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话的主角到底该是谁一兼谈自助餐式宗教对话]

  摘要:过去的宗教对话之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宗教冲突,是因为以往的对话主角都是代表宗教团体的宗教领袖、精英学者和政府官员等“大人物”,因此这样的宗教对话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成了空谈,要么被利益集团所操纵。作者认为要想世界和平、宗教和平,就必须落实到普通信众每个人内心的平和,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觉上,从而不被他人所左右和利用。因此宗教对话的真正主体、主角应该是普通信众、普通公民。而自助餐式的宗教对话便是符合这种精神的最简便、最普遍、最落实的宗教对话模式。在这种对话实践中,其他的“大人物”只是对话的服务者、维护者,真正的主角是自己选择、自己品味的普通信众。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权威与评价,因为每个人只对自己负责。这是和而不同的对话。
  关键词:宗教对话;主角;和平;世界宗教博物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中图分类号:B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5-0044-0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宗教相遇到了一起,宗教具有排他的特性,故宗教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人类的和平,宗教对话的呼声日益高涨。近来出了许多关于宗教对话的著作与论文,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理论与主张。由于宗教组织、宗教领袖、政府官员和精英学者的参与,宗教对话的论坛与组织也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但是不可否认,宗教冲突的火药味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宗教对话的歧视心态依然存在。作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弄清楚宗教对话的主角到底应该是谁?即不该进行宗教对话的人主宰着宗教对话。另外也没有提出真诚、合理、简洁的对话模式。
  一、以往的宗教对话模式与主角
  中外学者一般认为,现有的宗教对话模式可归纳为三大类:排他模式、包容模式和多元模式。
  其中主张排他模式的人认为:自己信仰的宗教的真理是终极的、唯一的,唯有自己的主神是唯一的宇宙的主宰,唯有信仰此宗教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而其他的宗教都被视为异教,是魔鬼的产物,对于其他信仰的异端分子,我们有责任让他们放弃原有的错误信念,改信我教。排他模式可以说是各大宗教传统,特别是一神论传统所共有的正统的宗教对话模式。如基督教《新约·使徒行传》中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排他模式的宗教对话在古代主要表现为发动圣战;在殖民扩张时期主要是传教和改教;在当代随着各民族的独立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宗教对话中排他模式主要表现为单调的独白和宣讲。
  由于排他主义者认为其他宗教的没有真理,没有真神,也就没有启示和救恩,而征服其他的宗教及信众便是对自己的真神的荣耀。因此狂热的信徒往往会被某些人所利用,从而发动所谓“正义”的圣战。如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欧洲的犹太教徒和基督徒之间的敌意,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战争。之所以会发生那么大的冲突,就是在于推行排他主义的人是有煽动能力的宗教领袖、政府要员甚至是精英学者。他们才是这些宗教对话的真正主角与主体,而那些狂热的信徒则是他们的工具和牺牲品。
  由于迫于殖民统治的失败和世界文化及宗教多样性的现实,有些人主张包容的宗教对话模式。包容论者一方面承认各种宗教传统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则保守地坚持自己宗教的优越性、完满性、终极性。因此包容论者试图将其他的宗教纳入到自己的系统中来,认为自己的宗教是其他不完善宗教的合理的基础和最终的目标。如卡尔·拉纳和梵二会议认为启示最终来自上帝,来自耶稣基督。其他宗教如果存在什么真理或启示,那么这些真理和启示都来自耶稣基督而不是其他神性人物。Ⅱ]因此基督徒遇到的其他宗教的信徒就不是“非基督徒”了,而可看作“匿名的基督徒”。这种宗教对话模式,并不是现在才有,比如印度佛教就把古婆罗门教中最尊崇的大梵天神仅看作是居住在佛教宇宙观中的色界初禅天的护法神。而后来的新婆罗门教则把释迦佛当作是毗湿奴神的第九化身,专门将不信婆罗门教的人引入地狱。
