詈语【也谈“竖”及其作詈语的来源】

  关键词: 竖;詈语;俗字;假借义   摘要: 有学者认为“竖”的本义是“竖立”,作为詈语的“竖”源自其“僮仆”义,“僮仆”义则因其声符“豆”之“小”义而得。通过考察文献用例和分析字形可知:“竖立”是“竖”的假借义,其本义是“僮仆”,该义源于“臤”,“臤”又得义于表示战俘义的“臣”字。
  中图分类号: H13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3-0046-03
  一
  张鹏丽、陈明富在《古书“竖”作詈语考》(刊于《中国语文》2010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竖”①作詈语与“竖”的“竖立”义关系不大,而是来源于“竖”的“孺”、“僮”义。笔者深表赞同。张、陈二位先生还根据《说文》认为“竖”本义为“竖立”,又进一步推断“竖”的“孺”、“僮”义源于“竖”(豎)的声符“豆”之“小”义〔1〕。对此,笔者觉得尚有商榷的余地。今略陈陋见,以祈教于张、陈二位先生及诸位方家。
  二
  (一)“豆”字似无“小”义
   《说文·豆部》:“豆,古食肉器也。”〔2〕可见“豆”本是一种食器,也可以作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3〕这是“豆”字较早的两个含义,在文献中未见“豆”表示“小”的用例。而且不论是作为容器还是容量单位,“豆”都不是最小的。至于作为声符的“豆”,就笔者所见,除了“短”字也许存在这种可能外,其他诸如梪、郖、逗、侸、脰、裋、头(頭)等字中的“豆”均不表“小”义。
  (二)“竖”的本义未必是“竖立”
   《说文·臤部》:“豎,豎立也②。从臤,豆声。”〔2〕可知许慎认为“竖”本谓“竖立”。王国维先生在《史籀篇疏证》中指出:“豎殆内豎之本字。”〔4〕笔者以为后一种说法较为允当。
   1.“竖”在东汉以前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在先秦文献中,“竖”并无作“竖立”解的用例,相关用例都出现在西汉以后。如:
   (1)今天下大屋、丘陵冢,及穿凿山阜采取金石、陶瓦,竖柱,妄掘凿沟渎;或闭塞壅阏,当通而不得通,有几何乎?(《太平经·起土出书诀》)〔5〕
   (2)于时宝称亲友四人:一名富褥、二名惟摩罗、三名憍炎钵、四名须陀,闻宝称已作沙门,惊喜毛竖曰:“其人德高,明远震国,吾等咸归。今为沙门,其道必真,乃使斯人忽弃荣利。”(东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③〔T04,p0149b〕
   (3)佛知迦叶心已降伏,便告迦叶:“汝非罗汉,不知真道,何为虚妄,自称贵乎?”于是迦叶,心惊毛竖,自知无道,即稽首言。(东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③〔T04,p0151c〕
   (4)王言:“善哉!佛当来不?何日能至?”忧陀白言:“七日当至。”王大欢喜,即敕群臣:“吾当迎佛。导从卤簿,壹准圣王出入法则。平治道路、香汁洒地,城中街巷尽竖幢幡,其所修治光饰尽宜,车、马、人从限四十里。”(东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③〔T04,p0155a〕
  (5)善温闻称佛声,举身毛竖,心喜交胸。(东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下)③〔T04,p0156a〕
  (6)中河,孟贲瞋目而视船人,发植,目裂,鬓指,舟中之人尽扬播入于河。(《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6〕高诱注:“植,竖。”④〔6〕
   在东汉之前的文献中,“竖”字的常见义为“内侍、僮仆”。如《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7〕《楚辞·天问》:“有扈牧竖,云何而逢?”洪兴祖补注:“竖,童仆之未冠者。”〔8〕
   因为宦官属内侍,所以也可用“竖”来称呼“宦官”,如齐桓公时有宦官名“竖刀”。《墨子·所染》:“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9〕“竖刀”也作“竖貂”,即《左传》中的“寺人貂”。《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寺人,内奄官竖貂也。”孔颖达疏:“郑玄云:‘竖,未冠者之官名。’然则此人名貂,幼童为内竖之官,以为齐侯所宠。后虽年长,遂呼为竖貂焉。”⑤〔10〕
   从“竖”字在东汉之前的文献中使用的情况来看,其本义很可能不是“竖立”,而是“近侍”、“僮仆”。
   2.“竖”的字形及本义
   从其字形来看,“竖”(豎)在侯马盟书中作“”,小篆作“”〔11〕。“竖”(豎)字“从臤,豆声”。“臤”为何义呢?《说文·臤部》:“臤,堅也。从又,臣声。……古以为贤字。”〔2〕段玉裁注:“谓握之固也,故从又。”〔12〕戴家祥先生则认为“臤”当是表示“牵引”义的本字、“掔”之初文〔13〕,此说诚是。
   我们来看“臤”的构件,《说文·臣部》:“臣,牵也。”〔2〕“臣”本谓“战俘”,《礼记·少仪》:“臣则左之。”郑玄注:“臣,谓囚俘。”〔14〕孔颖达疏:“臣,谓征伐所获民虏者也。”〔14〕许慎用“牵”释“臣”,大约是因为战俘多由绳索系缚牵拽。这一点杨树达先生业已指出,氏著《臣牵解》云:“臣之所以受义于牵者,盖臣本俘虏之称……盖囚俘人数不一,引之者必以绳索牵之,名其事则曰牵,名其所牵之人则曰臣矣。”〔15〕因为“牵”需要用手,故在“臣”字基础上加“又”,即“臤”字。因此,“臤”本义谓“用绳索牵拉战俘”⑥。
   在古代,战俘是奴仆的主要来源,因此,“臣”有“奴仆、侍者”义。《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旧题孔安国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16〕一些诸如“宦”、“臧”等由“臣”构成的字也可以表示“奴仆、侍者”,例多不举。
   如上文所述,“臤”本谓“用绳索牵拉战俘”,由于战俘又常被当作奴仆,故“竖”之“内侍”、“僮仆”义源自“臤”。而“臤”又得义于“臣”,因此,从根本上讲,“竖”之“内侍”、“僮仆”义来源于“臣”。这一点从“竖”字的异写也可得到证明。在战国文字中,“竖”作“”、“”〔17〕,其形符恰是“臣”字⑦。“竖”籀文作“”〔11〕,盖是在“”字上叠加“殳”而成,其形符亦是“臣”,声符则稍显特殊,“殳”、“豆”皆表音,可能属于裘锡圭先生所提出的“多声”字⑧。
