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规律在生活和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运用“感觉”教学]

  声乐教学存在着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地使用比喻的方法,利用“感觉”进行教学。      一、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唱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简单说,就是用人声唱出带语言的音乐。它与器乐演奏的不同在于,声乐是以人体作为歌唱的乐器的。
   器乐演奏具有外型的可视性和操作的直感性。比如说弹钢琴要用手指去弹,手指头是随意肌。我们想做什么动作都行,而且看得见,摸得着。而歌唱就不同了。歌唱器官除口腔、鼻腔等体外器官外,大部分均长在体内,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声乐不能只用讲解来教学,更不能由教师替学生把歌唱器官摆放到适当的位置。因此说,声乐是特殊的生理感觉艺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调节体外器官的生理性能,获得符合声音发展规律的“生理感觉”去间接控制体内发生器官,达到改善歌声质量的目的。只有当歌者寻找到正确的歌唱“生理感觉”,并经过一段科学的训练,使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后,才能稳固地获得理想的歌声。
  
  二、声乐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教学术语
  
   声乐教学中经常要用一些术语,以便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调整运动状态。这些术语在训练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比较正确地领会教师的意图,达到教学目的。
   1. 用“靠前”、“靠后”能对肌肉的运动起到暗示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经常用“靠前”、“靠后”来提示学生。在后咽壁比较软弱的情况下,用往后的意念可以引导扩张咽壁的空间和增强后咽壁力量。反之,在声乐缺乏流动感的情况下,用往前的意念往往能引导气息流动。要注意的是声音向着眉心方向的,是有高位置的声音,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靠上的。
   2. 声音是看不见的,无法测出形状,扁、圆、竖、横只是打比方,是启发性的形容语言。在训练中,要求声音圆和竖,反对横和扁。扁、横的声音是张不开嘴,牙关僵硬造成的。这种声音应该避免。圆是指声音圆润、优美。竖是指上下贯通,上有共鸣,下有气息支持,气流贯通无阻。当声音做到整体共鸣时,圆、竖的声音色彩就都达到了。当学生理解了这些术语的意思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简练的教学术语告诉学生当时的演唱状态是什么样的,并引导其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教学术语很多,但一定要充分注意到抽象的术语和科学的道理之间的“度”,也就是说,教师要灵活运用而不能盲目运用。
  
  三、利用感觉进行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除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外,还应具备敏锐的听觉能力和判断能力,应该迅速听辨声音的好坏而且做出准确判断,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一旦认为是符合正确发声方法的,就应该坚持方向,使学生牢牢记住这些实在的“肌体感觉”。
   在教学过程中,差别现象是必然存在的。每个学生的生理条件不一样,神经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记忆能力都有所差异。并且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随着发育成长,肌体运动的灵敏度也不相同。在思维方面,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理解、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在声乐教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打开喉咙”,我们常常用打哈欠的感觉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有的学生轻而易举地就做到了,而有的学生却总是把打哈欠打过了头,结果软腭塌陷,舌根僵硬,声音也不流动了。在声乐教学中,感觉确实是比较复杂的。教师在利用感觉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到这种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理解的歌唱感觉原原本本地转交给学生。教师不但要及时对学生的声音做出评价,而且还要让学生说出自己当时的感觉,这样才能做到主客观的统一,使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更默契。绝不能把“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老话用到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
  
  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发声习惯。
  
   我们通常讲歌唱技能的获得需要经历一个从有意识的生理追求向下意识的生理运用习惯演变的训练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再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使学生的有意识行为向下意识行为转化,最后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型的新的发声感觉―――技巧。当然,这个转化过程是非常艰苦的,需要师生双方长期不懈的努力。
   “感觉”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因素,它具有十分丰富而又广泛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感觉”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它的科学合理性,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