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两三则事的记叙文700字 [记叙文阅读训练三则]

  一、一只手套      曾有情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地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上移开目光,热情地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地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唯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是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块钱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地从儿子左手上脱下了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地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被冷风掀起的少年的右手衣袖,像一只黑色的塑料袋软绵绵地飘荡着,原来这位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
  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瞬间,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地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为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选自《新金牌阅读》)
  
  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次写少年让母亲买价格便宜的绒线手套,其含义是什么?母亲为何不听劝阻,坚持给儿子买羊皮手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店主后来把一只手套卖给了妇女,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赞扬了女店主对少年的关爱,写出了女店主对弱者的同情,而开头部分却写女店主不近人情地两次拒绝妇女的央求,在写作手法上,这是用了______________的写法。
  7.仿照下面例句格式,以“真情”为话题造句。
  例句:真情是阳光,给他人带来温暖;真情是雨露,滋润人的心灵。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夜遇
  
  佚名
  ①夜,静悄悄的。月光柔和,河水清澈,一轮皎洁的满月端端正正地印在水面上,周边的景致如诗如画。然而,这丝毫不能改变我烦乱的心境。
  ②忽然想到,近日这个地方特别凶,已接连三人投河自尽,且死者都挺年轻。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再看河里,总仿佛有个白色的影子在飘游,水面上泛着清冷的蓝光。我突然有种预感:今晚肯定要发生什么事。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③不知何时,有几片云彩飘过,将月光分割得支离破碎,空旷沉寂的大地阴暗下来,四周的风景也变得惨惨淡淡。起风了,天气渐凉,我看看表,已是夜间11点多了。正思量着回去,一转身,蓦然发现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我――
  ④我镇静了一下,才发现是位年轻的姑娘。
  ⑤她身穿白色的衣裙,一动不动地站在离我四五米远的地方,面容模糊,披肩发湿漉漉的,单薄细瘦的身影在风中轻轻摇曳,被月光拉得又细又长。
  ⑥这么晚了,姑娘只身一人来河边干什么呢?联想起近日发生的事,我不觉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⑦过了一会儿,她开始在离我不远不近的地方来回踱步。时而仰起脸,望望灰蒙蒙的天空;时而低下头,看看粼粼的河水,似在与这美好的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⑧我双手插进裤袋里,将头扭向河水,耐心等待着事态的变化。我是学校里的游泳健将,自信能毫不费力地救起她。
  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意料中的事还未发生。她为什么迟迟不行动呢?我想有两种可能,一是她想等我离开后再投河,以免我救起她;再就是她临死前有话要留给世人,而对我可信度尚有怀疑。
  {10}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我发现她几次向我这边走走停停,欲言又止,还偷眼看我。当我的目光与她的目光相碰时,她又迅速将目光移开,显得很慌张。我愈发觉得她有点可怜!
  {11}终于,我决定不再跟她僵持下去,话是开心的钥匙,只有劝她回心转意打消轻生的念头,才是上策。
  {12}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在心中默默打好腹稿,想起这么几句话: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是难免的,而自寻短见是一种最无能的表现。它只能让你的亲人悲痛欲绝,让你的仇人幸灾乐祸。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过不去的独木桥。所以说,凡事你都应该想开点!
  {13}话虽不很理想,但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救人要紧。
  {14}在我自以为将“台词”背熟之后,便回身转向了她:
  {15}“请问,你,你有话要跟我说吗?”
  {16}“是的!”姑娘回答得很干脆。
  {17}“那么――你说吧,请相信我。”我定定地望着她,鼓励她说下去。
  {18}“噢,是这么回事,”姑娘迟疑了一下,迎着我的目光平静地说,“我是市游泳队的运动员,回家路过这里,老远就看见你心事重重地在这里徘徊,神色很不正常,怕你想不开,便一直守在这里。在此,我只想劝你几句: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是难免的,而自寻短见是一种最无能的表现。它只能让你的亲人悲痛欲绝,让你的仇人幸灾乐祸。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过不去的独木桥。所以说,凡事你都应该想开点!”
  {19}我望着她,禁不住笑出声来,笑得她莫名其妙。她眨眨眼睛,认真地说:“你这个人怎么啦?”
  (选自《中学语文霸王台》)
  
  1.第④段“我镇静了一下”有什么言外之意?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0}段“她几次向我这边走走停停,欲言又止,还偷眼看我”,“我”认为姑娘________,而实际上姑娘______。
  4.第{18}段与第{12}段画横线句内容上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这样结尾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需要帮助或需要救援的陌生人,你是怎么做的呢?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两碗牛肉面
  
