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计价计量基础的历史发展研究:工程计量与计价考试卷

  [摘 要] 从资产计价的发展史,可知在资产计价的发展过程中,推动资产计价发展的主要是计量基础的变化。以时间发展为主线,通过对资产计价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分七个阶段探索计量基础的发展脉络,发现一种计量基础的出现与运用都是适应一定企业产权结构而产生的,是维护产权主体利益的工具。
  [关键词] 资产计价;计量基础;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147-02
  会计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一定的企业产权结构相联系。资产计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对会计的定位。换言之,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条件,不同的市场经济水平,决定与之相适应的计量目的和属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不同的企业主体,不同的企业主体,需要不同的会计计量,如业主制的企业不会强调运用现值以有助于其决策,现代股份制公司也不会为了追求受托责任而要求全部采用历史成本。因此,资产计量既受到来自会计系统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其自身“角色”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体系。
  一、工业革命前的资产计价
  从复记簿记产生到工业革命前,是现代会计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商业经济占据着支配地位,会计主要是短期流动资产的计价,而这些短期资产,在其存续时期内,价格变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微小的,还不足以引起会计对其计价问题进行充分关注。与当时的海上冒险活动相适应,交易都带有短期投机和分散零碎的性质,一次交易就是一个会计期间。从总体上看,与这一时期强调受托责任的解脱相适应,当时的资产计价主要使用盘存估价,以期末盘存资产与期初资产比较,计算资产增(减)值以确定损益,这一惯例与经济学上一贯的损益确定不谋而合。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和股份公司大量出现以后。
  二、工业革命到1900年间的资产计价
  工业革命是资产计价的一个转折点。大批量生产的工厂制度使长期耐用资产得到普遍使用。在这一时期,虽然资产计价仍然处于混乱的状态,没有一种计量属性在资产计价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历史成本计价却随着固定资产的大量使用在固定资产会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计价(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和折旧就成为当时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在当时的资产计价实务中,计量属性的选择仍然具有多样性,很不一致。在系统的折旧方法形成之前,会计界对折旧的确定有多种做法,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盘存法、维持费用法和重置成本法。到20世纪初,“按原始成本计价和采用百分率比以往所使用的定期重估资产价值的折旧方法更易于达到标准化。”自此,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折旧法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三、20世纪20年代的资产计价
  迪克西是把资产计价从稳健主义观点转向资产价值取决于未来经营活动的第一人,并开创了资产应坚持持续经营计价的先例,使持续经营原则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前资产计价的最重要基准。这一时期,哈特·菲尔德尖锐地抨击了稳健主义原则。他认为历史成本原则不是绝对必要的,主张在资产负债表中使用重置成本,并支持加速折旧法。与迪克西一样,他也认为持续经营基础是资产计价的关键。固定资产不是为销售而购进,因而其销售价格是不相关的,应以原始成本计价;与此相反,为销售而存在的存货则应以销售价格进行反映。
  佩顿和坎宁都是持续经营观点的追随者,并且发展了其含义,主张按资产的市场价值而不是按成本记录,坎宁采用从经济学中移植计价理论,如果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能可靠地加以预测,对所有的资产间接进行计价是最好的,如果无法直接估计,就必须运用间接计价法。这些讨论似乎都是学术性的,影响是间接缓慢的,不过为二战后的会计基本概念的变迁奠定了基础。
  四、20世纪30年代的资产计价
  20世纪3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多的人认识到盈利能力比资产在物质上的价值更为重要。此时的稳健主义原则仍是一般性法则,但由于经济危机、物价下跌、公司寿命不确定、股份常常易手等原因,要求提供公司的数据应尽可能公正和客观。这一时期,会计界正在进行系统整理会计理论、寻求标准化的最初尝试,强调的是会计数据的客观公正、一致和可比。因此,产生于实际交易、操作方便、易于验证的历史成本得到了权威部门的极大认可,很多会计学家如利特尔顿、哈特菲尔德、科勒桑托斯、穆尔等也表示竭力支持。美国会计学会1936年、1946年(以及1948年)的公报中都赞同按历史成本进行资产计价,强调“会计从本质上讲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历史成本和收入在当期和以后的会计期间进行分配的过程”。虽然这个时期的通货膨胀并不厉害,但已经有一些会计学家开始关注稳定币值会计,如享利斯威尼、肯尼恩麦克尼尔都开始探讨重置成本,不过这些研究直到二战后才为人们所熟悉。
  五、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资产计价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开始。企业按历史成本计提的折旧,已完全不足以弥补固定资产报废时的重置成本,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损害了股东们的权益,助长了秘密准备金的设置。在这一背景下,30年代并未引起充分认识的物价变动会计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起初,会计权威机构和实务界虽然仍支持历史成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严峻的现实却使变更历史成本会计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当多的会计学家在努力寻找着能够替代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和新的计价方法。
