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学校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调整

  中国在上世纪的“大跃进”中,曾掀起一股“县县办大学”的热潮。这阵风过去之后,各县所办的大学都没了踪影,因为当时很多县找不到一个读过大学的人,谁来教?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又提出“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上小学不出小队”。这一次,落实得很快,尽管很多公社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办高中,但都办起来了;尽管很多生产大队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办初中,但都办起来了,各生产小队也都办起了小学,许多下乡、回乡的知识青年当上了民办老师。至于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了,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高中连读过高中的老师都凑不够,只好由初中生来教,好在,那时主要是“学工、学农、学军”,不怎么学习文化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调整、整顿、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很多学校被撤销了,原则上8到10万人口保留一所高中,每个乡镇保留一所初中,每个行政村保留一所小学,小学的服务半径以2.5公里为宜。应该说,这次调整的原则基本是对的,是符合实际的,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进入本世纪,教育布局调整的事情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背景之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提出的任务。农村税费改革要求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压缩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制,而税费改革之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都还由乡级财政负担,于是就提出了调整学校布局的任务。背景之二,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持续实施,农村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学龄儿童开始减少,一些地方的学校规模过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背景之三,是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贫困山区的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于是,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出了优化教育资源、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从以上背景情况来看,这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势在必行、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关于中学布局的调整,许多地方提出要把高中办在县城,全县办一所高中;要把初中办在人口相对集中、条件相对较好的镇上,四五个甚至七八个乡镇办一所初中。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规模超大的高中、初中,一些县的高中规模过万,初中规模也达到数千人。与此同时,普遍出现了大班额现象,七八十人的班级比比皆是。人们不禁要问:小规模、小班额的学校固然不好,浪费了教育资源,但是超大规模、超大班额的学校就一定好吗?本人不敢苟同。中学生的年龄段,正是身体发育期、青春萌动期、思想形成期,需要学校和老师对每一位个体、每一名学生给予关心、关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辅导,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还要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发现、发掘和培养,这一切,在如此超大规模、超大班额的学校里,能做到、能做好吗?
  关于小学布局的调整,各地普遍的做法是,把一个乡镇的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办寄宿制小学。问题是,办了寄宿制学校,学生就一定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吗?不完全是,一些寄宿制小学仍然存在着校舍不足、条件简陋、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还有,食宿条件准备好了吗?从媒体报到的情况看,没有。有的学校一间宿舍挤着十几个、二十几个孩子,晚上睡觉连翻身的空间都没有,并且里面气味难闻,令人窒息;有的学校名义上叫寄宿制,但压根就没有学生食堂,一到吃饭时间,学生们提着煤油炉、自制火炉、柴禾,到学校旁边的空地上露天做饭,烟熏火燎,残不忍睹,做的也就是水煮米饭、面条;有的学校虽有食堂,但条件很差,只能做点主食,学生长年吃一种饭。再者,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解决了吗?没有,路途稍微平坦的地方,群众用拖拉机接送孩子,事故时有发生;山大沟深的地方,学生们只能翻山越岭跑上几十里路去上学,有些学生路上没有伴,只能由家长来回接送,苦不堪言。试问,七八岁、十一二岁的孩子跑这么远的路,身体能吃得消吗?有没有一些家庭因为居住偏远,放弃送孩子上学的情况?我没有做过调查,不敢妄下结论。
  优化教育资源,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不等到各方面条件准备好了再撤并学校?难道非要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来换取优质教育资源吗?本人百思不得其解。再者,既然看到了边远山区的孩子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为何不在适当地集中办学的同时,把优质教育向这些地方投放?也许是缺乏战略眼光,想了半天也没能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