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女记者”带给我们哪些美丽 陈依婷最美图片

  [小引]   2006年,有一个人我们必须记住,那就是“中国最美的女记者”――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曹爱文,女,23岁,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2005年7月进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部至今。在报道部刚刚结束的半年考核中节目分数位列三甲。她的知名源于一次放弃采访而救人的行动,她“美丽的伤心”的形象将定格在每一个善良者的灵魂屏幕上。
  
  [事件回放]
  2006年7月10日下午,郑州市花园口村13岁女孩儿王孟珂和另一个女孩儿在黄河滩上玩耍,不慎落水。一个小女孩儿很快被人救起,离岸太远的小孟珂则被淹没在滚滚河水中。闻讯迅速赶到的消防队员和附近游船一起开始打捞。下午5时,正在值班的河南电视台记者曹爱文和摄像记者也赶到了现场。对已做过一年热线新闻的曹爱文来说,类似突发事件并不少见。根据经验,她认为从黄河里把人打捞上来的希望不大。
  晚上6时10分左右,在采访现场,曹爱文突然得到消息,孩子被打捞上来了!一会儿,几个乡亲走出来,拎起小孟珂的腿,开始挤压她腹腔内的积水,用土办法对她进行抢救。
  凭着职业的敏感,曹爱文大步向河边飞奔。事后,曹爱文承认,当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好看的新闻有了。然而,当看到落水人平躺在地面上,曹爱文一下子呆了。
  几名围观群众开始把女孩倒提起来,水和食物残渣沿着女孩的嘴角流出。
  “那种方法不行。倒提的时候,女孩的脖子顶住了石块,只会越治越糟。”曹爱文说,她从小跟着在医院工作的父母,学过些急救知识,刚工作时也参加过急救培训。
  曹爱文赶紧给120打电话,他们说到达现场还需要一段时间。年轻的女记者虽然知道一些救人的常识,但是对呼吸按压比却拿不准。没办法,只能一边向120打电话请教人工呼吸的方法,一边救人。现场很多人帮女孩做了按压,但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人上前给女孩送气。曹爱文想:“也许是怕陌生人有病吧,可既然没人做,那就只能我做了。”曹爱文按照“五下压胸,一下吹气”的步骤为王孟珂大约做了8分钟心肺复苏术,终因体力不支停下来,而女孩还没有醒来,曹爱文急得直流眼泪,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随后,120急救人员赶到,医护人员虽尽力抢救,但小孟珂还是没能醒来,医生宣布抢救失败。
  
  [媒体速递]
  事发后的第二天即7月11日,郑州《东方今报》刊登了电视台记者曹爱文救人的照片,并刊发了相关的新闻。随后,曹爱文现场救人的照片被热心网友贴到了河南大河网的论坛上。7月12日16时6分,一篇题为《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流泪伤心模样》的帖子出现在大河网“网闻天下”栏目,图文并茂地讲述子曹爱文救助落水女孩的全过程。发帖子的是该栏目版主“寒江雪”。在第一个发布此事的大河网,截止第143个跟帖,其中除1个帖子对曹爱文的做法表示不屑外,其余均表示由衷的赞许。
  此外,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网易、腾讯、TOM、千龙网、多多西社区等国内知名网站对曹爱文的评论也急剧升温。多名网友发表评论称,曹爱文那张流泪的照片,使他们认为曹爱文是“中国最美的女记者”。
  
  [网民热议]
  网友们在赞许曹爱文的举动时,对新闻和生命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多数意见是:在生死面前,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网友“笑看风云淡”,发表自己看法:“不少记者为了抢新闻,只讲究所谓的新闻第一原则,见死不救,只管拍照报道。而都市频道女记者却选择了先救人,让人敬佩!”
  网友“友山”说:“曹爱文的出现,可以让老百姓重新认知我们的新闻记者,重新审读我们的新闻节目。什么叫和谐社会?曹爱文的行为就是和谐社会的表现!”
  “暴走的蜗牛”从人的社会角色进行分析:“人的社会角色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其职业层面,一是其本身作为人的层面。记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公众对其还有更高的期许。曹爱文,好样的!”
  
