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思考建议|村务管理系统

**镇党委、政府  **镇共有77个行政村、社区,18万人,190平方公里。自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特以来,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始终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村级规范化建设的根本制度来抓,逐步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对公章、现金、合同、帐务进行监管,同时以财务公开为重点,以严格督导检查为手段,确保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努力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四监管”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四监管”工作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一环,它能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矛盾,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成立机构,切实抓好对“四监管”的领导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四监管”领导小组,由党建、纪检、审计、民政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村级也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这项工作。同时村级成立由四支队伍代表为主的监督小组,负责对四监管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二)明确职能部门分工。首先,镇里成立会计记帐中心,负责对农村集体资金、财务实行“双代管”,代管资金、代理村级会计记帐;
其次,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按照就近原则,由工作区集中代管村级公章;
再次,对村级合同进行监管。目前,我镇已推行村务契约化管理,通过合同、协议、约定等契约形式,把村委与村干部、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村委和其他单位及个人间的各类事务以及个人之间的各类事务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履行时间及违约责任固定下来。对签定的合同、协议由司法机关公正后,由工作区备案管理,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对镇村两级干部加强培训,提高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首先,集中培训镇村干部。我们聘请了县委组织部、党校、民政局、农业局、土地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举办讲座与分管的镇班子成员上大课相结合的方式,区分不同的层次,做到分类施教。分别对“四监管”的要求、程序等内容,组织了多期培训班,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村镇建设规划法》以及镇里制定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细则》等内容。其次,理顺村、社区两委干部之间的关系,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能力,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完善制度,严格程序,为“四监管”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一)建章立制,健全制度。我们先后出台了《村务公开管理制度》、《农村公章管理办法》、《农村规范化管理》等多个配套制度,为“四监管”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制定“四监管”相关配套机制。为有效避免村级事务决策个别干部独断专行或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我们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程序上严格规定,凡是涉及村、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土地承包、租赁、征用、村社区规划、宅基地划分、集体资产处置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大事,必须实行“六步决策法”。对重大事务通过村党组织召开全体党员会、“三支队伍”会和村民代表会征求意见形成议案,再召开“两委”联席会议形成的议案上报镇职能部门,然后由镇进行政策性审查,重大问题还要经党委、政府联席会议研究。最后经过镇有关职能部门、召开基层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公开及实施。实行“阳光”操作,确保村级议事决策程序规范、民主,为“四监管”制度在源头上的监管打下基础。  

(三)严格“四监管”操作程序。一是公章管理。每月初由镇公章监管办公室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村务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整理汇总,查看公章使用情况,然后形成书面材料进行备案。二是财务、资金管理。镇会计记帐中心对农村集体资金、财务实行“双代管”,代管资金、代理村、社区会计记帐。记帐中心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四帐两簿”,设立了资金总帐户,为各村、社区设立分帐户。各村、社区对集体所有收入必须统一使用统一收款票据,并于两天内交会计记帐中心代管,严禁坐收坐支。对较大的承包、租赁、征地等收入实行合同制管理,由支付方直接将资金交会计记帐中心,记帐中心根据合同出具统一收据。使用资金时,由村、社区向记帐中心申请,说明支出用途、事由,并由书记、主任签字,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镇分管领导签字审查同意后,由记帐中心资金代管办公室拨付。每月1-3日为各村、社区集中理财时间,报帐员将经过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两支笔”签字、手续齐备的原始单据,交村、社区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合格后,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每月4-9日为上月帐务的集中记帐时间,各村、社区报帐员按时将上月经民主理财,手续齐备的收支单据报镇记帐中心。记账中心会计依据各村、社区资金支出申请,认真审核收支单据,审核不合格的单据不予入账,对符合规定的单据,记帐中心会计签字并加盖“已审核”印章,方可入帐,然后统一拉出收支情况明细表。镇党建办将村务信息和财务收支情况编印《村务公开信息》,同时交村、社区报帐员回村如实公开。这样有效解决了在村务公开工作中只注重财务公开,而忽视村务公开的问题。三是合同、协议的管理。通过合同、协议、纪要等书面形式,把村委会与村干部、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村委会和其他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各类村级事务,依法固定下来,以明确村组织和村民双方的权利义务、履行时间和责任,实现了“平时办事有依据,打起官司有证据”,形成有法有据的长效管理机制。合同签订后,除甲、乙、公正处三方留存外,镇合同管理办专门留存备案监管。  

三、建立对“四监管”监督体系,深化监管功能  

对村级事务实行“四监管”,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村级事务,从源头上解决好基层矛盾。“四监管”是否发挥作用,这离不开操作过程中的监督。**镇从村级到镇都建立了立体监督体系,从而发挥 “四监管”工作的作用。

  

一是建立村级监督队伍。农村“四支队伍”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积极向村“两委”献计献策、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有同时,还担当对“四监管”的监督职能。以“四支队伍”成员为主,参与“四监管”的决策前、决策后的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干部清白,党员群众明白,从而减少了干群之间的矛盾。  

二是坚持督导检查。我们镇把每月20日为全镇村务公开日,21日是集中检查日。检查时,由镇班子成员带队,抽调纪委办、党建办、经审站和民政办的有关人员,对全镇77个村、社区进行全面检查,其中,检查主要内容是“四监管”的落实情况。  

三是镇村双公开,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为防止个别村、社区在村务公开工作中假公开或半公开现象的发生,镇党委、政府在政府大院设立了公开栏、每月编印一期村务公开信息,把检查出现的问题和将各村、社区的各类信息通报,以便党员干部群众监督。  

四、“四监管”取得较好成效,推动了村务民主管理  

一是建立了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了村干部的廉洁自律。实行“四监管”形成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风气得到有效遏制。我镇西苑社区原来因班子团结问题上访现象突出,出台《公章管理办法》后,规定使用公章必须由“两委”主要负责人签字,促使“两委”负责人能够做到一起解决问题,沟通增加了,矛盾就少了,起到非常好的“促和”作用,目前,西苑社区班子团结,一心一意谋发展,支部书记李广义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主任马仕友被镇评为优秀社区干部。  

二是实行农村集资资金、财务“双代管”制度,增强了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可信度。通过“双代管”,村级财务、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从源头上杜绝了 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增强了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可信度。莲花山社区往年接待费和办公费开支高达3万多元,实行财务、资金监管后,此项费用仅开支1万多元。我镇兴水社区有资金500多万元,过去资金、财务管理上,社区干部恐怕管不好,群众担心管不了,会计、出纳、签字权成为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镇里对村、社区实行资金、财务“双代管”后,干部感觉工作轻松了,群众也更加放心了。群众了解资金监管过程后说,有了镇会计记帐中心监督,使用钱还要镇长签字,这钱放在镇里管我们放心。  

三是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四监管”推行以来,各职能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再不用担心因村务操作不规范产生问题出现,全镇上下积中精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空前高涨,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全镇实现税收56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5300元,全年无一例越级到省进京上访;
自去年以来,我们圆满完成了园林城市创建、卫生县城创建,成功迎接省级文明城市验收。  

总之,我镇在推行“四监管”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四监管”新办法、新路子,从抓领导抓规范入手,做到“有人管事”规范要求操作,增强村级办事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满意率。从抓监督抓落实坚持社会舆论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管理财小组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考核监督,保证“四监管”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