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课业负担问题的30年认识历程: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摘要】课业负担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从我们掌握的文献来看,追溯它的源头,恐怕自有了学校教育开始之后,学生们便相应地有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课业负担。本文笔者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与不同时期出台的相应文件两个层面,给大家呈现自改革开放至今30年的研究历程,来探讨一下不同时期人们对课业负担的不同认识。
  【关 键 词】课业负担;时期;认识
  一、引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其中对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明确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要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可见,对于课业负担这个老问题的重视程度正日益升温。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究竟怎样?究竟什么是课业负担?不同时期对课业负担是怎样的一种认识?笔者在这里以时间为线索,从研究者们的理论成果与相应时期颁布的文件两个层面分析不同时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二、第一阶段:直观认识时期(1979~1989)
  直观,即直接可观察到的,直观认识即是对问题初步的表象判断和感知。在这一时期,国内对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开始重视,但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时,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分析课业负担这一问题的内涵以及产生的根源,而这一时期国内研究者们仅仅是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作业量大、回家作业时间长而展开论述,其对于该问题的认识仅仅基于此。
  (一)对课业负担这一概念的解读
  笔者在这一阶段关于课业负担的研究成果中,并没有找到研究者们对于什么是课业负担做一明确界定,只是陈述课业负担表现特征,通过其表现,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一些政策,然而事实上并未见其效。这一时期对课业负担特征的代表性表述有两点:一是在校时间长,二是家庭作业多。学生每天在校时间10小时左右。上午7点钟到校进行l个钟头的作业检查,8点到12点上4节课。下午2点到4点上两节课后活动45分钟,接着上自习直到7点放学。放学时学生带回去的家庭作业通常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1]研究者们围绕学生的自由时间这一重要指标,通过数据说明学生要用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影响了其休息。当然这里不仅是在校时间了,学生回到家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仍很长。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造成睡眠严重不足。从调查结果看,年级愈高,睡眠时间愈少,1~6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平均为每天8小时,距国家规定的小学生保证睡眠10小时的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2]学生回家完成作业所需大量时间必然要引出课业负担另一个重要指标:作业量大。观察学生作业量大小最明显的便是看学生们的书包。1~6年级学生书包重量随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分别为1.75、2.1、2、1.9、2.75、3公斤,最大重量可达3公斤,最小重量1.3公斤。[3]由此看来,这一阶段国内学者们并没有对课业负担进行一个理论上的建构,只是从作业量和时间两个特征来解读这一概念。
  (二)对政策法规等操作层面的解读
  在一个宏观的社会领域里,个别的、局部的某些现象并不能引起决策者们的足够重视,也就上升不到解决一些问题而出台政策法规的层面。课业负担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早已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只不过相对而言,这一时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法规文件并不是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1. 《教育部办公厅转发北京市教育局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规定》
  要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力争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有困难的学校也不要少于45分钟。上课不拖堂,按时放学。要按教学计划的规定,给学生留适量的作业(一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三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1小时)。不要搞“题海”战术,更不要用反复地或大量地抄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要保证学生假期休息,假期内不得搞补习班。
  2. 《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1988年5月11日)
  (1)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2)各科教学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不得任意增加教学内容,
  (3)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量布置课外作业。
  (4)要控制考试次数。
  (5)除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审定出版的练习册外,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和使用其他各种复习资料
  (6)课表内的自习应由学生自己支配,用于预习、复习、做作业,或阅读课外读物,教师不得用于授课或进行集体补课
  (7)要保证教学计划规定的体育、文娱、科技、劳动和各种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
  (8)要保证学生课间、课后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时间。
  (9)要控制各种竞赛的次数。
  (10)要热情帮助后进学生。
