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思维巧填算式 问题巧设计 思维大发展

  摘要: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方式方法应该多种多样,因为语文有着和生活一样宽广的外延。教师应该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积极发散,问题空间有多大,思维空间就有多大。教学中只有问题巧设计,思维才有大发展,学生就可以不仅对文本深入理解,更能对生活深刻感悟。
  关键词:问题 设计 启发 创新 开放
  
  语文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世界,它像万花筒,可以折射出生活的五彩画面;它又像魔方,可以旋转出生活的无穷趣味;它更像百科书,可以酝酿出生活的深刻哲理。我想说,语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通过设计的问题引领学生扬帆在知识的海洋,插上思维的翅膀,去感悟生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是感到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又有谁不是在明白了无数个为什么之后才渐渐认知了世界、了解了生活呢?所以我想说每个热爱生活的语文教师应该让生活的本质回归语文课堂,读懂生活需要问一问为什么,读懂语文又何尝不是呢?
  古人也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学生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学生激发兴趣的支点,它更像一把可以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金钥匙。那一篇篇精致优美的敌文,一页页耐人寻味的小说,一行行经典古朴的文言文,一首首纵情天地的诗歌,每一个字无不渗透着生活的印迹,每一句话无不流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为了这些积淀千年的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澡堂提问设计上下一番功夫,花一番心思,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和生活产生自己独到的体会,可以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应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古人说: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苏格拉底也说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问能促恩、问能求变、问能知新!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思维的空间就有多大。所以语文教师要做一个善问巧问的智者,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课堂设计的问题变成激活学生思维的支点,送一个支点给学生,他们将翘起整个地球!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也做过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体会。今天讲三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故事:启发式提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七年级上册《童趣》一课洋溢着孩提时代的无畏无惧,无忧无虑,当童年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曾经的那份纯真和快乐。整体感知文章后,我设计了两个启发性问题引起了他们十足的兴趣。第一个问题,“张目对日的意思是睁大眼睛直视太阳,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直视太阳有害,那么趣从何来?”话音刚落,一生说:好视力才可以看得更远更细,才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一生说:正因为天真活泼才会无所顾忌地看太阳,小孩子嘛。又一生说,没准他看到了UFO……听着他们千奇百怪的回答,紧接着我又启发:在蚊帐中用烟喷蚊子应该很危险,趣又从何来?一生想都未想脱口而出:玩的就是心跳,又一生说:因为孩子不会考虑那么多,只是想着怎样玩更有趣……从他们千奇百怪的回答中可以知晓学生已经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童趣”,并且会永远留在他们的回忆里。课后许久,此情此景清晰如故,那些张扬个性的回答真是令我兴奋而欣慰。
  这种启发式提问,没有预定的故事情节,于无疑处设疑,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往往一些灵感火花便是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可以使简单枯燥的语言变得神奇而有趣,可以帮助学生在打开心门的时候再开启另一扇窗,我相信他们必然会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第二个故事:创新式提问――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马致远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道出了无数天涯游子之悲,那凄凉景色的渲染,那低沉心情的落寞,令我们久久不能释怀。为了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味曲中荡气回肠的意境,我让学生大胆创新,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其中一名同学改写成一首小诗:当风吹过古道\掠过一段永久的回忆\曾经的游子\随着谁\又想着谁\向往了家的方向\枯老的藤萝梦回缠绕着\深土下的树根\停泊枝头的乌鸦\也唱响凄凉的挽歌\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诉不尽我对秋的思念\那么\请让马儿带着心、飞奔回母亲的怀抱。有的也写出小诗“风吹古道走天涯\梦回故里寻旧家\泪湿青衫踏马归\却话孤雁何时达?还有同学改写成微型小说《马儿伴我走天涯》,还有同学配乐唱曲……闻听此言,我的眼角潮湿,心潮澎湃,谁言天下知己难求,也许他就在你的面前。”
  这种假设性提问,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可以呼唤出学生内心对生活的渴望,当他们用兴趣将自己的想象放逐天际的时刻,天知道可以迸发出许多个老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这些争先开放的思维之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闪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精彩。
  
  第三个故事:开放式提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的一个片段,讲述了英子和爸爸血浓于水的亲情,这一课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父爱上。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山水相依促成了每个孩子的成长,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父爱,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根据你对文中父亲的理解,以父爱像什么的句式造一个比喻句”。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各有千秋。“父爱像字典,在我们误入歧途时可以指引我们找到真理”、“父爱像石头,可以成为我们成功的垫脚石,也可以撞击骄傲的我们”、“父爱既像烈日也像春风,犯错时严厉的惩罚,失落时温暖的爱抚”、“父爱像金创药、父爱像雨伞”,更有同学说“父爱像野兽,因为妈妈是美女”……孩子们在笑声里就这样理解了父爱,老师又何须多言。一个问题就打开了同学们的心灵宝库,身为人师,苦累何惧?又有何憾?
  这种开放式提问,学生可以不必拘泥于权威答案,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情感因素,可以敞开心扉、可以畅所欲言、可以百家争鸣,这就是心灵碰撞心灵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已经发散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去寻找答案。
  故事讲到这里意犹未尽,记得课程标准前言提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势必要精心设计问题,这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双向的活动过程。问题设计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作为老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提出多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难度和高度,并且形式应该多种多样,进而达到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的语文和课外的生活融为一体。
  老师课堂设计的问题就像是放飞于千里之外的风筝,只要你紧紧抓住“感悟生活”这根线,学生就可以插上思维的翅膀,向着生活的理想高飞!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
  2、《给教师的建议》
  3、《中学语文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