  [同行反馈]
  “她做出了一个让一名摄影记者一生都难以忘记和震撼的动作,一个红润的滚烫的嘴唇和一个冰冷的青紫的嘴唇牢牢地对接在一起,这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的呼唤,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拯救。”7月21日,《东方今报》摄影记者闫善良,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当时,我距离曹爱文只有1米远,一个‘身经百战’出入过无数次死亡事故现场的我,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惊了,我无数次按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一个生命拯救另一个生命的瞬间。”
  
  [荣誉飞报]
  河南电视台的领导对曹爱文给予了通令嘉奖。台长周绍成说,曹爱文这种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举动,体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7月24日,曹爱文被共青团河南省委和河南省青联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授奖决定中说,曹爱文同志是当代河南青年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是奋战在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优秀共青团员,是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的榜样。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锐说:“新闻记者不应该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应该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
  
  ◆寻觅美丽的斑纹◆
  女性是柔弱的,但是当曹爱文俯伏在王孟珂身上,不怕脏,不惧病,口对口做着人工呼吸时,谁能说她不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勇者?她不就是一头外表斑斓、内心勇敢的金钱豹吗?“中国最美的女记者”,她身上有多少美丽的斑纹呢?
  
  [针刺文之一]
  善良的人性是一切职业精神的基石教师下水文
  
  2006年?月10日下午,13岁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黄河后被人们打捞上岸。在120急救车到现场之前,闻讯赶来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向120电话请教人工呼吸的方法,之后按照“五下压胸,一下吹气”的步骤,为王孟珂做起人工呼吸。大约8――10分钟的努力后,仍不见小女孩醒来,曹爱文急得直掉泪。120急救车赶到后,医护人员虽尽力抢救,但小孟珂还是没能醒来,抢救最终失败。
  曹爱文伤心流泪的一幕被另一位记者拍摄下来发在网上,成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的见证。然而也有人对曹的做法不以为然,觉得有违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救人的事完全可以由在场的其他人去做。(此说法被有的网友骂为“不是人话”。骂人者或许过分了一点,应当允许别人对同一件事发表不同的意见。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必须尊重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骂人、扣帽子是无助于辨明是非曲直的,我们需要的是心平气和的平等讨论。)
  诚然,在职业道德日渐滑坡的今天,强挺职业道德的出发点是好的。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要务就是获取前沿信息,特别是现场记者更应该以最快最好地采集有社会意义的第一手资料为己任。然而,一切职业的终极目标都应当是为了人的全面成长和自我完善,为了人类社会健康 和谐的发展。新闻报道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倡善斥恶,张扬生命的意义和美好的价值。采访和报道只是手段,决非目的。在常态下,记者只需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就行了;可在特殊情境下,记者的第一身份必然应当“还原”为“人”――有起码道德良知的人。曹爱文谦虚地说她当时救人只是出于本能,这是多么可贵的“本能”啊!其实这一“本能”实乃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良知。临时舍弃着眼于猎奇的“抢拍”,迅速进行角色置换,充当义务的救援者,这种道德的自觉,是人性中最可贵的东西。