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证论文盈余管理_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检验

  摘要:本文选取2009年度中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筛选739家样本对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审计费用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一、引言
  通常企业年末要聘请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报进行审计,因事务所提供了审计服务,因此作为酬劳被审计单位要向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所以审计费用即是上市公司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审计服务支付的报酬。美国证券委员会(SEC) 于2001年要求美国上市公司批露审计和相关服务费用,从此西方对审计费用方面的研究掀起了高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1年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一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公布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该规定为我国通过实证方法研究审计费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从此国内有关审计费用实证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研究成果也较成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学术界已不仅停留在像客户规模、客户复杂性、客户风险等财务指标上,很多专业人士正在探索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是否考虑到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的行为特征,如高管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所蕴藏的审计风险有没有反应在审计费用中?若反映在审计费用中,那么盈余管理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审计费用?或者说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有关盈余管理的含义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比较认同的看法是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企业管理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安妮・布鲁,2002)。该观点认为,公司高管层操纵盈余的动机是使经理和公司财富最大化。国外学术界认为,这些动机是建立在一系列基于报告盈余的合约基础之上的。通过国外文献的阅读,发现人们认为盈余管理有两个重要动机。其一,管理层通过应计利润来掩盖不良业绩,将一部分业绩提前确认;其二,增加财务报表的净利润,促使公司的股票价格增加以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Kellogg,1991)。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烈,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诉讼风险就越大,如果事务所考虑了盈余管理的这种风险,则审计费用就会增高。Defond和Subramanyam(1998)通过分析盈余管理衡量因素之一可操控性应计项目(discretionary items),研究发现,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越高,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越大,为此会增加审计费用。
  (二)国内文献 国内有关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中,使用过的指标有可操控性应计项目、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净资产收益率、非经常性损益等。(1)审计费用与非经常性损益(或非主营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的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包括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等。孟焰(200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亏损年度有多报非经常性亏损以“透支亏损”现象,注册会计师面临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意图,必然会在非经常性损益的审计上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王振林(2002)、李爽和吴溪(2004)从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角度计量盈余管理,发现客户盈余管理迹象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刘运国等(2006)研究发现审计费用与调减收益的非经常性损益在5%置信水平正相关;同时,与调增收益的非经常性损益正相关,但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该研究成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对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其中原因之一是证监会对调减收益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会加强监管,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因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实施符合性测试及实质性测试,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审计费用增加。(2)审计费用可与操控性应计项目。公司的利润由现金流量金额和应计项目金额构成,而应计项目又由公司管理层可以操控的会计项目和管理层无法操控的会计项目构成,其中管理层可以操控的会计项目称为可操控应计项目,其金额反映了公司管理层操控利润的程度。宋衍蘅、殷德全(2005)以变更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可操控性应计项目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发现继任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同类型公司的审计收费标准不一。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倾向于以公司的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为此要求较高的回报,审计费用增加;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会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降低审计费用。另外,朱小平、郭志英(2006)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操控与审计费用的增加显著相关。(3)审计费用与净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反映上市公司盈余水平综合性很强的财务指标。伍丽娜(2003)研究发现,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牌”区间(0,2%)显著影响公司年度财务审计费用且负相关,但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配”区间(6%,7%)则未发现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其认为可能是由于中国审计市场上的低层次激烈竞争导致事务所竞相压价,从而对达到客户意愿的审计结果也只支付了市场“平均”价格,对未能如愿的审计结果则支付了更低的价格。张晨宇、赵晶、肖淑芳(2007)研究发现公司当年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牌区间(0,2%)与审计费用正相关,他们认为因为对于经营业绩不佳的上司公司,为了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保上市交易资格,从而粉饰公司财务报表,存在着高价购买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杨春梅(2007)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年报审计收费相关;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处于避亏区间(0-1%)或配股达线区间(10%-11%),上市公司就有更大的动机粉饰报表,因此在与事务所就审计费用进行谈判的时候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事务所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为筹码,趁机提高审计收费。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我国存在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表现为虚假确认收入和费用 ,利用关联方交易、利用非经常性收益和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魏明海 ,2000)。从审计风险的角度看,盈余管理比财务报表中的其它要素更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其具有较难审计和容易被操纵的特点。在国外,盈余管理一般被视为高固有风险,在我国盈余管理也存在高固有风险的问题;且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普遍存在,这必将引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在某一审计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要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某个合理的水平就必须增加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以此降低检查风险,这将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努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识别盈余管理行为。相应地,注册会计师投入更多的审计努力和时间,搜集更多的审计证据 ,由此导致较高的审计费用来补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公司高管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审计费用间存在正相关性
