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3解析及结局 [“蝴蝶效应”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混沌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表现出一种无序中的有序。蝴蝶效应就是其代表性的理论。麦弗森认为教育并非混沌研究的例外。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线性与非线性统一的整体,尤其对于地理教学过程来说,这种特性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对蝴蝶效应及地理学科特点的阐述,浅谈了蝴蝶效应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蝴蝶效应;地理教学设计;应用
  
  一、蝴蝶效应的发现
  
   蝴蝶效应来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60年代初的发现。他在一次利用计算机计算天气预报的过程中,没有从头开始计算,而是中途将上一次计算的初值输入,结果造成很大的偏差,因此,他认定发现的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出现导致了混沌理论的诞生,提出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二、“蝴蝶效应”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教学系统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就成为课堂讨论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呈现出一种确定中的变动,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初始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最后成果。教师如果不掌握住初始值的变动,有可能导致教学效果的最终偏离。因此,教师应在局部混沌、总体方向明确的思想指导下,对其效应进行收敛,使“蝴蝶效应”服务于教学,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最终服务于学习者。
  
  三、“蝴蝶效应”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图1:地理教学设计流程图[2]
  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案,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围绕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安排是否合理得当,教学目标是否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四、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蝴蝶效应”
  
  如图1所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决定了最终的教学设计评价。在这个体系中,学习者的需要成为了最终目的,教学目标成为了“蝴蝶效应”的初始值,它的变动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目的的实现。
  (一)地理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性,同时又是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在短期内的评价指标可能仅仅是看到学生的成绩,但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在于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蝴蝶效应”原理,以小见大。教师本身不能放弃自身的主导地位,同时又不能过分约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控制无关混沌的泛滥。
  (二)地理学习内容策略中的“蝴蝶效应”
  地理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与其周边学科的关系,都显示出它出众的整体性。
  例如:
  
  在以上关系图中,只要其中任意一个基础性的知识点有所纰漏都会导致最终教学目标不可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到“蝴蝶效应”可能引起的后果,在基础性的单元中为学生的学习把好关,不要将小的失误简单化。教师如果不对无关或错误的混沌及时收敛,其教学内容的最终目标也会无法实现。
   (三)地理教学方法策略中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在集体中的表现为行为仿效:个体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例如,一个班级,如果老师对地理不重视,就会使得与其较亲近的学生也不重视地理,继而影响到周围的学生,最后影响全班。而在一个学校中,领导对于地理的不重视又会直接影响到教师,进而形成了一个怪圈。
  
   “蝴蝶效应”对于个体而言,则表现为思想和行为的渐变,一个是良性发展。另一个是恶性发展。即学生的思想出现懈怠,对自己的要求放松,渐渐地,他会销蚀自己的斗志,导致学习成绩不良。
  (四)地理学习评价策略中的“蝴蝶效应”
   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标准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的复杂系统中,特别是针对非线性的教学过程,评价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考察对某些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更为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建构能力。
  1.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评价
   学生的身心发展因年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学生正处于对事事好奇的阶段,而地理课程本身就具有贴近生活的特点,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作为老师,既要分清有用与无用的信息,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发言也要予以适当的鼓励或批评,并可以对创造性发言借题发挥,由一个学生的创造性发言引出其他的知识点。学生能从老师这里学到知识,老师也能从学生那里有所启发。
   2.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活动虽然大多数在学校内进行,但随着社会对教育的不断关注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必然联系,使得许多社会性因素成为进行教学评价时要考察的重要方向。[2]
   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地理教学评价已经不能只重视短期的教学目标,应该以最终学习者的需要――自身或社会对其的需要,使其产生的学习愿望――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
   在当今社会,教学系统顺应时代的发展已经演化成为了一个线性与非线性共存的整体,教学设计也在随之改变。但是,教学过程并不能仅仅只看到非线性的一面,它同时被线性因素所掌控。尤其对于地理教育这个基础性较强,联系性相当紧密的学科来讲,为了更好的强调其线性与非线性的共存,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自身,将“蝴蝶效应”充分运用在地理教学设计中,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式达.从蝴蝶效应谈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晓慧等.教学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王海澜.混沌理论应用于教育的争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