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价值观 [如何用国学教育塑造当代小学生的价值观]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社会现状的观察反思过去我国语文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问题所在,并通过台湾国学教育的现状和大陆的情况进行对比,对当下如何用国学教育塑造当代小学生价值观的问题进行讨论。本文尤其关注的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探讨语文教育除了将语言的工具性教给学生之外,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育;工具性;价值观;国学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4-0213-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各种文化潮流也随之涌入中国,尤其中国的大都市已经和西方的大都市没有差别。相反,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却在慢慢流逝,各种象征着历史和文明的记忆被从从地图上删去,也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各种文化传统也逐渐被抛弃,过洋节,吃快餐渐渐成为一种风尚。早先就有很多学者对此感到深深的危机,他们担忧如果我国的传统文化再不施以保护,终究我们的孩子都会变成“香蕉人”(即外黄内白,长着中国人的面孔却恪守着西方的价值观),我们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没有在一次次战争中被打垮,反而在和平的年代被我们自己抛弃。因此在教育界,很多前辈和同仁看着追逐洋事物的孩子一天天成长,有的为之痛心疾首,批判社会不负责任的创造了一种浮躁的氛围,他们试图找到某种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效果显然不明显,有的束手无策,只能做好本分工作。然而,其实很多人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崇洋媚外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在17世纪的法国,贵族文化就是以追求穿海外贸易中换来的中国丝绸和用中国瓷器著称的,但也并没有妨碍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和启蒙主义思潮的兴起,追求美和新鲜事物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本身并不是错,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这种表面无害的事物本身存在着的深层意味是有害的,正如一把刀如果用来切割就是正常利用,但是用来行凶就不对了。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侵蚀表面上在于那种让中国人眼化缭乱的新奇事物转移了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吸引力,实际上是他们利用这些工具宣传一种优越于中华文明的价值观,用这种美丽的宣传让我们相信他们的文明是完美无瑕的,反观我们的发展的现实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并由此产生一种焦躁和不安。
  因此,拒绝外来事物不是根本之策,作为教师,我们无法在孩子们的父母都在消费奢侈品的时候来告诉我们的孩子勤俭节约才是美好的生活,毕竟他们自己有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告诉孩子们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有时候他们看到的快乐并不意味着幸福,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意义。
  说到这儿,我们似乎应该反思一下以往教育的失误,在《社会科学报》对台湾学者叶匡政的访谈中谈到:相对于台湾的语文教育,大陆的语文教育强调的更多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把语文纯粹当作了一种语言,但是语文的含义是语言和文化,相比较之下,中国人学习汉字远远没有学习中国文化本身的意义大,近几年虽然发明了“语文素养”这个词,开始关注语文的人文精神,但因为没有统一的哲学基础,所以教材中收录的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是混乱的。“而台湾的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哲学基础,也可以说是信仰,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人生活的。有了统一的哲学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才有落脚点。将‘传道’作为目标,可以说是台湾国学教育最明显的特点。“一个健康的社会,它的主流人群,应该奉行的是基本相同的社会价值观,这样社会才能稳定,生活其中的人才能感到幸福。而这一切,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而教育中只有语文教育能够承担这个功能。所以确立我们语文教育的哲学基础,是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因此语文教育追求的目标除了教会学生识字断句,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古老文字背后的涵义,汉字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最古老的几种文字之一,相对于西方语系普遍使用的字母文字,汉字有着独特的象形性,而象形字本身就是从对事物的模拟而来,汉字其实是更加贴近生活的本身的。因此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的体现,生存哲学的最好表现方式,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领会这一层含义,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育本身最大的价值。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呢?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种国学班,各种朗读背诵古代经典作品的活动相继出现,在全国形成了一股国学热,人人都在摇头晃脑的背诵古文典籍,口头上时刻都挂着仁义礼智信,各种学习和研讨活动也相继进行,但也有问题浮现,就是小学生即使背诵了这些文字,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而且这些文字如果得不到准确的阐释,我们国学的精华不仅没有体现出来,反而可能起到负面作用。
  所以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应该配合历史故事与日常生活事件,阐发其中所蕴藏的深意,使学生能透彻领悟,在动静语默间,达到培养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四书为中国文化的宝典,儒家学说的精粹,非口耳之学,乃身心之学,应教导学生由此学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进而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以有助于个人的立身处世。”注重与现代社会生活经验的结合,在每一篇原典后的解读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生活经验与伦理意识。例如要和学生讨论书中的“无信不立”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那么善意的谎言可不可以呢,从而教会学生处理诚信问题。现代社会要求学生要大胆地表现自己,秀出自己,而书中要求“敏于言而讷于行”这二者是否矛盾呢?这些问题都会促使学生在反省现代社会时获得生活的智慧。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会的东西本身,而在于变通,如何转化成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习的关键,也是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个学科都追求的目标。
  其次,学习国学不是抱残守缺,而是为恢复民族自信心,建立和谐的伦理观念。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文化不仅不比西方的文化差,反而更加体现生活的智慧,相对于西方人追求的个人独立,以及国家契约的观念,儒家文化显然更加注重国和家的重要性,因此教导学生研读国学教材,是要其体认中国文化的精博,培养其爱国淑世的精神,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行为实践做起,以奠定家庭伦理、社会秩序与国家建设的基础,进而实现社会大同的理想。”就像那首歌唱到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学的深厚价值就在于包含了个人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小处的为人处世,到大处的家国天下,因此践行国学教育的益处不仅是当下的,更是长远的。小学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基础,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在学生小的时候就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定会让其终生受益无穷,当其长大成人,书本上的知识能够用到的可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文化的积淀会越来越深厚,而我们一开始从国学里追求的不也正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