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职业人 浅谈如何将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

  传统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上,因此注重的是大运动量的辅导和做题,不太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虽然非常刻苦,付出的精力很大,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甚至很多同学厌学。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加强教学改革,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重视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行了解学习的门径,自己掌握进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这样学生才真正学会学习,也才会爱好学习,才能够真正“学会”。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将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
  
  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进行,为学生服务。上课不是老师的演讲或解题表演,而是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和解题。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的基础程度、接受能力、思维方式去备课、讲课。不管你讲了多少遍,面对的学生却永远是第一遍;你觉得很容易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却可能很困难;你只教一门课,学生却要学许多门课。同样一个教案,同样的教法,对这个班很成功.对另一个班却可能失败;对一个班的部分同学可能很成功,对这个班的另一部分同学却可能失败,因为班与班、学生与学生之间程度不同。有些学生一点就会,有些学生要弄懂今天的问题则要先补习以前的知识。同样一个错题,有的学生是概念理解错误,有的是计算失误,有的则是根本不会。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吃透学生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重视这个环节,就会无的放矢,教师水平再高也会失败,教学生“会学”就只能流于空谈。
  
  二、厚积知识,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之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这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会学”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宝库。如语文教学就可以采用摘抄优美词句,开展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拓展和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克服各种干扰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会思维活跃,记忆牢靠,想象丰富,学习效率和质量都会明显提高。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此外,还要注意组织开展一些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的活动课,这样更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活动,可将问题引到课外,促使学生自己去主动的翻阅各类书籍,查找资料。通过“课内导学,课外导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质疑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自己不能发现,不能质疑,阅读也只是浮光掠影或生吞活剥,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效果也必然不佳。因此,我们教师在讲课中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质疑或同学问相互诘难、探讨。例如,在学习《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这样提问:“这篇课文说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注入的水量,长此以往,死海真的要死了!果真如此吗?”很多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和相互探讨,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些说法可能比较幼稚,但却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质疑的习惯,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个人一生的知识不仅是靠课堂、课本、学校学来的,大部分要靠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加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善于将学生的“学会”转变为“会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