  佚 名
  读大学的那几年,每逢双休日就在姨妈的小饭店里打工,不为生计,只是为了磨练自己,体验一下生活。
  记忆中,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殊的客人――父子俩。说他们特别,是因为那父亲是盲人:一张密布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着前方,他身边的孩子看上去就20来岁,衣着朴素,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是个正求学的学生。男孩把老人搀到一张桌子旁坐下。
  “爸,您先坐着,我去开票。”孩子来到我面前。
  “两碗牛肉面。”他大声地说着。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头,我诧异地看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指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一碗牛肉面,一碗是葱油面。我先是怔了一怔,接着恍然大悟,他叫两碗牛肉面是叫给他父亲听的,实际上是囊中羞涩,又不愿让父亲知道。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开出了票。他脸上露出了感激。
  厨房很快就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自己则端过那碗清汤面。
  老人却并不着急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块牛肉就忙不迭地把肉往儿子碗里夹。
  “吃,你多吃点。”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无神,脸上的皱纹却布满温和的笑意。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默不作声地接受了父亲夹来的肉片,然后再悄无声息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碗中。周而复始,那父亲碗中的肉片似乎永远也夹不完。
  “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的肉。”老人感叹道。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只是几片屈指可数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做儿子的这时趁机接话:“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下了。”
  “好,好,你快吃。”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吞咽那碗葱油面。
  姨妈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的身边,静静地凝望着这对父子,这时厨房的小张端来了盘干切牛肉,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姨妈,姨妈努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放在那对父子的桌子上。
  男孩抬头环视了一下,见自己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放错了吧?我们没有要牛肉。”
  姨妈微笑着走了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我们赠送的。”
  男孩也只是笑笑,不再提问。他又夹了几片牛肉放入父亲的碗中,然后把剩下的装入了一个塑料袋中。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他们吃完,然后再目送他们出门。
  这对父子走后,小张去收碗时,忽然轻声地叫起来,原来那男孩的碗下,还压着几张纸币,一共是六块钱,正好是我们价目表上一盘干切牛肉的价钱。
  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不曾忘记这对父子相濡以沫的一幕。不知他们今天可好。那样的儿子一定能为父亲和自己营造一份温馨的生活。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选自《中华读书网》)
  
  1.开头部分的人物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子的言行,不仅令“我”汗颜,而且让姨妈深为感动,从文中哪一处最能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自己的爸爸得到安慰,文中写男孩先后三次用了说谎和隐瞒的计谋,请分别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男孩是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是否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请写一段话,表达你读本文后的心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体现了母子经济状况的困窘。
  2.体现了少年的懂事和对母亲的体贴。母亲不听劝阻,坚持给儿子买羊皮手套是刻意呵护只有一只手的儿子,让儿子心灵上也得到安慰。
  3.她发现少年只有一只手,内心对少年的遭遇产生了同情。
  4.每个人的人性都有两个层面,如正义与邪恶,无私与自私,高尚与卑劣等,当正义战胜邪恶,无私战胜自私,高尚战胜卑劣时,人的价值就会得到充分体现。
  5.因为她做了一件善事,这件善事虽小,但却体现了深厚的人间真情。
  6.欲扬先抑
  7.真情是清泉,给他人带来慰藉;真情是火种,温暖人的心灵。
  二、1.言外之意是“我”开始有些慌乱。原因是“近日这个地方特别凶,已接连三人投河自尽,且死者都挺年轻”、“再看河里,总仿佛有个白色的影子在飘游”、“一转身,蓦然发现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我”。
  2.心理描写。
  3.临自杀前有话想留给世人想劝“我”想开点
  4.好。因为重复这几句话,强调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真情,讴歌了人性美。既使文章趣味横生,又蕴含了哲理意义。
  5.好。因为这样设计结尾能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使文章更耐人回味。
  6.略。(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具体答案略)
  三、1.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通过肖像描写,表现出“父亲”是一个生活艰难的老盲人,“儿子”是一个家境贫寒、苦学成才的大学生。
  2.姨妈以饭店开业年庆为理由,赠送给父子俩一盘干切牛肉。
  3.第一次:男孩大声说要两碗牛肉面,紧接着摇头暗示,要一碗牛肉面,一碗葱油面。第二次:爸爸给儿子夹牛肉,儿子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默不作声地接受了父亲夹来的肉,然后再悄无声息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的碗中。第三次:儿子碗里没有肉,却说“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下了”。
  4.是一个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纯朴诚实的人。
  5.略(围绕“父与子之间的至爱亲情如何使人感动”来答即可)
  6.朴实,自然,生动。
  (作者地址: 黑龙江克东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