如果这种道德的自觉成了稀缺资源时,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记者也是“人”,大多数网友正是从大写的“人”的标准上给予曹爱文以充分肯定的。有位叫剑如虹的网友说得好:“记者要敬业,但也要有最起码的人性。”曹爱文让人们相信记者是有良知的,记者并不是看客。常言说“先做人,再作文”,曹爱文用自己的行为把这句话改成了“先做人,再做新闻”,让我们看到了记者的优秀品质和记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边上的曹爱文首先不是作为记者出现的。她首先是一个善良的女性,一个充满慈悲心怀的女人,一个视他人生命如同自己生命的女记者。看着照片中曹爱文伤心无奈、独自饮泣的模样,相信每一位有爱心的人都会被这个女记者善良、博大的爱所感动,她是全体女性的骄傲,也应当是河南记者乃至全体记者的光荣和自豪!在那一刻,曹爱文体现的是人性的光辉,她践行了“八荣八耻”,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知耻明辱”的境界。以前曾经讨论过记者的道德观念,人们对“有偿新闻”和“有偿不新闻”冷嘲热讽,痛加挞伐;但是面对这位女记者,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人性的善良,看到了重振记者职业道德的希望。因为善良的人性是一切职业道德的基石。一个人如果不是一个称职的人,如何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记者?曹爱文像一面镜子,既可以让人看到一位记者的职业良知,也更让人看清楚那些背离人民的新闻记者的丑陋嘴脸。曹爱文那张流泪的照片大范围流传,充分说明她无愧于“中国最美的女记者”这一光荣称号。
  一件事件的意义深浅和价值大小是离不开“背景”烘托的。我们的民族传统向来是表彰扶危救困,谴责见死不救的。在此背景下,曹爱文救人本来只是一件“理所当然”的小事,可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感动?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好多人淡漠了自己的感情,迷失了心灵,麻木了善良的人性。每个人都可以在内心深处问一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位记者,我会怎么做?我也能像曹爱文那样“本能”地放弃采访吗?感谢这位女记者唤醒了很多人,不要只是感动,爱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超级链接]
  ・链 接1・
  2005年5月9日,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厦门一家媒体摄影记者守株待兔,抓拍到一名骑车人因自行车前轮突陷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的情景。这件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对记者这种做法进行谴责;但也有人赞扬记者坚守职业道德,说:“记者做得很好很客观,记者本来就应以旁观者的身份存在,如果介入到事件之中,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记者了。”
  2003年下半年,在郑州市大学路与航海路交叉口,一条自来水主管道爆裂,形成一个3米宽、5米长、6米深的大水坑,当《郑州晚报》摄影记者王梓与文字记者刘德华赶到现场时,警方已拉上警戒线封锁此处。一个小学生背着书包突然走进水中,由于目标较小,警察没有发现,一下子坠入深水坑,两三秒便没了踪影。与此同时,王梓一跃跳进水中,在水下把小学生救出,因为溺水时间较短孩子最终获救。第二天,记者放弃采访和拍摄救人的行为受到了市民的高度评价。为此,报社奖励摄影记者王梓2000元,郑州市有关方面就此专门下发了向其学习的文件,郑州电视台也制作了新闻专题。
  
  ・跟 帖・
  一个存心以“守株待兔”方式获取新闻资料的记者,很难想象他能够及时提醒“骑车人”注意前面的水坑。甚至可以想象他看到别人骑车落入水坑时的兴奋,想象他会暗中庆幸自己运气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恰恰是一个“不称职的人”,这恐怕是对某些人所谓“记者职业道德论”的莫大讽刺。新闻是给人看的,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永远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新闻为本。违反人伦底线以新闻为本,导致的将会是一种冷漠的新闻,是一种毫无人性也毫无人情味的新闻,在这样的新闻观中,将死之人仅仅只是新闻中一个很好的“道具”而已。记者在其职业操守和社会的公共道德发生冲突时,应该遵循和服从后者,否则,就是以对人性道德的践踏来换取所谓的新闻价值,这样的新闻传达出的将是一种丑恶的价值观。还有价值可言吗?王梓和曹爱文的救人之举,是基于对生命的关爱和他人生命的无限尊重,是更高的人生追求;新闻的价值永远比不上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无私的、真诚的博爱精神与素质。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有时放弃采访,意味着更高的追求。
  
