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谈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应具备的几种能力

  [摘 要]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在维持学院有效运行、参与学院战略制定、协助学院战略的执行以及维护学院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中层干部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院的发展。因此,中层干部要具备贯彻和落实上级决策的能力、有效的管理能力、过硬的业务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层干部 能力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在维持学院有效运行、参与学院战略制定、协助学院战略的执行以及维护学院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中层干部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院的发展。要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称职、有为的中层干部,必须要具备贯彻和落实上级决策的能力、有效的管理能力、过硬的业务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
  一、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能力素质状况是学院领导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面对高职院校之间激烈的竞争和学院建设与发展日益繁重的任务,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一支优秀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加强中层干部能力素质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面临的一项非常现实而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中层干部的能力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石。中层干部是高校序列中的中层力量,兼有领导者和下属的双重身份,中层干部的工作具有既承上启下,又独当一面的特点,由于这种特殊的角色使整个群体处在最活跃、最不稳定的结构之中,他们的素质高与低、能力强与弱,直接关系到高校内部管理规范、高效的的问题。首先,中层干部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其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中层干部地位与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层干部是学校战略的具体执行者;二是中层管理决策的制定者;三是高层领导者和基层领导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其职责是负责组织贯彻院领导的指示、指令,进行经常性检查、指导、协调、控制等方面工作,以实现学校的目标和计划,使管理客体能够按照管理主体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工作,管理客体工作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主体领导者的能力高低。正如前伟人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干部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其次,是高职院校办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高职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的摇篮能否有迅猛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勿庸质疑,在管理活动中,人始终是关键因素,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管理水平的优劣,管理水平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中层干部作为高校管理活动中的关键力量, 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决定其竞争力,因为中层干部的竞争力强弱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的结合与表现,它体现为总揽部门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派兵遣将的指挥调控能力;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只有具备上述能力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桥梁作用、纽带作用、骨干作用、表率作用,才能形成政令畅通的中枢;才能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凝聚队伍的合力,才能具有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能力提升是由其现状决定的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通过改制、转入而建,中层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总的来说是比较高的,在发展高职教育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层干部队伍的自身能力素质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管理新要求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当前,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一是理论素养不高。有的同志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学一点,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很少涉猎。缺乏对科学的理论系统学习,对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党建知识、管理知识学不系统、不全面,理论基础薄弱,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偏低;二是依法管理理念不强。有的中层干部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纯行政管理手段的影响较深,对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形成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调解纠纷,维护权益的观念和习惯,从而导致个别同志有法不依,在处理校内外工作业务中出现失误和严重失误,甚至给学校造成了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三是高校管理理念不清。有的中层干部存在高职管理模式与中专学校管理模式的思维并存的问题,在管理人与事的工作中,习惯于按条条框框、指示、命令等模式开展工作,对事物看法采取要么是肯定一切,要么就否定一切;要么是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等僵化的、教条的管理方式,从而难以激发教职员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推进学校整体创新发展的合力;四是组织协调能力不强。