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动态静态【静态与动态】

  摘要:英汉用词差异很大: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介词、形容词等呈静态词类,是一种静态的语言;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叙述呈动态,是一种动态的语言。蕴藏在语言表面形态差异之下的是中西方思维、哲学观和文化心理的巨大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要充分尊重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因此,词类静态动态灵活转换的翻译策略对提高译文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静态;动态;用词;转换;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1.09
  
  对大千世界中万事万物的描述,可以终归为两类:静态和动态。语言也不例外。英汉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语言形态差异很大: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介词、形容词等静态词类;句法层面上呈形合,基本结构固定;而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叙述呈动态;句法层面上呈意合。基本结构不固定,形式难辨,句子短小,跳跃性大。追本溯源,英汉静动态的形态区别与中西方思维方式、哲学观和文化心理的差异息息相关。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原曾指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作为人们表达思想的基础,词汇载录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直接或间接地映射它所积淀的独特的文化蕴涵。”英汉语言的形态差异集中体现在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上。
  
  一、思维、哲学观和文化心理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给思维的定义是:思维,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具体地说,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由此可见,思维和语言都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劳动而产生并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思维以语言为自己的物质外壳,语言以思维为自己的精神实质。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思维的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必决定语言形式的变化。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e殊难彼此融合交流。”因此,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两种语言形态的差异。英汉语言形态差异也同样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特征是意象思维,富于灵感,具有跳跃性和创造性特点。意象思维,即借助形象符号,达到超越的本体境界,并通过具体形象表现抽象的概念,将符号和意义、形象和本体统一起来。意象思维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特征,它对于中国美学中的意境说、哲学中的境界说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此,汉语是一种形象符号,作为一种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表达者的思维跳跃和转换而千变万化,是表达者思维的最直接和原始的反映。汉语注重语义的内在连贯,小句、省略句、无主句经常出现。句式灵活多变,动词使用频率高,呈现一种动态特征。
  西方人的思维特征是认知性思维。认知性思维以自然为对象,以实验为基础,强调客观事实,严格区分认知的主体与客体,从自然界本身和物质的内在属性去发掘并说明万物特性。认知主体通过语言来表达所认知的客体,因而英语使用抽象名词、系词,被动语态较多,以此达到客观、理性的表达目的。因此,英语呈现一种结构平衡均匀的静态特征。
  语言与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西传统哲学观的差异也能很好地诠释其语言的形态差异。道家、儒家和佛教观念是影响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所强调的就是“悟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强调“悟性教育”的典型。庄子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得意忘言”的论述,注重悟性。这种重悟性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在语言的表现上重意合。如汉语中一段文字可以频频改变主语或出现主语缺省。读者就得从整体的语境上把握其意义,缺省部分的意思需凭借其与说出部分的关系“悟”出来。
  中国哲学传统重“人为”和扬“情理”。道家的“万物与我为一”、儒家的“万物皆备于我”都以人为中心,强调天人合一。反映在语言形式上则是多用具体词,即大量使用动词、形容词;句型变化多端,较多使用主动语态。中国哲学认为“动而成象则静”,“动而成象”就是动词出现在事物性的位置,如主语、宾语等。动词在汉语中可直接用于句子的各种成分,汉语中动词明显占优势。因而中文呈现动态特征。而西方哲学传统则是重“自然”和扬“理性”,偏重理性思维,崇尚形式论证,尊重客观事实,追求规律法则,强调天人各一,即主体和客体分离。在语言表达上,英语注重形式的完整及形态的外露。表现在英语行文中,多用非人称句和被动句,句型结构受严格语法规则限制,主语往往是物、抽象名词等,以凸显其客观和公正性。因而英语呈现静态特征。
  所谓民族文化心理,是一定的群体(民族等社会集团)在长期创造民族文化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在个体心灵深处的文化意识形态的集合,是包括各种文化观念(宇宙意识、人生意识、价值观、宗教观、伦理观、审美趣味、风俗习惯等)的大系统。“显然,民族文化心理影响着语言的表达方式。”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使彼此的语言间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俭朴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是多动态劳作,少静态客观分析,特别注重直觉,强调灵感和悟性,主体意识强。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句子之间跳跃性大,中间缺乏形式上的联系,大量使用动词。而西方人民的文化心理是好冷静客观分析,善于从事物、事件表象去捕捉其内在规律,客体意识强,因而其语言中存在大量由动词派生的抽象名词,非人称句和被动句出现非常频繁,语法结构严谨。
  
