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谈地理教学中“问题发现法”的应用

   摘 要:问题发现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应根据教材特点、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若自始至终沿用一种方法,势必会导致空洞、枯燥、乏味的教学中,造成恶性循环,是不足取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 问题发现法 积极性 能力
  
   问题发现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一系列涉及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反映事物本质特点和规律的问题,若能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卓有成效地进行研究、分析,学生就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发展独立思维能力。
   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积极性。
   地理学科因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及学生在认识、思想上的不全面,导致课堂中出现诸多不利于教学的现象。这是高中地理教师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克服此现象,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成为首要问题。而利用学生能普遍认知的问题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捷径。
   如讲述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前,可首先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有昼夜更替现象,而不是昼夜现象?","地球形状为什么不是规则的球体?"及"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故事等等。这样,学生学习气氛相当活跃,并积极与教师配合,再由此引入新课,最后归纳出这一切现象的原因:均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再譬如讲述季风环流形成时,可引出与周围生活相关紧密的问题:"我们这地区冬、夏季一般吹什么风?",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冬、夏季亚洲范围内海洋、陆地上高、低气压分布特点,独立分析问题,总结原因,找出规律。对这一节内容有一全面认识,兴趣特别浓,印象也特别深。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原理独立思考、分析所存在或发生的地理现象。
   如:在讲述地下水这一节时,首先,可引出一个实际问题:"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什么会有许多盐碱地?",此问题可让学生分析、归纳出:黄河河床过高,成为"悬河",造成左右两岸农田地下水位过高,再加上大水漫灌,水分蒸发后,盐分遗留下来,造成盐碱地。
   三、可将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分析地理现象,不可能仅凭一种地理原理。因为地理现象的形成、发生等都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能左右的。
   复习气候这一节时,利用问题可将知识前后贯通,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如:"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可将亚洲海陆分布特点;地表形态、结构;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大气环流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及在北半球具体风向;洋流冷暖性质及流向等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对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有较大益处。
   运用问题发现教学法应适当避免教学中出现的某些偏颇之处。
   1、利用过多,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地理现象、事物联系比较紧密,要强调知识内容的落实。不能一味地用问题进行教学。否则会使学生误入歧途,而忽视了课本中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使教师的教学处于辅助地位。只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典型问题引入新课,在分析解决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行之有效地掌握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自己独立探索,获取知识费时较多。
   教师利用问题发现教学法时,应适当掌握尺度,不可利用偏难、综合性太大的问题。否则,学生难免会绞尽脑汁去思考,钻进死胡同不能回头,时间浪费了,而教学内容得不到落实,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为保证教学内容正常的贯彻实施,应利用浅显、实际的问题来辅助教学。
   3、避免学生产生盲目性,失去主动性、积极性。
   地理教师要具备渊博、丰富的知识。若掌握的只是教材上那点知识,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则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要做到深入浅出,只有具有居高临下的态势,才会使学生分析问题,获取知识避免盲目性,免入歧途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觉的主动性、积 极性。
   4、引出问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
   针对教材所讲述的内容,涉及到的问题要有目的性,有的放矢。若问题与所传授知识有较大出入,学生难免会得不到正确结论,给知识的掌握人为造成不利。更有甚者,教师为自圆其说,牵强附会地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许多疑问。那么,教学内容的贯彻实施,就差强人意了。
   问题发现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应根据教材特点、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若自始至终沿用一种方法,势必会导致空洞、枯燥、乏味的教学中,造成恶性循环,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