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预防措施

  1 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调查      1.1运动损伤发生率的调查结果   据调查结果显示,未损伤比例为3.4%,损伤比例为96.6%。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运动员在近两年来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非常高。即在回收的29分有效问卷中有28名运动员在近两年内曾发生过运动损伤。而根据训练发生的总发生例次看达到了48例,这说明29名运动员中平均每年运动损伤的发生次数接近一次。
  1.2运动损伤发生部位的调查结果
  总共发生的48例运动损伤中涉及到的身体部位包括:颈、肩、肘、腕、腰、肋、膝、踝和足部,各个部位的运动损伤几率不同。调查统计的结果,其中损伤部位相对集中在膝部、腰部以及肩部和踝部,其中膝部损伤的例数最多,达到了11例,占总损伤例数的22.9%,其次是腰部损伤,例次为10例,占总损伤例数的20.8%,肩部和踝关节部位的损伤也很高,分别达到7例和8例。因此我们柔道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这些运动损伤高发部位的防护,在正式训练之前要针对以上关节和主部位做好充分的热身,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
  1.3运动损伤发生类型的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运动损伤的种类有:肌腱韧带损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劳损、骨折骨裂、关节脱位、其他等。其中以关节扭伤(14例,占29.1%)和肌肉拉伤(12例,占25%)为主。损伤部位和种类的相对集中与柔道运动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的动作特点有关。
  1.4运动损伤对运动训练影响的调查结果
  柔道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对训练比赛的影响较大。本次调查了30名运动员,近两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发生,共计发生运动损伤48人次,损伤发生率接近1次/年。此次调查发现,在48例损伤中,为对训练、比赛产生影响的轻度损伤仅有3例,占6.3%;其他均是对训练、比赛影响较大的中、重度损伤,平均对训练的影响天数约为12天。这样必然会影响训练的系统训练,妨碍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必然会影响运动员在各种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2 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
  
  从调查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来看,其比例高达96%以上,可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存在普遍性。这些运动损伤的发生对运动训练都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轻者影响训练的正常节奏,重者会使运动员告别运动生涯。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方面,根据以上针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结合不同场景来探讨运动损伤的预防。
  2.1运动损伤的预防的总体原则
  2.1.1运用自我感觉判断训练状态。从影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中可见,心理状态是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在进行运动训练之前对运动员的最大重量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运动员自身状态的变化只有其自身最清楚。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一般都根据训练计划来进行,训练计划只是一个训练依据,不能够生搬硬套,运动员心理状态或者身体状态比较差时,可以考虑训练计划的调整。如果训练中感觉非平时的疲劳,那么就要停止训练,防止嫉妒疲劳的状态下承受大负荷的训练。
  2.1.2注重肌肉发展的平衡性。由于柔道项目的要求,肌肉的平衡发展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锻炼当中,甚至在不少高水平运动员行列当中都存在着肌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上部肌肉发达程度较高,下部肌肉发达程度较低;前部肌肉发达程度高于后部肌肉发达程度;主动肌发达程度较高对抗肌发达程度较低……这样就会使得在训练当中造成娇柔部位肌肉的运动损伤发生。因此应该注重肌肉发展的平衡性。
  2.2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的探讨
  2.2.1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做好预防措施。随着柔道技术的不断提高,引起损伤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或减少受伤的发生率,注意节奏性,大、中、小运动量要搭配适当,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预防过度疲劳。柔道训练的安排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尤其对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应注意全面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相结合。对不同层次和技术的运动员应有不同的训练计划,在内容、运动量、运动强度及措施等方面有所区别。
  2.2.2掌握正确的动作,提高防范意识。据调查,有些运动员因技术生疏、不全面,在实战训练中盲目进攻,而没有注意自我保护,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这说明规范正确的动作对于防范运动损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运动员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动作技术的练习,熟练的掌握正确规范的动作技巧,在实战训练及比赛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