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公路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浅谈促进公路事业科学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各行业的首要任务,作为公路部门,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公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们首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特结合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方面,查找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公路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形、地貌。由于公路的分割作用,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使景观变差。如果选线和设计不当,还有可能破坏重要的景观资源。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还会带来噪声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时不重视环保,对环保投入少,没有处理好建设与环保关系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安全的理念贯穿到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建设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存在公路建设与安全保障、环境保护、人文景观不相协调的现象。

    对策和措施: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建设“节约生态型”公路。一是统筹安排、注重保护。在公路建设工作中,全面充分地考虑资源支撑和环境容量问题,在公路线位选择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公路技术等级标准,通过灵活运用设计指标,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少占耕地,避免大填大挖,努力做到挖填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和生活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及人文景观。二是完善法规,加强监管。近几年来,公路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逐渐法制化和规范化。但这些方面的标准规范并不完善,有的方面还十分缺乏,还不足以指导开展工作。三是积极推行文明施工和清洁生产,自觉主动地接受资源、环保、水利等部门的监督。一方面要在施工中做到最小程度地破坏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使工程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达到相关的标准。另一方面要保证资源综合开发和环保工程的投入,最大限度使工程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相协调,确保生态保护和恢复、噪声治理、粉尘处理、水环境保护等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完成并投入运营。

   公路养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
养护机械利用含量低;
公路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不足;
科技在公路养护管理中主导作用不强;
公路养护管理约束性因素依然突出;
养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

对策和措施:一是坚持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观念,进一步突出养护的基础性地位,加大养护资金的合理性投入,加强养护管理之中的薄弱环节,使公路养护实现预防性养护和周期性养护的良性循环。二是坚持深化改革,体制创新。以权责一致为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综合考虑改革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合理把握改革的时机与节奏,平稳推进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单位。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职工队伍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全面发展是单位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也是公路部门的发展方向。因此,要以公路文化为统揽,构筑职工灵魂,提升职工素质,培养敬业精神,认真养护公路,提供公路服务,这才是公路养护的根本目标,也是公路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四是坚持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现有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路况不断变化,其养护作业多样而且技术复杂,必须走养护科学化,规范化之路。从决策到养护过程,要科学的根据现有公路标准、质量、实际路况,交通量大小及其他各种因素为参数,确定养护对策,从而取得最佳效益。五是抓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改善职工队伍的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使职工队伍素质符合发展要求。要努力构建具有时代气息和行业特色的公路文化体系,大力弘扬以“甘当铺路石,奉献在岗位,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代表公路人的精神,营造一种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和理解人的文化氛围,培育职工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自觉性和创造力,要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公路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让社会公众在享受公路这种公共产品带来的快乐中,感受到公路行业是一个负责任的行业,把公路打造成展现公路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

    公路路政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一是在管理理念形成方面,统筹兼顾不够,影响了工作思路的定位和拓展。习惯于把路政管理限于就事论事的经常性管理上,动辄以审批、处罚、处理等为手段,作为实施公路的主要保护措施。而将管理寓于服务、寓于发展的理念和工作措施则明显不足,因而造成了利益分配导向不确定,各种矛盾交织而统筹兼顾不够的情况存在。二是在管理体制运行方面,关系没有理顺,影响了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依法行政的体系不够完备。路政管理基本上是公路部门独家经营,与公安、法院等执法单位的关系尚未理顺,案件的处罚处理较为被动。三是在管理队伍配备方面,个体素质不高,培训渠道不畅。正式在编人员年龄偏大,受正规院校高等教育的不多。从上到下没有类似交警、工商、财税那样的正规学校来负责路政人员的培养教育,临时轮训的场地、师资、教材均未统一规范,很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执法队伍。

对策和措施:一是充分认识强化路政管理的现实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在认识上解决建设腿长、管理腿短的问题。应当清楚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加强路政管理工作决非行业之需,而在更广阔的空间意义深远。公路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依法履行公路管理职能,使公路更好地服务于事业、服务于人民,同时,规范和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公路是“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的路政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建设只能解决总量不足上的量的问题,使人民群众“走的了”,而通过路政管理,可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和公路使用效率,能够解决人民群众“走的好”的质的问题,只有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才能实现公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建设强而有力的路政管理保障系统。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路政工作的联网处理系统,加快统一处罚、审理软件系统建设,加强自由裁量权、审理审批权、处罚权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工作程序。要加强与法院、公安等单位的协作配合。规范处理(处罚)的执行程序,做到管罚分离,把路政管理纳入整个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轨道。三是建立一支过硬的路政管理队伍。提高进入门槛,对路政队员的文化水准、仪表形象及综合素质等要设置硬性规定和标准,以形成良好的队伍形象。建立相对稳定长期的培训教育基地。对路政人员采取不间断的轮训方式。从仪表、队列基础、法律法规、科技知识、专业知识等方面实施培训,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公路事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