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四个创新是什么 [新时期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作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重在智力的开发
  
  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依赖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跳高时,为什么背越式优于跨越式、俯卧式?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体会得出正确结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提高创新敏捷性;积极的激情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意识和敏感性;热情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地组织智力因素。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把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爱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对学习产生极大的热情,让他们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教学形式有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观察有关录像、电影,通过网络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讲解示范教师说了算独占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全力灌输与精心呵护下学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学生依赖性,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应该说,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基本的方法,但绝非是唯一的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发现法、讨论法、分析比较法、游戏比赛法等等。只有通过多种教学的合理运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景,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立简洁、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体育教学中包含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每一要素的变化又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间的联系,弄清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学生主题与教师主导的关系。要发挥学生主体性,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主题教育观,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而不是被动的受训者和知识接受的容器。传统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作用,结果,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主体性被抹杀。主体教育是要纠正这一偏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与能力。
  二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理解每个学生的心灵,尊重和信赖,就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谅、亲近依恋的心理关系,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双方就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接纳。
  三是处理好知识与自身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在实施时与其它传授类学科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首先由于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是身体活动又并不是只限于给人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等。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努力外,其它因素(如遗传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就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展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态度、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