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探索|女生培养什么兴趣爱好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一、体育兴趣促进体育学习的效果
  
  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体素质与原有技能水平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人较无兴趣的人活动效果更优。这是由于体育兴趣对体育学习或锻炼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1、指向作用:体育兴趣是人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性倾向性的体现,每个人在体育兴趣方面都可能有差异。同时,体育兴趣又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对体育活动的趋近倾向。它使人可能从多种活动中做出选择,选择他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或形式,并且乐此不疲。但是,不同年龄学生的体育兴趣可能发生变化或分化,而使兴趣的指向性越来越明确而趋于稳定,甚至逐渐形成对某个项目的中心兴趣。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指向作用会因活动结果的积极强化而不断得到加强,从而表现出体育兴趣的动力性和体育参与的延续性。
  2、强化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体育活动要求人们付出较多的体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刻苦学习,努力进取。
  
  二、体育兴趣具有年龄特点
  
  人的体育兴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在社会需要原则和个人适应原则之下,在学校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主体实践活动培养起来的。
  1、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
  2、初中生的体育兴趣:初中生的体育兴趣比较广泛,但容易分化。受教师教学水平、学校体育传统和个人体育专长与体育成绩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开始有了体育的专一兴趣。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男女生的体育兴趣发生了较明显的分化。男生喜欢活动量大和能表现灵活、敏捷、竞赛性强的活动,如篮球、足球、武术、田径等。女生则喜欢姿势优美、节奏感韵律感强,能表现柔韧、机智和美感的项目,如艺术体操、排球、技巧等。但她们对脏、累项目如长跑最不喜欢。男生比女生体育兴趣广泛,但多数初中生尚未形成对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
  3、高中生的体育兴趣: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可能更加稳定,且有明显的选择性。但同时也显现出更大的不平衡性:如从年龄上看,高一、二年级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有上升趋势,而到高三却出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有的学生仍然喜欢体育,有的学生却对体育毫无兴趣。在性别的差异上也很明显,男生喜欢竞争性强、对抗激烈的项目,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更加明显,怕脏、怕苦、怕晒、怕出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但是,在正确教育和影响下,有些高中生会对某些体育项目或体育锻炼产生执着的兴趣。
  
  三、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
  
  1、成功教学法: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2、愉快教学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贯彻愉快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学生惧学的消极心理。
  3、满足教学法: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喜欢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易分散,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高中生的求新好奇心理仍然较明显。好奇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需要。
  4、教学“引趣”法:体育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教学中持续“引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教法、生动的教学用语、优美的示范、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设置疑难、情景设置和丰富的体育信息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体验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体育兴趣,并初步形成专一的或中心的体育兴趣。 针对目前农村大多数高中生缺乏必要的体育体验,学生的体育兴趣存在很大的盲从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现状,在农村高中生中应首先强调学生广泛体育兴趣的培养,不宜过早地将一项或几项体育项目作为高中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不能把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向极致,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据。而且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可以培养、可以拓展和可以改变的。在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中,除体育兴趣外,还包括体育参与需要、体育参与动机、体育态度和体育活动习惯等因素,只是在中小学阶段体育兴趣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并且,学生在高中阶段后的去向以及环境预期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选择和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