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举重运动员初选与基础训练:运动员基础训练的主要任务

  运动员的年轻化是当前举重运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我们要抓紧、抓好业余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选材   在举重运动中对于运动员选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关节的柔韧性、速度、素质及爆发力等,为快速而正确掌握技术要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防止或减少伤病的发生也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关节条件,神经类型以及良好的基本身体素质,就容易正确掌握动作,受伤机会就相对减少。举重选材与科学手段相结合,因为选材的来源是从中、小学生进行选拔,不能单从个头、块头观察,所以主要是以关节与肌肉以及运动系统方面的观察。一般肌肉线条为皮下脂少,爆发力强,柔韧性、协调性好。
  1、肩关节:上举时能“锁肩”支撑力量好。
  2、肘关节:需要有正常曲伸功能,不能全伸直者支撑能力差(正常携带角5°左右)。
  3、腕关节:背屈角度一般能达到90°左右即可。
  4、髋关节:一般能自然全蹲下去,并别腰,而身体重心往前者,说明其髋关节以及腰椎等关节都符合要求。
  5、膝关节:一般要求无膝外翻(X型腿)内翻(O型腿)为好。
  6、踝关节:要求背屈45°为好,以利下蹲。
  7、大拇指及指间关节:要求拇指关节能扣紧杠铃为好,可防止提杠铃时脱手。
  选材时还要观察神经类型和心理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分内向型、外向型、抑制型、兴奋型(一般运动员选材偏重于外向型及兴奋型)较好。
  还要生理指标测验和素质专项力量测验,例如:血压:100―110/60―80较好,140/90偏高。
  收缩压偏低,举重时容易头晕,要有一定脉压差,脉搏60次/分钟,以下为好。
  肺活量接近4000,可以4000以上良好,5000优秀。
  闭气实验:时间越长越好。
  素质测验:30、60、100、400米;跳高摸高;跳远;立定双足跳;三级、五级蛙跳;专项力量技术测验。硬举、深蹲、实力推、抓举、挺举的基本技术的测验。
  二、基础训练方法
  在对刚入队的新队员训练,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强调立足于基础训练,着眼未来。所谓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
  1、抓好全面身体素质基础。
  2、打好基本技术的基础。
  3、提高承受大运动量训练的能力,要围绕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来制定多年的训练规划。
  在训练技术动作时,语言要简明易懂,要和直观教学法密切结合起来讲解动作要领,要做好示范技术动作,要掌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分解到连贯的方法,使学到的技术动作巩固扎实,还要根据少年训练特征,观察运动员心理。
  因为新入队学员,训练时间短,训练水平低,热情高,最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急于长成绩,冲击大重量,往往造成伤病。教练在教学中一定要防止和克服急躁情绪,要求运动员必须按照教练制定的计划进行训练,不准随便加重量。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根据年龄大小来制定,举重可以分为 13―14岁为一阶段,15―16岁为一阶段。根据科学实践证明, 13―14岁是性发育一阶段,此阶段身体发育很好,身高明显增加,各部位骨骼特别是软组织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虽然骨骼弹性好,不易折,但如不正确的训练,容易导致生理弯曲,因此力量训练应采取克服自身体重和持轻杠铃或器械。模仿技术动作,训练手段要多种多样,如哑铃、壶铃、实心球、双臂曲伸、引体向上、腰肌(山羊挺身)等。每个项目5―8组,每组5―10次,采用强度小组数、次数多为主的训练。
  在采用杠铃进行练习时,要具有一定的基础以后再进行。要为青少年运动员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不要使用成年旧计划练习。要注意练习的间歇时间,在力量训练加大时,要防止对脊柱施加过大负荷,负荷过大对脊柱损伤有很大危险,而且难以治愈。15―16岁可以逐渐承受最大力量负荷,但是要掌握练习的正确技术,避免运动中产生损伤。
  但是还要建立健全训练档案,运动员训练日记,人手一册,由教练员负责填写,把运动员从入队到离队,每年的训练成绩,比赛成绩,素质测验成绩,伤病情况和运动量都记录下来。当一个年度的训练结束后,要对照多年训练规划,逐项检查完成的结果,即使专项成绩提高较大,而素质指标和改进技术的计划,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不能看作是完成了计划,而且说明训练安排上有问题,必须在下一个训练年度内加以弥补改进。
  在运动量安排上,要充分认识到训练中大运动负荷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一个手段,不能为大而大,越大越好,特别要根据每个人发育年龄阶段差异来科学的合理的安排运动量。每次训练课中,运动员负荷变化和幅度不宜过快和过大,要循序渐进,由小到大,对较大强度的负荷,练习时间要短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