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现象后的公民舆论监督]公共行政学舆论监督

  内容摘要:“被小康”、“被就业”、“被增长”、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在最近这几年,从网络迅速窜红,并日渐铺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种“被现象”从最初一己情绪倾述,转为受众对公共权力事物直线性表达态度。本文将从三个部分来谈“被现象”的产生原因、“被现象”所折射的公民舆论监督,以及网络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的运行。
  关键词:“被现象” 舆论监督 公共权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论坛、博客、微博等公共言论平台的壮大,交织构成了一个为公众提供自由言论的舆论场,也使得一度萎缩的传统媒介生态系统公共领域有了新的发展。由于网络公共领域的介入门槛低、主体匿名发表言论的特点,公民的民主权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公民可以在网络空间独立地发表言论,参与到国家的公共事物管理,行使其赋予的公民权利。再者,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的无限性也为舆论监督构筑了广泛的信息来源,其肩负着巨大民意的后盾,对国家公共权力的监督及正常运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近这几年,中国似乎一下子进入了“被时代”,听似荒诞,却合情合理。“被小康”、“被就业”、“被增长”、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的搭配,不经意间,从网络迅速窜红,并日渐铺陈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种“被现象”从最初一己情绪倾述,转为受众对公共权力事物直线性表达态度。本文将从三个部分来谈“被现象”的产生原因、“被现象”所折射的公民舆论监督,以及网络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的运行。
  从传播学角度解读“被现象”产生之原因
  “被现象”是指在一些公共信息发布后,信息中的关键核心词,被某些公众加个“被”字而成为“被现象”的语言词汇。据网上搜索首开先河的现代意义的“被现象”出现在1982年6月,意大利某银行行长被发现吊死在伦敦的桥下。所有证据都表明他是自杀,但外界却流传着关于他“被自杀”的阴谋,这样,原来是不及物动词的“自杀”,却有了一个不合乎语法常规的用法——“被自杀”。①“被”是因为人们质疑这种集中性和突发性的巧合,于是在网络上创造和传播开了这个“被”字语态,以传达网友对官方给予事件解释的态度和立场。随即,网友们开始在网上纷纷罗列自己如何“被”了,让更多人看到这种“被事件”,于是,原本沉默的各种情绪,一时爆发,个别“被事件”发展为现在著名的“被现象”。
  “被现象”在公共舆论词汇中一旦出现,往往能引起相当程度的社会和公民的共鸣,主要是它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而一些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的闪光数字被公众加上一个“被”字,表达的是公众对官方信息真实性的怀疑,传递的是公众对有关部门“强加于人”的愤慨,宣泄的是公众的不满甚至反感。“被现象”的出现再次把公权力、权利诉求和社会诚信推到了公共舆论的平台上。广州市社科联研究员李明华认为:“从百姓角度看,那些‘被’的人一般都是弱势群体,面对的往往是强大的公权力,‘被’字句红极一时,表现出的是公众对个体权利的无奈诉求。”
  而从舆论传播角度来看,此次的网友戏谑的“被现象”,是在组织传播当中,成员抵抗某种权力的宰制,在抵抗的过程中重新“构型”斗争的场域——即丹尼斯·莫姆比所提出的“怀疑的话语”。“怀疑的话语”即对组织内部有关意识形态、权力和控制的“深层结构”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深入的考察。②而通过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的自身特点,使得民主权利在表达时得到了极度的自由性,各种类型的话语几乎都可以在网络空间“晒”出来,甚至得以一定的传播,这种开放式的对话和反映,为民主的一种“平衡的响应”开创了条件,这也是“被现象”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被现象”所折射的公民舆论监督
  英特网在最广泛的程度加速了社会的信息交流,同时也在人们原有的公共活动之中又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并不是束之高阁,而是紧贴生活,最大化地融入参与的公民,因而它建立于生活、反映生活也与现实社会构成了复杂而多元的互动关系。在这个公共领域的范畴中,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首先是作为社会私人领域的个体存在的,他们在关注于自身利益的事件同时也积极投入到社会公共问题的讨论之中,并对国家公共权力进行批判。网络的低门槛决定了参与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社会代表的多数,而非限于专业新闻从业人员。因而,许多社会话题,一经提起,就会引起公众的参与和讨论。在“意见”的海洋中,公众能真正感受到真实的舆情民意和强烈的民主氛围,这是传统媒体比拟不了的。
  在我看来,“被现象”的出现是公民具体权利多方面觉醒的表现,也是公共舆论监督有所发展的印证,更是公权力及时自我矫正的过程。以2009年的“被就业”为例,7月12日,西北政法大学09届毕业生在某知名论坛上发帖,称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学校与西安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而这家公司他都没有听说过,他就“被就业”了。此事一经网络传播,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被就业”被推广了。确实,近几年的“被现象”,无论从学生的“被就业”到工资的“被增长”,还是公众调侃官方数据“注水”现象,这些话题一旦被摊在了网络上,马上便会舆论争论的公共话题,继而成为一种坚实的舆论监督力量,监督着公共权力的运行。
  当然,无法否认,“被现象”的披露内容也有凭空杜撰的可能,特别是关于娱乐八卦消息,比如“被结婚”、“被怀孕”等。舆论监督首先就要有针对性,做到真实可信,这也是实施舆论监督的保障,如果事实有出入或者是表述不准确,都有可能引起争端,造成不良后果。因而,“被现象”所折射出的公民舆论监督不仅要切中时弊,反映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代表社会发展和公民的根本利益的核心问题;更要尊重事实,把握事实的本质和客观性。如果舆论监督的导向有误,舆论监督不仅不会收到实效,还会造成负面影响。
  网络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的运行
  公共权力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强制性力量,但是如果没有对其必要和有效的监督制约,就会导致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的异化,简单来说,就是权力的作用方向偏离了权力主体的意志,背离了权利主体的利益,或权力的作用力度不到位。③公共权力由于自身的特性,在运行的过程容易出现腐败和异化的现象,这就需要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除了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之外,而日益兴起的网络舆论监督更是对公共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方式。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舆论监督的长久健康发展,对公共权力的有序运行也是十分必要的。
  “被现象”从公共权力运行和国家行政管理的来看,其产生的深刻内在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已发展十多年,但仍有一部分的社会管理机构的人员,无法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重视行政业绩管理而轻视为人民服务的办事作风,管理的方法也是我说你听,沟通民情方式既不发达也不透明。在制定考核时,数据成为了领导成绩大小、政策效应好坏、民意支持高低的衡量标尺。无法否认,部分的公共权力已经开始出现了异化,数据的夸大杜撰实质就是将“国家的目的和公共的利益变成了官僚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变成了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手段。”④这种以私利为目的的权力追逐,必然伴随着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在对自身利益积极投诉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和对公权力的监督权。网络民意已成为各国不可不面对的一股重要的监督力量,而作为公共权力机关要高度重视网络民意的监督作用,面对越发强烈的公众的呼声,政府公共权力机关要积极配合,接受公众的监督;在进行公共决策时,要认真对待公众提出的每一条意见,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切实做到吸纳各方面各阶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作为国家公共决策以及执行的主体,要不断加强其自身建设,提高思想品质,改善工作作风,防微杜渐,只有这样,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在行使权力时,才会以人民利益为重,健康有序地推动公共权力的运行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①《“被”现象的冷思考》,王丰,《决策探索》,2011年下
  ②莫姆比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传播研究》(Modernism, Postmodern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1997,pp.1~28)中提出了“怀疑的话语”这个概念
  ③《驾驭权力烈马——公共权力的腐败与监控》,林吕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06页
  
  石慧,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