  总的来说,包容对话模式的思维方式脱胎于排他模式,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待其他的宗教缺乏平等的态度,依然存在骄傲、蔑视、排斥的心理,因此不是真诚的宗教对话模式。这种对话模式最终会演变成互相骂街的局面:甲骂乙是儿子,乙骂甲是孙子。而且能够编制虚假谱系、制造新奇理论将别的宗教纳入到自己的系统中来,必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所以宗教对话的包容模式的主角都是一些宗教精英或学术精英。
  主张宗教对话应该是多元模式的人认为,世界各大信仰是十分不同的,但就我们所能分辨的而言,它们都是我们称之为(上帝的)终极实在在生活中同等有效的理解、体验和回应的方式。彩虹是由地球大气折射成壮丽彩带的太阳光,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个隐喻,把人类不同宗教文化解释为神性之光的折射。宗教多元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希克。他认为多元的宗教对话就好比是传说中“盲人摸象”的对话。我们显然不能断定哪一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并没有作为裁判标准的“终极观点”;同样,就真理而言,我们对各大宗教传统的不同见解也不妨作如是观,因为从这个古老传说不难悟出这样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对于终极实在的认识,犹如“众盲人的感受”,无不深受个人观念和文化背景的重重限制。
  有学者指出,由于希克设定了一个所有宗教共同的终极实在,所以他没有充分肯定各个宗教的差异性,反而把各宗教均质化了。而且假如信仰者真的像“盲人摸象”中的“众盲人”,那么他们就“终极实在”和“终极真理”进行的对话,岂不只能是“一通瞎说”吗?这样的话,多元的宗教对话不仅会陷入不可知论的结局,而且会演变成无休止的争吵。因此为了使宗教对话有意义,那么对话的主角就必然由普通信众或宗教领袖转换成精英学者,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对“终极实在”和“终极真理”作出定义。但是“终极实在”和“终极真理”实际是不可言说的。另外保罗·尼特批评道:动机良善的多元主义者可能在这两方面变成危险的帝国主义者:第一,他们太急于预设或者描述在诸宗教之间确立统一性的共同基础;第二,他们轻易地制订诸宗教之间对话的共同方针。因此宗教对话的多元模式极有可能被政客所利用和操纵。
  总而言之,以往的宗教对话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追求权威。排他论者认为自己的宗教是唯一的权威,包容论者认为自己的宗教是最权威的,多元论者认为有共同的权威。因此诠释什么是“权威”便成了对话的基础、中心和目的。相应地,诠释和对话的主角和主体便只能是有分量、有身份、有威信的大人物了。但实际上,由于宗教的排他性,任何其他宗教的权威诠释都是很难为己方所接受的。一旦某些“心怀鬼胎”的大人物又将宗教与利益撤到一起,宗教对话就会变成护教或圣战。
  二、自助餐式宗教对话及其主角
  宗教信仰的本质规定性是绝对排他性。宗教信仰排他性的丧失,同时意味着宗教信仰乃至宗教的自我丧失。在原始社会里,宗教的排他性表现为氏族宗教信仰或部落宗教信仰的排他性。在宗教的后来发展中,宗教的排他性表现为 民族宗教信仰或国家宗教信仰的排他性。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团体意识、团体历史、团体典范、团体利益确实具有很大的排他性,因此不存在对话的可能性,甚至宗教交流会引发战争冲突。但是宗教信仰作为个人的信仰时。信仰主体的个人可以从原有团体中抽身出来,学习其他宗教信仰的文明,即最终在他自己的内心中进行宗教对话。
  没有宗教和平,就没有世界和平。为了人类的和平,我们有必要将以往追求权威的宗教对话改为追求个人解脱与幸福的宗教对话;将代表团体的大人物主导的宗教对话改为普通信众、普通公民各自自主进行的宗教对话与交流。在此,笔者要提出一种类似吃自助餐的简洁的宗教对话模式。
