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随班就读学生的世界:随班就读学生辅导记录

  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理念的指导下,残疾儿童和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又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在随班就读学生的问题上,我们都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尽管他们在智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他们还是有着各自长处的,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从细微之处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自尊心,在某一方面也像其他的学生一样去发展,享受成功的喜悦,健康地成长。
  杨志远同学是我所任教的九年级8班的一名随班就读生。刚入学时,不论是学习还是纪律都很散漫,上课时随心所欲,座位乱窜,作业字迹很潦草,测试从来都不合格。当时让我大伤脑筋,因为这样经常影响我的正常教学和同学们上课。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正视这些学生与正常儿童的差异,因材施教,为这些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这些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地成长。因此,我在课上、课下加大了对杨志远的关注,下课的时候特意和他在教室里谈心,问他:“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你喜欢上什么课?你喜欢什么运动?你在家能帮父母做家务吗?”他告诉我,他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喜欢听老师上课。喜欢玩篮球,在家里总帮父母干家务。最怕同学说他傻等等。而且我翻阅他的数学书的时候,发现在课堂上我所讲的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他都能掌握,特别是一些与生活问题有关的知识(比如概率部分,视图部分),正确率还很高呢!我马上就很高兴地告诉他:“你真棒!你的作业做得真好!”他听了一下子就兴奋了。有时候他的作业没有完成,我让他放学的时候留下来,重新给他讲一讲,降低难度,不要求他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他能掌握哪些就做哪些,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时代,乐学的品质更加重要,具备了这种乐学的品质,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兴趣是一种兴奋剂,人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就不会把学习当作沉重的负担,相反,他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
  当然,数学课不光是简单的计算,由于随班就读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表现在学习数学时的特点是: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思维迟缓、刻板、理解能力差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就应该注意培养想、说、写、算有机结合。其中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说,加强说的训练。
  杨志远刚入学的时候,从来不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有一次我发现其他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在旁边轻轻地回答,还回答正确了。我就想说不定有些问题他能回答呢。于是下课后,我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孩子,老师今天上课的时候发现你在帮同学回答问题呢,答得真不错,以后能不能大胆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呢?如果你上课的时候能够发言的话,老师会更喜欢你的。”他很高兴地答应了。以后每次上课,一些简单的问题我都鼓励他来回答,虽然开始他没有主动的举手,我会试着让他说一说,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有时我会让他跟着我说一遍,让同学们拍手鼓励他。慢慢的,课上他有时也能自己悄悄地举起手来,有时候也能正确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每次他回答了问题,我都会鼓励他,对他说:“孩子,你真棒!”通过这两年的训练,杨志远现在上数学课都能主动的举手回答他能解决的问题了。而且他喜欢和我聊天,遇到委屈的事喜欢找我谈心。我发现我有时不经意间对他的一笑,他都如获至宝,快乐无比,好像有时候故意表现给我看一样。虽然杨志远的学习成绩仍然是在班级的最后,但我已经看到了他在学习上的兴趣高了,劲头比以前足了。40分钟的课堂学习,他都能专心致志、踊跃发言,作业质量不算高,但能坚持天天完成。他有一天突然告诉我,初中毕业时让我给他参谋个学校,他说他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他哭着说:“别人说我傻,我要给别人看,我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风格,我要用我的爱心去拥抱一切每一个孩子,去理解、信任他们,去增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用全身心去拨动每一根琴弦,让他们弹奏出动人的曲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教育的百花园里辛勤耕耘,精心浇灌,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幅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那些随班就读的学生,他们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着自己的人格,需要他人的欣赏。我们教师应睁大眼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发自内心的欣赏他们,而且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他们!受到赏识与鼓励,他们会更进一步发展自己,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 北京市潞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