  二、英语用词特点
  
  (一)名词、介词优势
  英语中名词占优势。据陈定安先生统计,在6000 words A Supplement to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一书中收集的6 000个新词的S部中,词条共有465个,其中名词就有370个,占79%以上;在Barnhart主编的A Dictionary of English(Longman,1974)的一书的A字部中,共有新词条281项,名词达204项,占95%以上。英语倾向于用名词(词组)表达汉语用动词所表达的概念,即动作、行为、状态等,尤其在科技、法律、政治等正式文体中更是如此。“这不仅使英语句子简洁紧凑,也避免了将人牵涉进来,从而使语句意义更加含蓄、间接,符合英民族表达习惯,因而句子优美。”一般来说,名词被认为是静态的,因为它们所指的实体不论是具体名词还是抽象名词都是稳定的。“从认知的角度看,名词有3大特征:信息稳定性,时间稳定性,认知稳定性。”英语是曲折语, 动词的使用受到各种约束,其自身也有多种变化手段来改变其词性以符合英语语法规则。英语中有大量由动词、形容词派生而来的名词,这些词在语法形式上承担名词性成分,具有名词的3大认知特征,而在意义上却是表动作概念。在英语中名词使用很广,不但挤掉了其他的一些词类,而且代替了很多语法结构。这种名词优势凸显了英语的静态特征。
  例1.The growing awareness by millions of peo-ple of their intolerable condition of life had promoted them to revote.
  译文:千百万人民日益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堪忍受,这促使他们起来反抗。
  awareness是由aware而来的抽象名词,在句中做主语,使句子结构紧凑,逻辑关系明确。aware-hess强调意识的结果而非过程,状态而非动作;表达客观、准确;印证了西方人重理性的思维特征,体现了英语表达的静态特征。
  英语的名词优势还表现在用名词(词组)直接作前置定语修饰另一个名词,而且随着语言的发展,在某些文体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spaceship booster rocket ignition system”、“computer program-ming teaching device manual”等。这种简便的表达方式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无疑加强了英语静态修辞的特色。
  据美国语言学家寇姆(G.O.Curme)的统计,英语中的介词(包括短语介词)多达286个。英语中的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统称为名词优势。“因为英语介词是随着古英语名词格的弱化和消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介词优势是名词优势的必然结果。英语多用名词,必然也要多用介词,因而产生了介词的优势。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英语介词使用非常灵活,具有丰富多彩的词汇意义,特别是可以表达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的概念。它可以和任何名词、动词、形容词组合,构成形形色色的介词词组,有些动词也可以形变成介词,(如concerning,regarding等)或者是分词加介词的词组(如born of,resulting in等)。
  
  (二)弱化动词和虚化动词的大量使用
  所谓弱化动词(verbs of feeble phenomenality)是指动作意味较弱的动词。英语中最常用的动词正是动作意味最弱的词to be。由“it”或“there”与be构成的句式,缺乏动态感其静态意味更加明显。弱化动词be在英语中使用很广且功能强大,可以和名词、介词、形容词等组合,以静态的形式来表现动态概念。
  例2.be+表动作的名词:The film is adramat-ic treatment of the stinggle in that area.-The film treats the struggle in that area in a dramatic way.(这部电影以戏剧方式来处理那个地区的斗争。)
  例3.be+介词短语:Are you for or against the proposal?―Do you approve or disapprove the pro-posal?(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一提议?)
  例4.be+形容词:I’m well aware that this is a risky investment.-have well realized that this is a risky investment.(我完全意识到这项投资要冒风险。)
  “虚化动词(delexical verbs)指的是语义较弱的高频动词,其本身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而靠后面的动作性名词来表示具体意义。”虚化动词常与一些表动作意义的名词一起构成动词词组,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但其自身的动作概念已经虚化,整个句子的中心涵义由其后的动作性名词来决定。这类动词大多是一些多义动词,如do,make,get,have,pay等。这种虚化动词+动词性名词的组合能力很强,同一个虚化动词后可跟不同的动词性名词而构成不同的动词词组。例如:have a tly/walk/look/swim/glance…。还有一类虚化动词d0+doing结构,在英语中也很常见:do some washing。do some reading,do some shopping…这类结构比直接用动作意义动词表达更具缓和性和静态性。
  英语中弱化动词和虚化动词的大量使用与西方人的理性思维分不开。理性思维倾向于对动作间接、迂回的描述,因而,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习惯于用弱化动词和虚化动词结构来代替单个动词的直接表达,弱式动词和虚化动词以静态的形式间接地将动作概念娓娓道来,致使英语呈静态特征。
  
