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_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责任

  随着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对企业的期望也不断的提高,更多的关注能否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系列社会责任。而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武器。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道德的指引。道德,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和纽带。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其运行和发展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法律的要求。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很多,但是最基本的是法律规定的责任,包括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竞争者正当权利等。如果不遵守法律规定的责任,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的期望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可以说社会是利益的源泉。企业在享受社会给予的福利时,也应该按照社会的期望来回报社会。
  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在对西方传统的传统的企业目的理论,即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既是当代西方正在兴起的一种企业伦理学,也是一种旨在追求“共同福祉”的实践。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一种社会存在,它必须自觉使自己的存在方式与社会相适应,是企业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统一起来,在维护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去追求实现企业利益,同时它还必须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社会责任没有统一的理论内涵,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创造财富、繁荣经济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创造财富、繁荣经济,以此促进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企业只有以回报社会为己任,生产和创造符合社会需要的财富,才能够持久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
  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作为企业来说,在社会中具有特定的职责,主要就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企业的道德使命就是运用所能获得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人类世界更加美好而创造产品、服务和机会。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说,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应仅看作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应看作是企业社会责任所要达到的目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影响、也受到其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影响,管理者要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具体来说是指供应商、客户、雇员、股东、当地的社区以及处于代理人角色的管理者等。其中直接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直接发生市场交易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等,间接利益相关者则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当地社区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依存观”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从1963年斯坦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定义,到1984年弗里曼的经典著作出版。在这个阶段,学者们主要强调把利益相关者理解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利益相关者是谁、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基础和合理性问题。
  (2)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施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80~90年代)。把利益相关者方法应用于战略管理研究始于弗里曼,他在著作《战略管理:一个利益相关者方法》中首先提出了这个观点,此后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基本上都是按照他的框架展开的,成为了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的一个标准范式。
  (3)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参与所有权分配”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针对利益相关者定义过于宽泛和“刚性”的指责,近年来的研究是从更为全面、广阔的是决定义利益相关者。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评价
  任何理论都存在着进步性与局限性,利益相关者理论也不例外。
  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如果企业仅仅强调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为了股东的利益会忽略甚至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应该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企业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利益。
  企业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是有差异的,他们对企业的贡献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不同,所要求的回报也不相同。有的利益相关者会对企业主动施加影响,从而承担更大的风险,也同时获得更大的回报,而另外一些利益相关者则被动的承担风险,应该通过区别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确定核心利益相关者。企业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维护,他们反过来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核心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而减少了监督激励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他们和企业形成一种基于信任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大大减少交易成本和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良好的声誉、独特的组织文化与客户、供应商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企业无形的、有价值的、竞争对手难于模仿或直接取得的资产,而这些资产使企业创造了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的局限性之一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王新磊(2007)指出,尽管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多个方面显示了其合理性,但利益冲突导致效率的损失,相关者的利益不易量化,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在利益竞争中,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是一种补充,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的关注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确保公司价值的长期最大化,使企业更长久的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
  由于理论指导的缺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诸如“为谁承担社会责任”、“为什么承担社会责任”、“为什么事情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令企业领导者苦恼不已。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企业在维持生存、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企业内部和外部各个利益主体发生关系,为了企业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均衡发展,企业不可避免要承担社会责任。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
  则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投资者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承担对股东、员工、顾客、政府、社区、竞争者、环境等的责任。
  对股东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企业内部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股东可以说是企业最大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它投入的多,自然要求的回报也多。企业对股东的责任是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社会责任的。
  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顾客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消费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顾客的信赖与支持。企业首先应该向顾客提供其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其购买需求。企业应该首先深入市场调查,然后进行合理的预测,弄清楚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状况,并开展好售后服务等。在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包括:自由选择权、知情权、索赔权、公平交易权等。其次,企业要准确的向顾客传递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收集顾客意见,正确、及时的处理顾客的意见,通过这些顾客意见不断改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努力提高客户满意度,这样才能拥有更大的客户源。
  企业对社区的责任
  社区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根基所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的运行需要社区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如水电供应、治安保卫、消防卫生等,离开社区,企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就会停止。企业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为社区承担一定得责任。要积极地相应社区的号召,支持社区建设,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安全,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等。这样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需要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要在寻求自身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保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企业要尽量的降低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排放。还要慷慨解囊,自主环保事业等等。
  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府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企业要按照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承担政府规定的责任义务,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督,不得偷税、逃税、漏税或非法避税。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