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 彭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t

  一、复习导入,揭示命令,引发矛盾冲突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关系怎么样?你的脑海中还留着哪些情景呢?   2.是啊,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都能看见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相依相伴的身影。彭德怀是多么爱他的大黑骡子呀!(板书:爱骡子)
  3.然而,就是这样一匹与彭德怀有着深厚感情的大黑骡子,彭德怀却几次下令杀它,请你快速找到彭德怀重复下令杀骡子的句子。
  4.(出示三次命令)同一道命令,身为军团长,却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下,这是为什么呢?
  二、直面命令,品味细节,走进人物内心
  1.自读课文第3~20自然段,思考:三次命令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下达的?抓住写彭德怀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用心体会他的情绪变化,在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2.第一次命令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下达的呢?(草地断粮)
  3.文中有一个成语描写了此时情况的紧急,是哪个词?(燃眉之急)这是一种怎样的急?(播放红军过草地的视频)看到这样的情景,作为军团长的彭德怀,心里怎能不急呢?你能读好这次命令吗?(出示第一次命令:“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指导朗读,体会彭德怀的焦急。
  4.彭德怀不愧是军团长,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第二次命令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呢?(在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请求下下达的)
  5.面对战士的请求,彭德怀是怎么对他们说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出示: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你能把目光聚焦一下,聚到几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吗?(抓住“深情”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万般不舍。抓住“平静”体会彭德怀为了战士,要忍痛割爱的决心)
  (2)(出示: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你从彭德怀的话中读懂了什么?(抓住“你们能走,我也能走”体会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抓住“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体会彭德怀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抓住“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体会彭德怀的豪迈悲壮)
  6.战士们一次次的请求,无疑让他的内心一次又一次地不舍,难受。于是,他下达了第二次命令。(出示第二次命令: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体会彭德怀“不耐烦”背后饱含的情感。
  7.彭德怀的决心已定,他又在怎样的情况下达了第三次命令呢?(出示句子: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在这二十分钟里,彭德怀在干什么呢?(彭德怀背过脸去)
  8.引导想象:彭德怀背过脸去,他可能在——(悄悄地抹眼泪)他可能闭着眼睛,痛苦地等待着耳旁——(枪声的响起)他可能在心里对方副官长说——(方副官长啊,你为什么还不开枪啊?你知道又有多少战士饿死在草地上了吗?)他心如刀绞呀!
  9.补充介绍红军过草地的资料:根据资料记载,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时有八万六千人,最后到达陕北只剩下七千多人,其中有一万多名红军战士就倒在这茫茫草地上。
  10.(出示第三次命令:“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彭德怀是军中出了名的“炮筒子”,性格耿直火爆,这里的“怒吼”仅仅是因为脾气暴躁吗?“怒吼”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情感?
  11.这“怒吼”声中饱含着的是对战士浓浓的爱呀!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是,他更爱——他的战士!(板书:更爱战士)
  12.师配乐诵读: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六头牲口向远处牵了牵。“砰!”一声枪响,大黑骡子缓缓地、缓缓地斜倒下去,老饲养员猛地挣脱拉着他的人,扑上前去,抱住大黑骡子的脖子深深痛哭起来。狂风呜咽,野草叹息,在场的战士个个泪流满面。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13.此刻,彭德怀对大黑骡子万般的敬意与歉意都寄托在一个动作上,读——“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同学们,你们知道军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缓缓地摘下军帽”吗?
  14.此刻,在彭德怀的心中,大黑骡子就是一位英雄,一位勇士!他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大黑骡子说呀。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走进彭德怀的内心,以“我的大黑骡子啊……”开头,为彭德怀写一段真情告白。
  15.今夜的草地不同往日,空气里飘着诱人的肉香,可是彭德怀却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了。你知道彭德怀为什么要发火吗?
  16.小结:同学们,在这三次命令中,彭德怀的情绪从不耐烦到怒吼,甚至发火,我们通过彭德怀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到他的内心,收获到的却是一份深沉的爱,他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为了战士、为了革命,他愿意献出一切!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凸显文章中心
  1.(引读)大黑骡子离开了。漫漫征途,再也——(生接读)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生接读)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生接读)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2.同学们,我们的红军队伍有这样的首长,这样的战士,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出示资料:1935年8月底,彭德怀率部走出草地。1936年10月,彭德怀所属的红一方面军与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彭大将军,送给大黑骡子,送给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
  5.配乐齐读小诗:风雨苍苍,一路泥潭一路霜。征途茫茫,一把草根一把糠。绝处危情,战士生死谁牵挂?痛杀爱骑,一腔热血洒碧疆!
  (作者单位:宜兴市范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