  我们知道,吃自助餐的真正主角是进餐的顾客。而做自助餐的厨师不是这场活动的主角,他们只是服务者。各个宗教就好比是自助餐中的一道道饭菜。我们不希望所有的饭菜大杂烩在一起,每道饭菜应该独立分开。因此各个宗教也应该保持各自的特色和传统。而类似厨师的宗教职员唯一的任务就是将他的宗教这道菜烧好,要原汁原味。没有必要将其他菜的特色学习过来改进自己的这道菜。宗教对话就好比是顾客面对一道道的自助餐饭菜,选自己喜欢吃的进行搭配组合。自助餐的目的就在于让顾客吃得开心吃得舒服,因此每个人的搭配都是他自己的喜好与选择,无所谓谁的搭配更科学、更高贵些。即不可说吃肉比吃水果更有营养,也不可说喝咖啡就比喝豆浆更高贵。同样的,宗教对话的目的是让参与对话的人得到解脱和幸福,他要做的事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从各种宗教中汲取营养。比如他可从印度教中学习瑜伽,从佛教中学习空观,从儒家中学习中庸,从基督教中学习忏悔……由于每个人的根机、因缘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宗教对话中的每个人的选择与收获都是不同,且是没有可比性的。不仅进食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美食家、营养家也不可对顾客的食物组合进行所谓“权威”的评论。因为没有任何人有权剥夺和歧视自助餐中顾客的选择的权利与智慧,而且每个人的感受到的滋味及享受的饱暖都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同样的,宗教领袖、专家学者也没有权利代替和评价普通信众的宗教交流、抉择及体验。作为自助餐厅的老板也不是吃自助餐的主角,他只是活动的提供者和维护者。类似的,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也不是宗教对话的主角,他们要做的是提供宗教对话的机会和场所,并让宗教对话活动顺利地进行。
  总之,从横向来说,由于宗教的本质是排他性,宗教与宗教间没有对话的必要,宗教领袖间也没有必要对话,他们要做的便是保持各自宗教的传统与特色。自助餐式宗教对话的唯一主角,真正的主人便是参加宗教对话的普通信众、普通公民。宗教职员、专家学者、政府要员若要进行宗教对话,也只能以普通信众、普通公民的身份进行,其宗教对话的个人心得体会不得以宗教职员、专家学者、政府要员的身份进行传播。因为在这里,唯有追求各自解脱和幸福的自由和真诚,没有高低贵贱和权威,任何人的对话体会都无权影响他人的抉择。也唯有这样的宗教对话,才能真正给世界带来和平,因为普通信众不会再相信任何的“权威”,他们有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只为自己的抉择与体验负责。全球性宗教对话的目的在于了解生命,而不是推导出全球性宗教,因此宗教对话不需要任何权威的见解与决策。而且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个生命的心灵深处,这是个人吃饭个人饱的问题,谁都不能代替。因此宗教对话只有单一的个人与多种宗教对话这一种纵向模式。这是一种纯粹关注个人的宗教信仰及体验的对话。所以没有任何横向对话的必要。而且任何超出个人的宗教信仰及解脱的问题,都应交予非宗教信仰的对话来解决,如暴力、经济、政治、学术等问题。即宗教安全对话、宗教经济对话、宗教政治对话、宗教学术对话等都不是本文所指的纯粹的宗教对话。
  三、自助餐式宗教对话的实践
  关于宗教对话雷蒙·潘尼卡认为,宗教对话是一种内在的对话,在其中一个人与天使、与守护神、与自己搏斗……这一内在对话既非在众人中独白,也非只是与“上帝”的独语,也不是对对话伙伴的信念或另一个宗教的默想。它不是出于好奇或怀着同情去探究一种不同的世界观。在这种对话中,我们寻求拯救,我们也接受他人的教导而不只是接受我们自己部落的教导。我们于是在宗教领域超越了多少是不自觉地对待私人财产一般的态度。宗教对话天生是一种吸收行为——可称之为圣餐行为。它努力把超越者吸收进我们的内在性之中。
  作为一种“吸收行为”的自助餐式宗教对话,是普通个人与多种宗教的对话,所以是我们生活中最简便、最普遍、最落实的“寻求拯救”的宗教对话模式。这种“吸收行为”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会饮”就很类似。酒会是人人平等的论坛——葡萄酒可以让人百无禁忌,人们常一边喝葡萄酒,一边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不论愉快与否,你都可以畅所欲言。到现代“会饮”更多地表现为各种“沙龙”。而生活在“地球村”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各种宗教的网站,从而了解其他宗教的特色,并学习他们有价值的东西,享受丰盛的宗教“自助餐”。再比如,有些机构从《古兰经》、《薄伽梵歌》、《圣经》和《法句》等经典中选取一些重要的典型性经文,编成供普通信众和普通公民阅读的共同读物。
  而台湾灵鹫山的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实践也非常契合自助餐式宗教对话风格。世界宗教博物馆由心道法师于1989年开始筹建,已历经二十多个春秋。在馆中,不同宗教的文物被平等地展现,可以说这是一座跨宗教的万神殿。心道法师建立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目的在于为大家提供一个宗教的知识之门、一条信仰的体验之路,让这座承载各宗教的文化、艺术、教义、仪式等传统价值的博物馆有助于正在学习宗教、或无信仰的人们,扬弃本位优越感。甚至是为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明失调,以及科学理性与物质主义影响下的人类,建立一个和平对话、共处的空间。
