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新生的体质状况试析影响中学生健康水平的因素: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

  从河北师范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却反映了中学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仍然呈下降趋势,本文就此问题对石家庄市二中、十五中、十七中三所中学高中生随机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97.5%。
  1 调查结果
  河北师范大学生源来自全省各地,表1为08年10月和09年10月对大一新生进行健康测试的结果统计(见表1)。
  从表1看出,两届新生在身高上呈现积极的变化,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营养充足,使得身高略有增长,体重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但是从其它几项指标看,仅有个别项目2009级新生略高,大部分指标都低于2008级,尤其是肺活量和耐力项目有明显的差距。
  以下是对石家庄市三所中学随机问卷回收的统计结果如表2。
  表2显示,有近47.2%的学生觉得没时间参与锻炼,有31.4%和15.8%的学生认为是场地器材不足和锻炼形式太少影响了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只有5.6%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没有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
  2 结果分析
  2.1学校原因
  从表1看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良好,而且有逐年变好的趋势,这是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结果。而作为反映心肺功能比较重要的耐力跑项目和肺活量指标却是下降趋势,这表明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体育锻炼,尤其是必要的耐力跑项目的练习。一方面说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应试教育带来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无法承受。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每天必须保证一小时的课余锻炼。但是,很多学校不能及时落实,甚至学生的体育课被其他的课程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多被作业、测验、补课占用,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调查显示,成年人每天工作八小时,而学生每天学习在十个小时以上。如此,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必然会下降得很快,真正做到“减负”才能给学生“挤”出时间来参与轻松的体育活动。
  从表2的统计结果分析,学校体育经费不足也是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下降的客观原因。近些年随着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媒体宣传不遗余力,使得各个地方政府对学校的体育设施投入力度有所增加,但是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场地器材逐渐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另外,学校基础建设的增加如各种实验楼、综合楼、教学楼等使本来不是很宽敞的校园变得更加狭小,学生没有活动的空间,自然也就懒得出教室活动,身体素质下降,肥胖随即出现。
  体育锻炼的形式匮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对体育工作“指导”太多,害怕学生出危险不好向家长交代,于是一些学生感性趣想参加的项目被取消,如登山怕学生摔着,游泳怕淹着,轮滑怕碰着等等,甚至课间十分钟都有班主任老师值班看护,学生只能站一会儿,然后又上课,失去了课间活动真正意义,长此以往不但影响学生健康水平,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听课质量。
  2.2家庭影响
  中学正是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传统思想,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有条件的车接车送,客观上减少了孩子的锻炼机会。另外,节假日不惜花很多钱给孩子安排的各种学习班让孩子去“深造”,剥夺了孩子们的锻炼时间,最后结果是害了孩子的一生。
  2.3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资料日益丰富,但是很多家长由于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不能正确的把握,造成孩子想吃什么就准备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认为这是对孩子的关心,殊不知结果却是孩子营养失衡、营养过剩、肥胖等问题的产生。另外社会信息化的普及,很多孩子沉迷于互联网游戏,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锻炼身体的时间,造成体质下降。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对河北师范大学2008级、2009级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跟踪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中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的数据不断改善,但是体质状况仍然在逐年下降,尤其是代表心肺功能的两个指标肺活量和耐力跑,这一现象正说明中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的影响,严重缺乏体育锻炼。
  从调查统计结果看,近50%的学生感觉没时间,40%以上的学生觉得学校的场地器材不够用和锻炼的形式太单调,有约5%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但是没有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究其原因是学校用于体育方面的资金不足,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锻炼项目,而最重要的是学生课余时间被各种学习班、作业、补课占用,不能很好的休息和参加体育锻炼。
  3.2建议
  3.2.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视角对待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工作方案,并加大调研和检查力度,真正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监督,确保《条例》顺利实施。
  3.2.2各级各类学校应督促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保证学生对场地器材的需求,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时间安排,体育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动脑筋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锻炼方案,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3.2.3学生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后勤及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抵制不良的嗜好,与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为轻松地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为校内基金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