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农家书屋建设现状与展望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天气

  关键词:农家书屋;现状与展望  摘 要:通过对唐河县农家书屋建设状况的调查,指出了农家书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指明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139-02
  
  收稿日期:2012-03-17
  作者简介:白如琼(1972-),唐河县图书馆。1 唐河县农家书屋的现状
  唐河县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下辖2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0万,其中农村人口10.5万,占总人数的75%。唐河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比例较大,近年来,唐河县的农家书屋事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唐河县有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1万余册。2008年,全县共建农家书屋23个;2009年,又新建书屋29家;2010年,再建40家;2011年,又增添197家。2012年的计划是在全县各乡镇及18个移民村建240个农家书屋。其中每个书屋占地面积约40~60平方米,藏书量1,500册以上,影碟100盘以上。调查数字显示,唐河县农家书屋虽发展较快,但极不平衡。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经费短缺,入藏文献过少,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建不重管等等。因而,及时总结唐河县农家书屋建设中的经验,查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规范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管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为全民走进图书馆奠定基础,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2 唐河县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经费严重短缺,基础建设不完善
  农家书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阵地,也是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桥梁。它对于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从唐河县农家书屋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书价不断上涨,每年购书经费得不到保障,政府有时得到的财政专项拨款,也往往挪作他用,造成购书经费严重短缺,新书得不到及时补充。且大部分农家书屋设施简陋,面积小;有的农家书屋为应付上级检查,发动机关干部或当地群众捐赠图书,使书屋成了旧书或过时图书的“收容站”,上级拨划的专款不用于完善书屋设施或购买图书,致使很多书屋检查过后就名存实亡。
  2.2 建设与管理脱节,名不副实
  唐河县农家书屋的图书、音像设备、灭火器等由县政府统一采购,其建设由县文广新局、组织部负责,运作由乡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从运作机制上看是完整的。但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文化中心人员的兼职现象较为普遍,书屋无专人管理,只有少量的农家书屋是经常开放,并做了各种记录。但一部分村没有专门的图书室,村委与图书室二合一,没有专人负责,使书屋常年紧闭,流于形式。2011年县检查小组对各乡村农家书屋进行了一次摸底暗访,对于无人管理,利用率为零的农家书屋,唐河县文广新局对此进行了通报批评。因此,农家书屋的运作机制是完整的,但建设与管理脱节影响了农家书屋的发展。
  2.3 书刊缺乏实用性,书屋利用率低
  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农家书屋刚建立时,农民一时新鲜还去看一看,时间长了却无人问津,原因是农家书屋的书刊缺乏实用性,初建时相关部门配备了一部分图书,内容却很单一,而通过个人捐赠的书刊,除了一些政治书籍外都是过时陈旧的刊物,寥寥无几的报刊又不能及时送到,其次是农村阅读人群的主体,即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经商,而留村的多为老人、儿童,缺乏读书氛围。再次是书屋布点不合理,管理跟不上。多数书屋建在村部,由村干部兼管,只是用来应付检查,因而书屋经常是铁将军把门,违背了“农家书屋”工程的初衷。
  3 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扩大宣传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的愿望更加强烈,参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高涨。不难看出,不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都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内容隐含其中,并且作为一项基础性保障措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而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在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有效提升农家书屋的社会认知度,提高农民群众的意识,才能使发展农家书屋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3.2 抓好县、乡、村图书流通网络建设
  为解决农家书屋藏书少,群众看书难的矛盾,必须加强图书馆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今后,县公共图书馆要继续加强农村图书流通工作,特别是要加大贫困乡村农家书屋的扶持力度,促进农家书屋的巩固和发展。今天,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已席卷全球,唐河县图书馆也向图书馆自动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电子阅览室于2011年全面开放。农家书屋应以县公共图书馆为龙头,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向图书馆自动化靠拢,积极参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向自动化、网络化迈进。
  3.3 建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是保证农家书屋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前提。具体来说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解决好图书更新问题。农家书屋图书不能及时更新,就会失去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所以农家书屋必须常办常新。对已经办起来的农家书屋不能搞“一次性”投入,要保证每年有一定的投入用于图书更新。二是要解决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报酬问题。实践证明,管理员的服务意识、责任心、积极性是决定农家书屋成败的关键因素。三是要解决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工作经费。农家书屋地处偏远农村,每次指导实地检查工作开支较高,需要有经费保障。书屋点多面广,管理数据十分庞大,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网络,实行信息化管理,需要一定的网络建设与运作成本。农家书屋设在各地农村,各级管理部门检查验收的任务繁重,必须大量增加各部门的管理费用。根据政府的管理成本应该由政府财政保障的原则,应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工作经费纳入部门的经费预算计划。唯有将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好,农家书屋才算具备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3.4 建立与图书馆长期协作关系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藏书中农业科技类占有一定比例,但因距乡村较远,不便农民借阅,致使这些书籍利用率过低。如把这些书提供给农家书屋,既可提高图书利用率,又可扩大图书馆的读者队伍。近几年,唐河县图书馆在搞好阵地服务的同时,主动走出馆门,开展送“科技图书下乡”活动。定期将书刊送进全县的各行政村,为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改善农民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由于县图书馆经费少、人手紧、常年坚持送书下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难以发挥长效作用。因此,各乡镇农家书屋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定期到县图书馆更换图书,为农村读者提供与城市读者几乎均等的、优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这样既提高了县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又实现了文献资源的共享。
  总之,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创新型的工程,正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会遇过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唐河县的农家书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把对工作的热情与科学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农民、一切服务农民的原则,着力培养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俞仲英.衢州“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08(8).
  \[2\] 袁建娟.农民阅读与农村图书馆的建设\[J\].农业图书馆情报学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