  ・链 接2・
  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拍摄的照片《饥饿的小女孩》: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照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苏丹叛乱活动给老百姓带来灾难的控诉。此幅照片发表在1994年4月,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然而自图片刊发后,人们更为关注那个小女孩的命运,成千上万的人打电话给《纽约时报》,询问小女孩最后是否得救。许多人质疑卡特:身在现场,为什么不去救救那可怜的小女孩?正是因为无法忍受公众的指责和自己内心的道德困惑叠加形成的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在获得普利策大奖3个月后,年仅33岁的凯文・卡特自杀身亡。他在身旁放了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2006年7月18日晚,重庆九龙坡滩子口码头发生一起年轻打工仔游长江不幸溺水身亡事件。大渡口某大型企业的一位李姓男职员、摄影爱好者(网名“掐侠”)抓拍了死者溺水的全过程,虽然李先生开始以为那人是在潜水,但照片和相关文字说明在某论坛上发表后,遭到了网友的强烈谴责。有人批评说:“他眼睁睁地看一个生命走向死亡的全过程”、“人们更多的是想了解他当时明明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救人,而为什么只顾着拍照片”。
  
  ・跟 帖・
  凯文・卡特拍摄《饥饿的小女孩》是现场发现,是职业本能反应,而非“守株待兔”,他的获奖本是应得之荣。然而,公众的人性质问让他看到了自己冷酷的一面。卡特无疑是在良心的自责中死去的,这或许正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重庆的那位摄影爱好者至少错在没有实施报警,“猎奇”之心太强了。德国美学家阿多诺说: “在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小镇,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最大的集中营。1940年到1944年,奥斯威辛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备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据此,也可以说,在有人遭难时不予救助,只顾采访或拍摄是野蛮的。在那张《饥饿的小女孩》和守株待兔抓拍水坑陷入等的比照下,我们感到太需要像曹爱文这样心灵“最美丽”的记者。我个人以为,给卡特施加道德压力的美国公众是了不起的,他们的仁慈和悲悯并没有被猎奇的欲望所遮蔽。对比一下自己,我们的新闻受众似乎还缺少这样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理性,还缺少一种对传媒进行道德监督的公民自觉。
  
