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摘 要 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入手,引出建构主义的理论,进一步分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以及相应产生的一些新型教学方法,并阐明在教学改革当中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63-02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模式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五步曲: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讲清新知识——课堂练习——布置课外作业。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传授书本知识,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按这样的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并且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1-2]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者将学习看成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在这种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学习是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强调主体性和选择性,指出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能动的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要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学习环境。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
  3)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看做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主体按照自身的知识结构同化、建构客体,使客体内容不断丰富与创新;另一方面,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又使主体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容量,提高认识能力[3-4]。
  2.2 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2.3 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教学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并要扩展每个学习者的保留节目。现代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向的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的反馈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
  3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方法
  3.1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3.2 抛锚式教学
  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3.3 随机进入教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但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进入教学。   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影响和意义
  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出尖刻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研究者提出一系列改革教学的设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情景性学习)。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出现许多新型教学模式、理念和方法,对教育体系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新一代的教师应掌握这些新的方法,创新思维模式,树立这样的理念:学生并不是记忆课本知识的机器,而是未来世界的建设者。要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大学生脚踏实地走四方,走出封闭的课堂,深刻感受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在课堂中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和提高,培养起浓厚的专业兴趣,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Griffiths D, Martin O.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Making a Difference in the Classroom[R].Proceedings of CAL,1997.
  [2]Calza R E, Meade J T. Gen Technique: Learning Molecular Biology with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R].
  Proceedings of CAL,1997.
  [3]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