥神州。大禹治水来到这里,举起神斧将高山劈开,形成两座石岛,从左至右分别称作“人门”、“神门”、“鬼门”。三股激流夺门而出,飞泻而下,“三门峡”由此而得名。
  “三门”下游400米处,又有三座石岛挺立河中,左为梳妆台,中为张公岛,右为千古不摧的中流砥柱。“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当年唐太宗曾“到此一游”,留下由衷的赞美之词。后来,“一柱钉江心,顶压三门险”的中流砥柱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忍顽强的精神象征。
  为什么众多中外水利专家都对三门峡坝址投去如此多情的一瞥呢?
  应该说,三门峡具有独特的地质地形优势:其一,三门峡谷是黄河中游最狭窄的河段,便于给黄河扎上“腰带”,容易形成“小颈口大肚子”形的大水库;其二,三门峡谷深流急、落差大,建坝后易于大量发电;其三,三门峡谷分布着坚硬细密的闪长玢岩,岩体横跨黄河长达70多米,厚度为90~130米,地质条件优越,是上佳的坝基;其四,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是黄河的最后一道险峡,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的91.5%,控制黄河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