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推导1 文言实词含义推导例谈

  下面列举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同义推导法。文言文中常有同义词连用的现象,只要我们知其一,也就能推知其二了。   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⑵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例⑴中的“崩殂”是同义词连用,既然“崩”是“死亡”的意思,那么“殂”也可以解释为“死亡”了。例⑵中的“扶将”也是同义词连用,两词都可以释为“搀扶、扶着”。
  二、同中求异法。有些词语尽管意义相同或相近,但也有细微差别。这就要分析它们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⑶目似瞑,意暇甚。(《狼》)
  ⑷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同上)
  如果我们笼统地将“瞑”和“寐”都译为“闭上眼睛”,这显然是不准确的。“瞑”是闭上眼睛,“寐”则是睡觉,而且程度深得多。
  三、反义推导法。文言文中,一般句式整齐、意思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对应的词的词性相同而词义相反。如果不知道其中的一个词的词性和含义,则可以根据与之相对应的词的词性和含义来推导。
  ⑸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例⑸两个分句意思相反。如果不知道“倾颓”的含义,则可以根据与之相对应的“兴隆”来推导:“兴隆”义为“昌盛”,那么“倾颓”则义为“衰败”。
  四、以形推义法。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形表意),许多字的字形和字义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有些字的字形来推导字义(词义)。
  ⑹北山愚公长息曰。(《愚公移山》)
  ⑺恶少年愠其诞,�其夜归。(《越巫》)
  例⑹“息”,从“心”从“自”(鼻子)来看,古人以为气是由心里产生,再从鼻孔呼出,由此可推断它是“呼吸”“生气”的意思。“长息”就是长长地出一口气。例⑺中的“� ”,形旁是“目”,从“目”的字与“眼睛”有关,由此可推断它有“看”的意思。
  五、古今联系法。古今汉语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差别。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相当一部分古汉语词的意义发生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在认真揣摩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古今联系。
  如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或少用,但在方言口语中和一些固定词语中依然保留。
  ⑻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例⑻中的“汤”,如果我们理解成“菜汤”,那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若联系“赴汤蹈火”这个成语,我们就会理解到“汤”是“热水”的意思。
  又如,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仍然沿用古代汉语里的意思,我们便可以通过联系现代汉语中的词或短语进行理解。
  ⑼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例⑼中“徐”字,可联系“徐徐降落”这个短语,“徐”的意义便可迎刃而解。
  六、分合分析法。文言文中,单音词多。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就必须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的对应关系简单化。而应该根据文言文中的单音词为主的特点,把它们分开来解释。
  ⑽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⑾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例⑽的“妻子”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妻子”,要分开来理解,“妻”是指妻子,“子”是指子女。例⑾的“可以”也是一样的,“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凭借”之意。
  另一方面,也不能把所有的双音词(包括多音词)都分开来理解,该合的还得合起来理解。
  ⑿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上句中的“参差”就只能合起来理解为“参差不齐”。
  七、语境分析法。一个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其意义的。我们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根据本句内容和上下文意去分析它的含义。特别是多义词,在理解其含义时,更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⒀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亡,可见它决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会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意思则“同样”。
  八、词性推导法。在古代汉语中,某一个词属于某一个词类或其他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只要知道这几个词的词性,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这个词的使用规律,从而掌握它的含义。
  ⒁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若”作动词时为“像”“及”之意,作连词时当“假若”讲,还可以当作代词“你、你的、你们”。这里用在动词谓语“为”的前面作主语,显然是代词“你”的意思。
  以上只是就古文中一般实词的理解所谈的几种方法,至于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通假、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古今异义等,还需同学们在学习时加以识别,逐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