  从这两则规定我们推知,不过是围绕着时间和作业量而展开的一些刚性的陈述,这里我们试问:如何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由谁来保证?什么叫做控制考试次数?在怎样的一个时间段里考多少次为宜?这些我们无法一一从这些规定里得知。综合来看,这一时期对课业负担这个问题只是一种直观性的认识,研究者们并没有仔细论证何为课业负担?课业负担有没有其合理一面?所以这一阶段的一些法规文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用。
  三、第二阶段:反思认识时期(1990~2000)
  当时间进入20世纪末的时候,教育日益成为面向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国内对教育的关注大大超过了以前,此时研究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学生课业负担,对什么是课业负担,如何更加全面地、客观地定位课业负担,成了这一时期课业负担研究领域的一个主流。
  (一)对课业负担概念的反思   前面在阐述第一阶段时并没有对课业负担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多散见于对课业负担的特征描述上,在这一阶段国内研究者们深入剖析了课业负担这一内涵。什么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呢?学生课业负担和过重课业负担的边际和界线在哪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哪些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超过教学大纲的规定,逾越学生的承受负荷,并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的课业负担量。因此,判断一种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超出大纲的要求,是否在学生承受范围内,是否对他们身心的发展起促进作用。[4]这里明确指出来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就是说课业负担分为正常的课业负担和过重的课业负担,正常的课业负担会对学生发展有积极的一面影响,过重的课业负担则会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害。这一时期主要探讨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一块。学生学习没有一定的课业负担不行,但并不是负担越重越好。这里就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一定的“度”,课业负担不仅不会成为学生发展的力量,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成长,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衡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得根据其承受量的大小来具体分析。然而不管怎么分析,我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量普遍大于其可承受量。在总体上表现为“五多”:课时多、考试多、作业多、书本多、办班多。这一时期,对于课业负担的特征分析上在上一阶段的数量和时间上又多了一种形式,就是难度上。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的超纲课业,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在数量上超纲,二是在难度上超纲,三是在时间上超纲。[5]
  (二)相关政策文件规章的解读
  在对课业负担这个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这一时期颁布的一些文件规定比较慎重,笔者在此阶段找到有关课业负担规定文献有代表性的一篇,如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10项规定(2000年2月18日)
  1.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2. 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
  3. 严格教学用书管理。
  4. 严格教学进度管理。
  5. 严格控制各种竞赛活动。
  6.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7.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8. 严格控制节(假)日补课。
  9. 建立和推行科学的评价制度。
  10. 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督导检查。
  从这则地方性规定来看,围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仅提出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控制各种竞赛活动和考试次数,而且还强调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学用书管理、以及提出建立和推行科学的评价制度,说明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课业负担以外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更为宏观的因素。
  四、第三阶段:全面认识时期(2001~2011)
  进入2000年后,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改变中小学生“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力图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一时期研究者对课业负担展开了全面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课业负担概念的解读上、对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深入剖析上,以及分析了由新课改产生的新的课业负担等方面。
  研究者们对课业概念的全面解读着重体现在其特征表述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致有这样几个特征:从目的上看,一切为了升学;从行为上看,学习超时,训练超量;从内容上看,多为学科内容的重复、强化和延伸,重智轻德,重智轻能,重智轻体,学生缺少选择权;从心理上看,引发过分焦虑,学生被动应付;从结果上看,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6]这里面应该看出,从目的、行为表现、内容、心理以及结果上,比较全面地解读了课业负担。经过前一阶段的反思,此时的研究者们并不轻易给课业负担下定义,而是从不同角度全面审视这个问题。围绕学生课业负担而提出的质疑此起彼伏。就字面上理解,“减负”就是“减轻负担”的意思,从《纲要》文件看,是“减轻学生校内外过重课业负担”。后者既可理解为减轻“过重课业”,也可理解为减轻“过重课业的‘负担’”。就大量文献看,绝大多数都认为应有“必要的、合理的”课业负担,学习也必然具有“负担”,只是过重就不好了。难题是:以谁的标准来确定这个“过重”与否?是以政府标准、学校标准、家庭标准,还是学生自己的标准?