  台湾灵鹫山的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宗教对话理念源自于《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即身成佛的例证。童子由于文殊师利菩萨的启蒙,发起追求解脱的菩提心。文殊告诉童子说,要了解菩萨的行持,达到终极的境界,必须向真正的善知识学习各种法门。亲身去体会生命中不同层次的种种智能,最终达到广大圆融的境界。于是善财童子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继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触物皆道,法法全真,依正浑融,重重无尽的广大境界。
  善财童子虽然年幼,但能虚心请教,亲修亲证,最终超越诸大菩萨,即身成佛,可谓是宗教对话的最佳榜样。在善财童子参访的善知识中,不仅有佛教的菩萨,还有被称为“外道”的婆罗门、地神等,甚至还有通世间法的医师、船师等。因此我们进行宗教对话时,也应该有善财童子的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还要像善财童子那样敞开心扉,尊重并向 异教学习;更要有善财童子的虚心,向不如自己的童子、童女学习。由于有了平和的心态,才会有平和的宗教体证。我们每个人都平和了,世界便自然和平了。这便是自助餐式宗教对话的宗旨与精髓。
  四、小结
  宗教对话的目的是在于促进世界的和平。而过去的宗教对话由于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大多是代表团体权威和利益的“大人物”的对话,所以往往流于空谈或形式。作者认为宗教的和平与世界的和平必须落实到每个人的人格独立、理性自觉与心灵解放上。只有这样普通信众才不会被“大人物”所左右与误导,宗教才不会被某些势力所利用和操纵。而自助餐式宗教对话,就是要恢复普通信众的主体、主导地位。所谓的“大人物”只是这场对话的服务者和维护者,如列奥纳德·斯维德勒的《全球伦理普世宣言》中提出:“每个人均拥有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的尊严;个人、国家和其他社会实体均有责任尊重并保护每一个人的尊严。”
  而且自助餐式宗教对话是“和而不同”的对话,即各个宗教及相关宗教职员应该保持各自的传统和特色,因为每个宗教都有她的历史、价值和存在的权利。如《全球伦理普世宣言》中提到:“因为一切人都有同等的权利认为自己的宗教或信仰——即自己对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相应地该如何生活的解释——是真实的,所以每种人类宗教或信仰都应该被给予适当的自由和尊重。”
  实际上,已经历百余年的世界博览会的理念就与自助餐式宗教对话的情况很接近——“在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欢聚一堂。不论人们来自哪个国家,属于哪个民族,源于何种文化或宗教,面对世博会上人类共有的智慧成果和科技进步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各国人民之间长期以来追求和平与合作的梦想,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与沟通。”希望自助餐式宗教对话能给世界人民带来无限的欢乐!
  参考文献:
  [1]王志成,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2]约翰·希克:信仰的彩虹一与宗教多元主义批评者的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张志刚,论五种宗教对话观啪,世界宗教文化,2010,(2),
  [4]保罗·尼特,一个地球多种宗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5]段德智,宗教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lO,
  [6]雷蒙·潘尼卡,宗教内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7]李晓丹,浅析古希腊的会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8]杨丽芬,从对话到和平:以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实践为例[J],浙江学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