  六、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资产计价
  这一时期有两件事对资产计价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是源自70年代初、中期的“石油危机”,引发了遍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停滞膨胀”;二是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了利率和汇率频繁而剧烈的波动。1976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第190号ASR,要求一些大的注册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按规定的格式揭示重置成本资料,从而表示了对重置成本的认可;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于1980年正式发布第16号“标准会计惯例”公告(SSAP No.16),要求所有注册企业必须在财务报表上同时列示按现行成本表述的资料。
  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产计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虽然暂告平息,但是科技和金融浪潮又开始威胁资产计价概念和模式。20世纪80年代,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就已开始,衍生金融工具产生较晚,人们对其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看法,但其品种繁多且不断组合变化,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破坏力。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资产计价从80年代以来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们秉承经济学和演绎会计学派初衷,对价值计量的关键——现值技术的每个细节及计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持久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由于现值相对更难计量,所以纯粹的现值会计模式难以存在,而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的可变现净值(这时折现的影响不重要)可以是现值的良好替代,因此,首选它们,仅当不存在同样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上的市价时才用现值,这些可替代现值的计量属性及现值本身就统称为“公允价值”。在系统修正概念框架之前,为满足实务中的迫切需要,各国和IASC自80年代末以来,已颁布了越来越多的采用现值和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据统计,75%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运用了现值和公允价值。越是新近准则,采用的比例越大,如FASB从1990年12月到2002年10月(1999年12月)发布的42份(32份)FAS中,70%(35%)以上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现值)。实践和理论都表明,传统财务报表内外的很多交易、事项和情况都有必要和可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张多蕾 王 治:资产计价计量基础的历史发展研究八、结语
  从资产计价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在资产计价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推动资产计价发展的是计量基础的变化。而企业产权结构的变迁和企业产权主体利益需求的变更与博弈成为会计计量属性变化的重要原因。亨德里克森提出资产计价的目标——即资产计量是确定收益的必要步骤,是向投资者反映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为债权人和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资产计价信息大致存在两种基本的目的:一种是资产计量反映经管责任,另一种目的是资产计价应对决策有用。在前一种目标下,要求资产计量的结果应尽可能客观可靠,而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而后一种目标则要求资产计量结果与经营决策相关。因而,在资产计量中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包括现值)模式。有了两权分离,就有了资产计量的受托责任目标的出现,这一点可以追溯到股份公司的出现,甚至会计的产生。但决策有用性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当然,在美国,真正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是在1953年斯朵伯斯的开拓性研究,特别是FASB第2号概念公告发布后。当然,FASB的这种对相关性的倚重是有深层原因的,在美国,虽然其公司规模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企及的,但其股权的分散度也相当高。同时,美国资本市场也是世界上发育最成熟和最完善的市场,市场价格能综合反映各种信息,客观公正地体现资产的价值,从而能够提供一个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有效机制。因此,企业向外提供财务信息是否对决策有用,是否具有相关性就成为美国公司外部治理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每一种计量基础的出现与运用都是适应一定企业产权结构而产生的,是维护产权主体利益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文硕,童晓柏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2]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谢诗芬,胡振国.公允价值国际研究动态综述[R].工作稿,2004.
  [4]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刘润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