  (二)盈余管理衡量 通常度量盈余管理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否处于“保牌”或“保配”区间、非经常性损益或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国外利用应计利润分离法,通过截面Jones 模型估计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然而随着国内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应计利润分离法的各种模型能否适用于国内证券市场以及哪种模型更优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定义。通常认为国内盈余管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中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在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良好的业绩会通过一系列线下项目来操纵利润(陈信元、原红旗,1998),主要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补贴收入等。陈晓、李静(2001)发现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了本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如对上市公司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 年1 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 号――非经常性损益》(2004 年修订),指出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短期投资损益,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获得的短期投资损益除外;委托投资损益;扣除公司日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债务重组损益;资产置换损益;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中国证监会认定的符合定义规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综上考虑,本文拟考虑采用非经常性损益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且考虑了非经常性损益有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损失,因此最终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的绝对值与总资产的比值作为盈余管理的度量标准。
  (三)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1)样本选择。本文在选取样本的时候基于研究沪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所以文章选取了2009年度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沪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选择遵循如下原则:因金融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所适用的会计制度及业务性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可能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因而剔除金融单位;因数据缺失和信息披露不完整,所以剔除了未披露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剔除未按规定时间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按权责发生制披露年度审计费用,而不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披露。如有的上市公司仅说明了预计审计费用为多少,并未明确说明是否已经支付审计费用,故将该样本剔除;依据上述剔除原则,最终筛选了739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有效样本。(2)数据来源。年度审计费用、年末总资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年末存货余额、资产负债率、年末负责总额、审计意见类型、会计师事务所类型等数据摘自《CCER一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文章中所需变量如控制变量数据有的依据该数据库计算而来,如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有的数据直接来自该数据库如审计意见类型等;文章中度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选取非经常性损益,而非经常性损益数值均手工摘自上市公司年报,具体通过登录最股网(http://www.省略)逐个选取。因非经常性损益有收益和损失,所以取其绝对值,然后再求其与总资产的比值,即进行了简单的计算得到非经常性损益的绝对值与总资产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本文的测试变量。
  (四)检验模型和变量说明本文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Simun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我国审计市场的实际建立如下模型:
  LNFEE=?茁0+?茁1LNASSET+?茁2YSZK +?茁3CH +?茁4LDBL+?茁5ZCFZ +?茁6SWS+?茁7SJYJ+?茁8EI+?着
  该模型中因变量、测试变量、控制变量的含义如下见(表1):(1)因变量。LNFEE: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2)测试变量。EI:非经常性损益的绝对值与总资产的比值。(3)控制变量。LNASSET:上市公司年末资产总额的对数;YSZK:年末应收帐款与总资产的比值;CH :年末存货与总资产的比值;LDBL:流动比率;ZCFZ:资产负债率;SJYJ:审计意见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1,标准审计意见=0;SWS:事务所规模,国际“四大”=1,其它=0。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选取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739个样本中,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费用平均为1085238.76元,最低100000元,最高为80000000元,最高审计费用是最低审计费用的800倍,是平均审计费用的73.72倍;非经常性损益与总资产的比值均值0.041,标准差0.5050,说明分布大致对称,但不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差别较大;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0.68996,表明资产负债率较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流动比率均值为1.4487,表明流动比率较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差。(表2)给出了样本公司中的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
  (二)回归分析将2009年沪市A股739家上市公司数据代入审计费用回归方程,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表3)是对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Adjusted R2为0.566,模型的显著水平为0.000,说明模型拟合较好,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2,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Durbin-Watson值为1.876(接近2),说明各自变量间不存在自相关性。从表3可以看出,在控制资产规模、应收帐款与资产的比值、存货与资产的比值、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审计意见类型、事务所规模的影响后,衡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非经常性损益的绝对值与总资产的比值(EI)与审计费用正相关,但不显著,说明不符合统计学意义,即假设检验没有通过检验。另外,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审计费用与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说明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中,资产规模是影响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即公司规模越大,审计费用越高。应收帐款与总资产的比值与审计费用在10%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审计费用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事务所比较重视应收帐款和负债带来的风险。存货与总资产的比值及流动比率与审计费用负相关,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费用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避免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会更多的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协调,希望在审计意见上达成一致,这就意味着非标审计意见的出具需要审计师追加必要的审计工作,延长审计工作的时间,增加审计成本,从而上市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费用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服务质量高,声誉好,收费往往相对较高,同时也表明四大所在中国审计市场中具有品牌优势。
  五、结论
  通过对上述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之间正相关,且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及提出的假设检验是不符。可能的合理解释是:一方面是在我国上司公司对高质量审计需求普遍匮乏的情况下,审计定价的主导权更多掌握在上市公司的手中,客户财务状况与盈余管理迹象所蕴藏的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审计意见中,而对盈余管理迹象所表现出来的审计风险反应不足;另一方面,我国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常与政府的监管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审计收费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与政府的监管有关;再者,在样本的选取中加入了ST、PT类公司,事实上,对于像ST、TP类财务状况不佳或恶化的公司,审计师会根据此类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降低审计收费。从Simunic模型多元回归结果可知,我国审计费用影响因素主要是资产规模、审计意见类型、事务所规模及财务风险等,本文回归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间虽不显著相关,但并不能说明不必重视高管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因为本文样本基本来自CCER财务数据库,而且仅仅筛选了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共739家),因此这些样本并不能说明我国整个上市公司的全貌;签于此可对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间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审计研究》2006年第2期。
  [2]张奇峰、张鸣、戴佳君:《中国审计定价实证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6年第6期。
  [3]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不清洁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会计研究》2001年第6期。
  [4]李爽、吴溪:《审计定价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5]蔡春、黄益建、赵莎:《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6]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编辑梁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