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工具,语文能力的高低反映其思维能力的高低,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具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发散性思维 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工具,语文能力的高低反映其思维能力的高低,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具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心理学认为,思维具有经验性、跃动性、可传递性和暗示性,思维跃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现代人素质的最基本体现。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传授式或“填鸭式”,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还很少。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原则真正贯彻到底。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课题的导入、教学过程的设计,到提问讨论的进行、课堂气氛的调动、教学艺术的刻意追求,都必须从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角度加以精心准备。提问讨论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着眼学生“表现自我”的个性心理;课堂气氛和教学艺术的营造主要是给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造一个适宜的空间,让学生能真正将思维发散到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课堂教学中不限制、不规定、不统一答案和结论,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思维,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创新”世界。
  例如,我经常作这样的训练:某学生抱怨新自行车丢了,那么请学生说说自行车防盗的办法有哪些;夏天可以利用太阳能洗澡,怎样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在学校,衣服被弄脏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怎样使脏衣服去污;现在学生抱怨负担重,那么学生负担重的原因在哪里;冬天,窗玻璃碎了,同学们挨冻,想想普通玻璃除了遮风挡寒外,还有多少种用途……实践证明,多一些这样的课堂插花,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作文实践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用创造性求异思维来指导作文,让同学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不同立意,用不同构思、不同方法进行创作,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十分有益。在讲评时,我向学生推荐了一篇独树一帜的文章,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分析、阐述。指导写作时,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善于发现事物中产生联想,“小”中见“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训练,学生在以小见大、形成独创方面会有一定进步。
  
  三、作业考试中的发散性思维培养
  
  教育学中常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来形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而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刻意运用和长期实行,则不一定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做到这一点。作业考试不一定都由教师来布置和实施,完全可以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①作业的形式多样化。学生可以自己布置自己喜欢的作业;鼓励作业形式的革新。②作业检测方式的多样化。教师检测作业时,应该突破传统的圈子,将学生潜在的素质挖掘出来,而不必拘泥于答案的整齐划一。③作业评价和反馈不拘一格。赏析型、解剖型更易为当今学生所接受,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手段进行评价才是最适合现代学生心理的评价方式。
  
  四、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发散思维
  
  思维时侧面多、角度多,是使人产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首要条件。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其中不少篇目是经典之作。虽然许多专家的注释、评论已沿用多年,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或其他原因,有些方面还可以重新认识和评价。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引导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进行讨论辨析,得出更丰富的结论。限于思想和认识水平,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盲从,迷信课本和其他参考资料。鉴于此,我一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广泛质疑,进而独立分析判断,而不要陷入呆听死读的境地。
  
  五、辅导实作中的发散性思维培养
  
  传统的辅导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为什么”,或者让学生记住答案。要培养发散性思维辅导和实作必须在“以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和“将来会怎么样”方面下功夫,为学生揭示事物内在的奥秘和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实际上,语文学科中大量的文学精品的赏析和讨论就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原料基地。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思维发散不是目的,不恰当地片面地热衷于发散思维,将会影响学生集中深入地思考问题。一个有效的发散思维应该与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与聚合思维结合在一起。在拓展发散思维空间的同时,必须使集中思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允许学生用自己“创造”的东西代替教材中公认的标准答案及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