即使以政府标准为准,但政府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能否科学地制定出来本身就是一个问题。[7]虽然这其中有些问题上一阶段学者们已经反思过,但此时学者们关注的并不是合理的课业负担和过重的课业负担,而是更多地探讨课业负担过重这个提法是否合理,因为从解决其策略的分析上,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既有主观方面的,又有客观方面的。导致“过重”的原因是什么?是传统的“望子成龙”意识,是升学竞争格局,是人事分配制度不合理,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是素质教育不到位,是教育观念陈旧,是教育改革不足,是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式单一,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教学方法不当,是教师水平不高,或者学生学习技能、素养不足等等,应有尽有。没有什么不可以与“过重课业负担”扯上关系,但这样归因的话,最后“减负”就归结为无穷的这类问题,如归结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问题,或者归结为均衡化、教育改革的问题等等。结果,“过重课业负担”本身是什么,却了无踪影,[8]所以至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疑问。
  笔者最初想通过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中看到一些令人欣慰的结果,比如说在进入2000年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是否有所减轻,然而并没有发现这样结果。相反,在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中,一些研究者们提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出现三种新的学生课业负担,应试性负担,表现1:新旧课程不是替换而是叠加。表现2:“前紧后松”成为普遍现象。表现3:模块考试变味,增加对新课程的恐慌;适应性负担。表现1: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人为拔高教学要求。表现2:对新内容和新教法不熟悉,影响课堂效率。表现3:课程管理缺乏经验带来初期的混乱;课程性负担。表现1:初高中衔接存在一定问题。表现2:个别学科的容量和难度有待科学论证。表现3:教师编制等配套政策不到位,造成教师工作量不均衡。[9]   五、结语
  纵观这30年,国内学者对于课业负担这个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直观认识、反思认识到全面认识这三个阶段。直观认识时期,大家对课业负担只是停留在问题表面,简单地分析着原因与对策,究其特征只是时间和作业量两个,对其研究并不深入;反思认识时期,研究者们开始质疑所谓的课业负担,在分析出其中包含的合理课业负担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前提下,提出学生心理负担;在对课业负担全面认识阶段,研究者们对课业负担本身这个概念提法是否合理提出诸多疑问,围绕着课业负担这个问题,在问题表现上、根源剖析上考虑到了学校环境、课程本身、教育制度等多种因素,然而,这不意味着这个问题的终结,相反,给我们留下了更多地需要研究和探讨的空间,更多地疑问,诸如学生的课业负担究竟是比以前增多了还是减少了?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是否增加?课业负担本身对学生是否有积极的一面?对于课业负担这个话题,如今确实是一个研究的热点,笔者在这里希望今后,还会有更多地人来关注,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会更加理性和科学,即便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问题,还是希望早一天能够得以解决。
  注 释:
  [1]田禹平.端正教学思想才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教学工作,1984.
  [2]马维骡,何建华.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与对策[J].1984.
  [3]马维骡,何建华.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与对策[J].1984.
  [4]褚远辉.对学生课业负担的理性思考[J].青年探索,2000,(6).
  [5]褚远辉.对学生课业负担的理性思考[J].青年探索,2000,(6).
  [6]张书义,张义华,李慧.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思考[J].天中学刊,2001,12.
  [7]山子.“过重课业负担”的概念分析及问题求解[J].基础教育,2011,10,8(5).
  [8]山子.“过重课业负担”的概念分析及问题求解[J].基础教育,2011,10,8(5).
  [9]付宜红.负担重在哪儿?——高中课改实验区课业负担的调研与分析[J].人民教育,2009,(5).
  参考文献:
  [1]田禹平.端正教学思想才能减轻学(下转52页)(上接7页)生课业负担[J].教学工作,1984.
  [2]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J].1988,5.
  [3]马维骡,何建华.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与对策[J].1985.
  [4]陈宜彦.把握教学目的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J].教学理论研究.
  [5]林雪梅.海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1993,14(1).
  [6]辛克泰.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思考[J].山东教育 ,1995,(2).
  [7]张肇丰.“减负”的关键在于改革现行升学体制——上海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改革实践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1996,(4).
  [8]张昌武.采取有力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J].湖北教育,2000.
  [9]齐欣.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再认识[J].教育探索,2000,(5).
  [10]陶志广.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学论思考[J].教育评论,1997(5).
  [11]韦萌.关于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沉重问题之我见[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6).
  [12]丁远坤,刘运芳.关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追思[J].孝感师专学报(杜会科学版),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