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菊花香|菊花香

  2007年7月14日早晨,在JAY的《菊花台》歌声中,我和二十几位老山友们乘大巴来到南山甘沟乡小渠子,徒步翻越了乌鲁木齐南山菊花台。   菊花台位于乌鲁木齐南山甘沟乡的一个山脊台地。这里,空气清新。在领队小树林的带领下,大家在欢乐的采蘑菇中,不知不觉地登上了菊花台。
  菊花台为一缓坡倾斜的冲积扇台面,海拔2000~2400米,台边的沟谷深切至平台面以下80~120米,谷底溪水婉蜒,阴坡云杉荫翳,阳坡与平台面上绿草如茵。台顶平坦宽广,宽300~500米,长可达5~6千米。春夏季节,台面上菊花金黄,糙苏紫红,毛茛,紫草……百花争艳,芳香四溢,沁人心肺,蜂蝶纷飞,马羊满坡。沿山谷溪流,帐篷星点,一派恬静、壮阔的天山草原风光。徒步其间,不由得令人神采飞扬,遐思翩翩,仿佛进入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之中。
  在山顶天边有乌云罩在那里,成了我摄影的天然幕布。又是一个直冲谷底的急下坡,就在我们埋头下最后一道山坡地的时候,来到头顶的乌云终于忍不住下起细雨来,大家匆忙披上雨衣。草坡一下变得晶莹起来,也滑了很多。我低头注意着脚下的路,一手护着心爱的摄影包,一手扯着频繁漏雨的雨衣。
  我们在一座哈萨克毡房躲过了越下越大的山雨。毡房里住着爷孙三口人。四岁的孩子在大坑上玩耍,老人是这孩子的爷爷奶奶。这个民族有个风俗,大儿子的第一个儿子一出生,就要寄放在老人那里,一直到孩子12岁割礼(哈族的成人仪式)才送还其亲生父母,这个风俗叫“还子”,在孩子寄养期间是不能认识自己的父母的。
  喝过热腾腾的奶茶,雨也停了。我们留下背包里的蔬菜和清真食品,告别了热情的哈萨克老人和眼睛如水般清澈的孩子,踏上归途。
  夏日里在歌声和菊香中穿越南山菊花台,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我要更加珍爱大自然,珍爱一草一市,珍爱一山一水,珍爱辛勤营造大自然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