  三、汉语用词特点
  
  动词被认为是动态的象征,“它适合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变化的情况等。”汉语中动词占优势,原因之一是由于汉语重动态描写,重具体,重形象,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另一个原因是汉语中缺少象英语中的“-ing”词尾和抽象名词的词缀那样的抽象化手段。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汉语中在类似情况下往往只能使用动词或其他手段来表示同样的意义。第三个原因是汉语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要表示动作意义,只能用动词本身因为动词没有形态变化,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之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汉语动词占优势,它可以直接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无曲折形态变化,在句中使用频繁、活跃,加之它本身的动态概念,因而使汉语呈动态特征。
  
  (一)动词连用
  汉语中动词优势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作谓语,动词之间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这种结构分为连动式和兼语式。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都与主语发生关系,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按时间和逻辑顺序排列。类似的情况在英语表达中要复杂得多,可以用并列的谓语或分句的谓语表示,也可以用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介词、名词乃至副词、形容词表示。
  例5.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地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
   译文:Absorbed in his walking, Old Shuan was startled when he saw the cross road lying distantly a-head of him.
  兼语式的两个动词,前一个动词的宾语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译成英语时,后一个动词往往译成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例6.人们指责他歪曲事实。
  译文:People accused him of distorting the facts.   
  (二)动词(词组)直接充当句子任何成分
  汉语中动词占优势,而且使用非常灵活。动词无需改变形式即可以直接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它是对事物、事件的最直接表达。类似的情况在英语中常用动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甚至名词短语表示。
  例7.实现理想境界要靠辛勤劳动。(动词词组作主语、宾语)
  译文:To translate ideals into reality needs hard work.
  
  (三)动词重复和重叠
  汉语中存在着动词重复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并非出于修辞需要,而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或是构句需要和表达一种特定的语气。如:“我劝是劝了,但是没有用。”这种重复英语中是不存在的,翻译中只能借助省略和其它手段。汉语中多数动词可以重叠,动词重叠后词义程度减弱、缓和、委婉,表示的动作带有尝试意味,或者动作时间短暂。这种重叠可以借助英语的虚化结构来翻译。
  中国人的意象思维特征将语言作为整体来看待,一个主语后可以连用多个与其发生直接关系的动词(连动式),或宾语直接带谓语动词(兼语式),动词直接充当句子任何成分,且存在着动词重复和重叠情况,形式灵活,重语意内在的连贯,呈意合,凸显了汉语的动态特征。
  
  四、翻译策略:词性转换
  
  对比研究主要是服务于翻译的方法论和对策论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英语呈静态特征,倾向于多用静态词类;汉语呈动态特征,倾向于多用动词。在翻译时,动静转换必不可少。“动静转换策略最突出地体现在词性转换上。词性转换是翻译中重要的一种变通手段,是突破原文词法、句法格局,化阻滞为通达的重要方法。”词性转换要本着一个原则,既不违背原文的意思,又有助于译文的通顺流畅。
  