   3.“竖”的“竖立”义的由来
   既然“竖”(豎)字由“臣”得义,本谓“内侍”、“僮仆”,为何后来又能表示“竖立”义呢?窃以为“竖立”或是“竖”之假借义。
   在东汉以前的文献中,表示“竖立”义的字除了“立”、“植”外,常见的有“尌”和“树”(樹)。二字与“竖”(豎)在上古皆属侯部,中古皆为禅母遇摄字,因此,“竖”(豎)得以假借表示“竖立”义。由于“竖”(豎)字和“竖立”义只有声音上的联系,并没有相应的形符,所以它的表意性较弱。为此,后世又专门造出了表意性更强的俗字“竪”。
   要之,“竖立”是“竖”之假借义。“竖”(豎)本义源于“臣”,谓“内侍”、“僮仆”。“内侍、僮仆”属“役人贱者”,地位低下。又,“僮仆”多是年幼之人,古人以小为卑⑨,故“竖”常为人所鄙,由此“竖”引申出了表示贱称、蔑称的用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王云路教授、汪维辉教授的悉心指导,高列过教授提供了佛经例证,在此一并致谢!
  注释:
  ①“竖”的繁体字作“豎”,又有俗体作“竪”,因行文需要,本文中部分“竖”字作“豎”或“竪”,或在“竖”字后用()标出其繁体“豎”。其他涉及繁体之字亦依此例。
  ②段玉裁据小徐本改“竪立”为“堅立”,注云:“堅立,谓堅固立之也。”因“竖”(竪)在东汉之前的文献中没有这种用法,故颇疑段之校改有失允当。详参《说文解字注》页118下。
  ③本文所引佛经来自《大正藏》,括号中的“T”指《大正藏》册数,“p”指页码,“a、b、c”分别指上中下三栏。
  ④“竖”之“竖立”义,《汉语大词典》首引《后汉书·灵帝纪》:“冬十月壬午,御殿后槐树自拔倒竖”,《汉语大字典》首引《三国志·魏志·钟繇传》:“司徒王朗议,以为繇欲轻减大辟之条,以增益刖刑之数,此即起偃为竖,化尸为人矣”。例证偏晚。详参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卷9,1346页,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出版;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第2版)3804页,武汉崇文书局、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出版。
  ⑤“竖刀”也作“竖刁”,如《管子·戒第》:“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
  ⑥为防止战俘逃跑,可能用绳索将战俘系缚比较牢固,“臤”之“坚”义也许与此有关。戴家祥先生则认为“坚”是“臤”之假借义,详参《金文大字典》312页。
  ⑦马叙伦先生认为“竖”(竪)从臣,尌声,但在文献中未见“竖”(竪)之声符写作“尌”者,存疑。详参氏著《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2册95页,上海书店1984年出版。又,在战国古文字中“竖”常作人名,盖因身份、职业而得名。
  ⑧“多声”这种现象详可参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157页第八章第二节“多声和多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出版。
  ⑨对此,王云路师《说“儿”》一文有详细阐释,可参。文载《杭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40-44页。
  参考文献:
  〔1〕张鹏丽,陈明富.古书“竖”作詈语考〔J〕.中国语文,2010,(1):86-87.
  〔2〕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02下,65下,65下,66上.
  〔3〕迟 铎.小尔雅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8-371.
  〔4〕王国维.史籀篇疏证(《王国维遗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11下.
  〔5〕俞理明.太平经正读〔M〕.成都:巴蜀书社,2001:106.
  〔6〕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829,837.
  〔7〕郑 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678上.
  〔8〕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7.
  〔9〕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
  〔10〕杜 预,孔颖达.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91下.
  〔11〕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17,117.
  〔1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18上.
  〔13〕戴家祥.金文大字典〔K〕.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312.
  〔14〕郑 玄,孔颖达.礼记注疏(《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14中,1514下.
  〔15〕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77.
  〔16〕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注疏(《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5中.
  〔17〕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K〕.北京:中华书局,1998:370.
  (责任编辑:武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