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小窍门(一)】描写景物的词语

  怎样才能使你笔下的景物栩栩如生呢?告诉你一个小诀窍——展开联想。  读了老舍爷爷的《草原》,我们真想立刻长出翅膀飞到草原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多么令人陶醉,多么令人神往。老舍爷爷由“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联想到“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联想到“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告诉我们:联想使景物美不胜收。
  再来读读《观潮》吧:“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作者丰富的联想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钱塘潮那雄伟壮观的景象。
  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过程,它将实实在在的事物与想象中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写景物时融入联想,能使景物更形象、生动,内容更丰富,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更充分地表达。
  瞧,《桂林山水》的作者由桂林的山联想到“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多么形象、多么生动。
  描写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我们会联想到各种植物、动物,还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写节日焰火,我们会联想到色彩缤纷的百花园,形状各异的瓜果;写音乐喷泉,可以联想到金色的稻穗,绿色的芦荟,雪白的芦花,婀娜多姿的舞蹈演员……描写自然景物,还会情不自禁联想到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联想其实就是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
  在观察景物时就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同时一边观察一边与他人交流,这样互动的思维将撞出更美的智慧火花。
  通过以上的例子你明白了吧?联想——让景物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