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方式]课堂6种提问类型及举例

  摘 要: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工作实际,探讨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式,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有效性 方式 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现在也是将来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有意义的内容生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得教学过程能流畅的进行,因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去探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发现,由于对课堂提问方式的不重视,导致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因而研究课堂提问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下面列举一些课堂提问的方式。
  一、直问
  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即“问在此而意在此”。学生对此类问题可以直接作出回答而不必拐弯抹角。如在图形与证明(二)中教师问:“等腰梯形性质定理是什么?”“什么是角的平分线?”等等都属于直问。它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入新课、章节复习及试卷评讲时,常用直问法。运用直问策略必须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在当问处设问,切忌无疑而问。
  二、反问
  反问指教师从问题的反面设问。反问促使学生从问题的对立面出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逆向的思维能力。例如对称性一课,教师先提问: “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图形是否全等?”等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后,教师再从反面提问:“是不是任何全等的三角形都成轴对称?”通过这样的反问,突破了数学教学的难点,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三、追问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分解成层层深入的几个小问题,在教学中逐步提出问题的方法就是追问。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常用追问的方法,对问题进行一环扣一环的分析。追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最常用的追问方式是问:“为什么。”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更能体现追问优势的提问方法。
  四、类比提问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有一部分性质类似,推出与这两个对象的其他性质相类似的一种推理方法。数学问题浩如烟海,面对一个个数学问题如何着手求解?有些学生做了大量的题目,但考试遇到新题型或只是稍稍变换一下,就不知所措,原因是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掌握数学思考方法。类比提问是数学课堂上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通过提问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所学知识能够巩固,同时能提高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类比能力。掌握一种新的思考方法要比学会解几道具体习题更为重要,这些解题方法和技巧是进一步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方法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几何教学中,在讲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可类比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而得到。比如今年的南京中考第26题就是借助探索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获得的经验继续探索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条件。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利用已有的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五、联系实际提问
  虽然数学知识应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于简单的数的运算,每个人也都有体会,但对于中等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却不是那样随处可见。下面这个例子来源于实际,却足见数学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九年级上册问题4中,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如果商场通过销售这批衬衫每天要盈利1200元,衬衫的单价应降多少元?这个例题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建立以及它的实际应用。
  六、串问
  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内,围绕某一个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问题串是支持教师教授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利于将知识点由简单引向复杂,有利于将学生的错误回答或理解引向正确,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由识记、理解、应用等较低层次引向分析、综合、评价等较高层次。有效的问题串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正确的回答,并因此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体现师生双主体的作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尽量使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找到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长22cm的铁丝。
  问题一:能否围成面积是30cm2的矩形?
  问题二:能否围成面积是32cm2的矩
  形?并说明理由。
  问题三:猜一猜,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中,面积最大的是多少?
  创设了一个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在情境中又设计了一个个呈阶梯状逐步上升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总之,在课堂上,不管运用哪种方式,提问一定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普遍性、有灵活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有效的提问才会提高课堂效率,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积极性,才能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
  作者单位:高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