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防止青少年逆反心理

  从十二三岁时起,许多人往往会产生一种与父母老师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大人说,对于大人的批评和劝导也不像以前那样听活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他(她)则越加反感。这直接影响到他(她)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个别极端的,还会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采取批判的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二是社会因素,如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等。
  逆反心理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那么,如何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呢?
  
  1.理解
  
  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而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就不会有逆反心理了。
  
  2.把握自我
  
  经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老师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一定要通过与他人对抗来实现。另外,还要主动与老师父母接触,向他们请教。这样多了一份沟通,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3.学会适应
  
  青少年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