  (一)英译汉
  英语具有明显的曲折变化形式,名词、形容词、代词都有复杂的词尾变化。动词也可利用词缀构成静态的名词、形容词;因此英语能够用其它分词、动名词来代替动词。而汉语中的动词无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不因功能的变化而产生词性的变化。可以灵活地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英语中使用非限定动词、名词、介词等的地方,汉语经常是直接用动词,因此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文的语言规范,就要采取词类转换法,灵活地选择词性,摆脱名词化的束缚,将原文的非动词形式转换成动词形式,避免翻译中词类的机械对应,实现静态与动态的转换。
  1.名词或名词短语译为动词或动词短语
  英语名词占优势,汉语动词占优势。英语的很多由动词、形容词等演变而来的抽象名词为英语所独有,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英译汉时,名词或名词短语译为动词或动词短语很常见。
  例8. The 1967 UN document calls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Middle East conflict on the basis of Israeli withdrawal from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Arab ac-knowledgement of Israeli" s right to exist.
  译文:1967年联合国文件要求在以色列撤出所占的土地以及阿拉伯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的基础上来解决中东冲突。
  2.形容词或副词译为动词或动词短语
  许多英语形容词特别是那些只作表语或补足语的,如alive,aware,awake,afraid,ill,present等带有动作或动态意义表示心理或生理感觉的形容词常与系动词构成弱式结构,表达相当于动词的含义。这样的形容词在汉译时转换成其相对应的动词形式即可。
  例9.I’m well awal"e that this is a risky invest-ment.
  译文:我完全意识到这项投资要冒风险。
  3.介词或介词词组译为动词或动词短语
  汉语介词贫乏,汉语中的介词用得比较少,无论就语法功能或词汇意义的范围和变化来说,汉语介词都不如英语介词那么活跃。相反,英语介词十分丰富,常用介词短语代替动词短语。介词后通常接动词派生的名词或动名词,汉译时常译成动词。
   例10.“Coming!” Away 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 up the path, up the steps, across the veranda,and into the porch.
  译文:“来啦!”她转身蹦着跳着地跑了,越过草地,跑上小径,跨上台阶,穿过走廊,进了门廊。
  英语中,5个动作概念分别用5个介词短语表示。而汉语中相应的只能是动词表达。英语的静态特征和汉语的动态特征形成鲜明对比。
  
  (二)汉译英
  汉语中动词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英语。汉语中的动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在句中不仅可充当谓语,构成主谓、动宾、连动和兼语结构外,还可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由于严格的语法规范,英语中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当一个句子涉及多个动作或事件,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或先后关系时,只能由限定动词表达主要的动作或事件,其他与动词有关的意义可以通过非谓语动词或通过形容词、副词、介词及同源名词形式表达。因而汉译英时,动词需根据具体情况转化为静态的词类。
  1.动词或动词短语转换为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11.他在电话中谈起来没完没了。
  译文:His tdephone conversation seemed end-less.
  很多中国学生会把这个句子译为“They talked on and on on the telephone.”这样的翻译带着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特点,犹如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例译中把动词转化为名词,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句子表达地道,值得回味。
  2.动词或动词短语转换为形容词或副词
  例12.他读书时不加选择。
  译文:He is indiscriminate in reading.
  3.动词或动词短语转换为介词短语
  例13.他们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寒冷的窑洞,点着昏暗的油灯,长时间地工作。
  译文:They worked long hours on meagre food,in cold eaves, by dim lamps.
  以上两例若将原文动词直译成英语动词,译文将会繁琐冗长而不地道,势必破坏英译文的结构、流畅与简洁,转化为形容词和介词后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更好地达到了翻译传神的目的。这是我们翻译所要追求的效果,也是我们应下功夫研磨的地方。
  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以上列举的动静转换翻译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譬如,有时因为英语中的常用动词短语,我们反而把汉语的名词短语转译成了英语的动词短语,加大了英语的动态意义。如:贵国人民的友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hospitality 0f your people.由此看出,英语的静态和汉语的动态并非绝对。
  
  五、结语
  
  在英汉双语翻译中承认汉英思维语言上的共性,可为翻译的可能提供理论基础,“但只有寻求差异才能找到翻译的规律并更好地利用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本文分析可鉴,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哲学观和文化心理差异必然导致英汉两种语言静态与动态的形态差异。而静动态的形态差异最突出表现是用词的差异。英汉互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词类转换技巧,使译文表达符合译入语国家思维习惯,流畅通顺,更加达意。
  翻译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语法转换,译者要尊重译入语国家的表达习惯,并充分了解蕴藏在语言形态差异下的深层原因。遵循一定的规律,依靠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动静转换有规可循,规律的掌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效率,少走弯路。但规律并非模具,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关键在于译者的主观能力,否则译作就会千篇一律,难以创新。
  
  本文责任编辑:熊德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