有的中层干部在工作中只突出个人的作用,不善于发挥众人的作用,不善于协调好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有的中层干部表达能力不强,如语言没有感染力,不能做到以理服人,工作缺乏艺术性,不善于说服他人,造成工作方式的脸谱化;有的中层干部的协调能力不够强,对各方利益的整合协调不及时、不到位,事前估计不足,事中处理不力,事后吸取教训不够,不能做到综合平衡,造成了沟通方式的片面化;五是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中层干部工作中习惯于老套路、老方法,不能根据急剧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点子不新,方法不多,手段不活,工作成效不明显,工作缺乏闯劲,畏首畏尾,谨慎有余,朝气不足;不能抓住主要矛盾,不能理清工作思路,不能把握执政规律,对工作缺乏激情,对群众缺乏热情,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造成学校管理工作绩效的扁平化;六是工作责任感不强。有的中层干部虽然工作能力很强,能独当一面,但作风飘浮,工作斤斤计较,份内份外,能躲则躲,能推就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同志虽然看似能力强,但工作方法简单,组织协调能力较差,遇到困难、矛盾总是上交,或者绕着走,造成一些简单的工作也要院领导亲自处理、亲自协调。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队伍中, 缺乏开口能讲,拿笔能写,动手能干、思维敏捷、创新复合型的现代管理人才,要改变这种状况,提升中层干部的能力素质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是联系学校高层与基层的桥梁和纽带,其能力的强弱在高职院校跨越式又好又快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加强中层干部的能力建设,塑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开拓创新、作风过硬、善打敢拼的中层干部队伍是保障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一项首要任务。
  (一)具备贯彻和落实上级决策的能力
  一个中层干部首要的职责是如何贯彻和落实上级的决策,这是一个中层干部应具备的最重要而且也是首要的能力之一。一个部门要发展,首要的是决策,关键的是贯彻和落实,政令畅通,有了科学的决策,而无强有力的贯彻和落实,一切皆成泡影。因此,贯彻和落实上级的决策,是一个中层干部大局意识的体现,责任意识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中层干部是否具有工作能力的尺码,如果具有这种意识和能力,他就会义不容辞,不讲客观,不讲条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带领自己的团队去落实好上级的决策。因此,中层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狭隘的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使自己具备贯彻和落实上级决策的能力。
  (二)具备有效的管理能力
  一个基层部门是否能全面贯彻和落实上级决策,该门工作是否能良性运作,关键是该部门的领头人是否具备有效的管理能力。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一门学问,管理能出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因此,作为一个中层干部必须要学会管理,要有效管理,工作才能见成效,也才算有功劳。我认为,那种只劳而无功,只管而无效,仅仅是“在其位,谋其事”,而不是“有为才有位”的中层干部是不称职的。
  (三)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
  作为一个业务部门的基层干部,不仅要具备行政管理能力,还应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基层部门,其工作性质不仅是行政管理,还有大量的工作是业务工作,如果中层干部的业务水平低,业务能力差,则无力指导本部门的业务工作,更谈不上有效管理。因此,业务部门中层干部,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使自己既成为称职的管理干部,又成为业务上的带头人。
  (四)具备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一个中层干部,其中一个重要工作要义就是要上情下达,下情上呈,起到上级紧密联系基层的重要桥梁作用。具体体现在:首先要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中层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就无法准确传达和贯彻上级的决策;其次,要向上级报告、反馈落实决策的情况、基层工作和群众意见,缺乏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和娴熟的写作能力同样是不行的。为此,中层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也成了中层干部必备的基本功,而缺乏此种基本功,也就缺乏一个中层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他同样是不称职的。加强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唯一的途径是加强学习和自我训练: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写作知识,更重要的是多练,即多讲、勤写,以使自己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中层干部。
  (五)具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基层”一词的含义即为“各种组织中最低一层”,从其含义来看,中层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就最直接,最密切,如有突发事件,中层干部应是第一责任人。因此,中层干部具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就成了衡量其是否具有工作能力的标尺之一。
  中层干部要具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首先要有政治敏感性,要有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是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其次,要制定好“一案三制”,即有预案,有应急管理机制、体制、法制;三是要“挺立潮头”,即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临危不惧,靠前指挥;四是既依法行事,又讲究方式方法,化解现场矛盾;五是保持信息畅通,随时与上级保持联系,获取上级的支持,再一方面,要及时公开真相,消除现场不明真相群众的疑虑;六是及时疏散现场人员,迅速恢复正常秩序。
  (六)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履行领导职能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中层干部在单位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作为执行者和管理者的中层干部首先是要以身作则带头做事,同时要指挥和带领员工做事。因此,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促进团结、实施正确决策、引导一致行动都非常重要。良好的沟通能使工作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总之,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素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促进高职院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杨远成,男,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政工,研究方向:学生思想。
  黄美煜,男,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