  [针刺文之二]
  主景事件背后的美丽
  ――略评曹爱文与网友的在线交流
  
  教师下水文
  积极救助他人是任何一个社会必须大力张扬的人性之美,舍弃最根本最直接的人性,置身于事外,甘当事件的冷血记录者,这种理解是对新闻职业要求的断章取义。正是在这一点上,曹爱文那看似平常的举动,打破了一些人脑海里固有的观念,让生命重新回到了社会尊重的顶点,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的人性之光,而不是一种唯职业要求的冷漠。曹爱文救人事件体现的是一种具有全球普适性的人性之美,这是“7・10”风景的最大看点。但是,我们切不能忽视了这一主景之外的其他美的景致。
  2006年7月20日(周四)下午两点,曹爱文作客“传媒沙龙”,与网友以“救人是本能,不救才是新闻”为题进行了在线交流。当网友问及“报道没做好,单位领导不怪你吗”“有人说你不是合格的记者,你怎么看”时,曹爱文回答说:当天晚上我们做的是连线报道,报道还挺成功的,同事们说感觉很有现场感。特别是救人那一部分,大家都感觉很震撼,都说一个女记者能不怕脏不怕累挺不容易,回来的第二天频道就给我通报表扬,还给予了物质奖励。当时的情况是救人更重要,况且我并没有耽误采访,有同事把现场素材直接送回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简单的粗编以后,我在现场做了连线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事后我完成了采访。这回答是坦诚而质朴的,曹爱文始终没有丢失自己的职业本分,足见她当初没有做道德秀的不良动机。这种爆得大名后的平实,本身也是一种美丽。
  网友还问到:为了救人而放弃了采访,你心里没有遗憾吗?如果你不会游泳,面对落水少女,你会怎样?你还会选择先救人,或者先组织他人救人吗?曹爱文的回答是:这两者都没有遗憾,我遗憾的是孩子没有救过来太可惜了,而且自己的救人方法也不是特别到位。当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什么都顾不上,除了想赶紧留住孩子最后一口气,脑子一片空白。我当时并没有下水救人,只是在岸上做人工呼吸,我不会游泳,如果需要去救人,我只可能组织其他人救,并且拨打119。自己也跳下去,不是给别人添乱吗?曹爱文为“自己的救人方法也不是特别到位”而略感遗憾,这种平静的自省和程度轻微的自责让人感到真实。承认自己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就堵住了国人习惯上的“事后的道德境界拔高”之途,曹爱文的诚实,让某些君子的“道德期待”落了空,恰恰暴露出一种真诚之美。至于认识到自己不会游泳,如果跳进河中,只能给别人添乱,这种大实话,本没有多少道德上的含金量。但是,联系我们这块国土上,长期以“道德至上,技术保障被漠视,理性退隐”的传统文化背景,不能不说是以质朴的方式呈现了一种“理性之美”。
  有网友问:这次事情对你的生活有改变吗?曹爱文坦承“有改变,非常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前是采访别人,现在是整天被别人采访,感觉很不适应,我们每个月的工作量要求至少要拍14条新闻,这个月我肯定完不成任务了。不过也好,认识了很多朋友。”这番话道出了“为名所累”的事实,也道出了对“朋友多了路好走”的乐观期待。“以后碰到类似事情你还会这样做吗?”“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情,我还会这么做。就在救人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我们就在节目中征集了愿意参加急救知识培训的热心观众,并组织四期由我们牵头,由医护人员讲述的急救知识培训课。我们希望通过更多这样的培训,让更多的观众都具备急救的能力,以便于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能够有更多的人站出来。”组织急救知识培训活动,是在做未雨绸缪的实事。说干就干,行动大于理论,这是对某些国人只会耍嘴皮子功夫的反击。在心灵美之外,有效的行动也是最美的。
  有人评价曹爱文是“中国最美的女记者”,为此,曹爱文说:“大家这么关注我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我提一个建议,不要报道我,还是带着大家一起反思吧。”这里不仅仅表现了女记者的谦虚之美,更道出了一种国情之哀。谁都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一个普通的救人事件炒得如此之热,不正说明“物稀方贵”吗?“我也很纳闷,救人这不是很应该的吗?不救才应该是新闻吧。”曹爱文能够看到这一深层的悲哀,正体现了其思想的深刻之美。
  
  ・链 接・
  网友:现在你可是名人了,从默默无闻一下子声名鹊起,你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吗?是啊,有很多媒体采访你吧,这是你最初没想到的吧,从一个采访者变为一个采访对象。我在怀疑后期是不是你们单位人为的炒作呢?
  曹爱文:领导说让我做好心理准备,只做一个月的名人。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因为现代媒体传播速度非常快,一件事情可以迅速传播,一个人可以迅速蹿红,但是也会很快被大家忘掉。
  
  ・跟 帖・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领导让曹爱文做好“只做一个月的名人”的心理准备,很是了不起。在这个盛行炒作的世界上,能有这样清醒明智的头脑真不容易;曹爱文有了“很快被大家忘掉”的思想准备,就不会被可能降临的“冷落”所伤害。这不也是一种清醒睿智之美吗?
  
  [结束语]
  《郑州晚报》摄影记者王梓说:“新闻与生命孰重孰轻,是很明显的事,作为职业来讲新闻重要,作为人的良知来讲生命更重要。其实,不仅是新闻工作者需要这样做,每一位公民遇到这种事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公众的良知,这也是整个社会的良知。如果大家见死不救,成为一个个冷漠的看客,这才是一种畸形的新闻,是一种冷漠的新闻,更是一种没有任何人情味的新闻!”从这个意义上讲,曹爱文的行为是在“社会冷漠症”上深深地扎了一针。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最美的女记者”曹爱文,记住她俯身救人的美丽动作,记住她泪流满面的美丽悲伤,记住她对生命的无比尊重和由衷关爱。“我想握住你的手”,曹爱文!握住你那双每根血管都流淌着博爱的手,握住你那双每个神经都蓄满悲悯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