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际发展研究室_黑龙江省制糖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制糖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原料短缺抑制困扰制糖业发展。造成原料短缺的原因主要有甜菜轮作种植、制糖企业无法与农户直接对接、甜菜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力度不够等。为解决制糖企业原料不足问题,应加强制糖企业原料基地建设,为企业与农民间搭建购销平台,同时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关键词]制糖业;甜菜;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427.67 [文献标识码]B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06-02
  
  我国甜菜糖生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三省区,黑龙江省传统的甜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佳木斯、双鸭山以及西南部的齐齐哈尔、绥化、大庆等地区。2010—2011制糖期黑龙江省甜菜种植面积约为92万亩,较上年71.54万亩增加了20.46万亩,比2009—2010制糖期产量将有较大提高。2011年糖价较高,为了鼓励农民种植甜菜,制糖企业将甜菜收购价提高到400元/吨,比2010年每吨提高了60~70元。目前,东北三省加上京、津地区年消费食糖量超过150万吨,这为黑龙江省发展制糖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保证。
  一、黑龙江省甜菜加工企业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现有17家制糖企业,其中,大型制糖企业已形成国内糖业巨头洋浦南华糖业和英糖集团两大格局,南华收购掌控了省内8个企业,英糖收购控股了省内4家企业。全省日加工甜菜2.76万吨,产糖50万吨。其中,日加工甜菜达6000吨的有1家(南华海伦糖厂),4500吨有1家(博天依安糖厂),3000吨的有3家,2000吨的有1家,1500吨的有1家,1000吨的有7家,700吨的有3家。生产糖的品种有:精致幼砂糖、优级白砂糖和有机绵白糖。多数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了设备更新、产能提升,英糖和杨浦南华还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技术设备改造、购置大型农业机械、上污水处理、精深加工项目等,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和扩大糖产业经营层次和规模。2009—2010榨季,黑龙江省共产甜菜糖9.89万吨,工业总产值达58513万元,制糖平均成本为4800元左右。
  二、黑龙江省甜菜加工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料短缺是黑龙江省所有制糖企业生产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2009—2010榨季,由于甜菜种植面积减少,黑龙江省17家糖厂,只有10家开机生产,其他7家处于停产状态。据博天依安糖厂副总经理介绍,博天糖业依安分公司是全省较大的甜菜生产加工企业之一,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雪牌白砂糖和绵白糖,日加工甜菜4500吨、年可产食糖6万吨、颗粒粕3万吨,年创产值2.5亿元,平均每年上缴利税3000多万元,是依安县的立县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但2009—2010榨季只收上甜菜19.5万吨,开机加工了44天(一个榨期为120天),因为原料供应问题,博天糖业依安分公司已暂缓将日加工能力扩大到7500吨。2010—2011榨季博天糖业依安分公司原料供应情况有所好转,在依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实了30多万亩甜菜种植面积,能收购甜菜40万-50万吨,基本可满足生产需求。据南华海伦糖厂副总经理介绍,2008年,海伦南华糖业投资3.2亿元,启动了二期扩产项目,使日处理能力由3000吨扩大到6000吨,达产达效后,年加工甜菜量可达到72万吨,产糖12万吨,颗粒粕5.2万吨,废蜜4万吨,每年可实现利税5000万元,将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制糖企业。但2009—2010榨季只收上甜菜10.5万吨,生产了36天就被迫停产,2010—2011榨季同样也不乐观,由于当地未落实甜菜种植面积,预计仅能收购甜菜14万吨,只够加工一个月。现在市场糖价每吨已经涨到5500~6000元,比过去翻了一番,产品不愁销,可以说如果企业能够有充足的原料保证满负荷生产,就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抓住机遇从而实现快速发展。
  调查显示,制糖企业都建立在甜菜主产区,通过其在乡、镇的甜菜站来收购甜菜,都是短途运输,如:博天糖业依安分公司建在依安,下设50个甜菜站;南华海伦糖厂建在海伦,下设9个甜菜站,同时,收上的甜菜必须露天冻储,不允许库房储备(如果温度高,糖就会发生转化,不能再进行加工)。因此,造成制糖企业原料短缺的原因在于甜菜的种植环节:一是甜菜种植需要轮作。由于甜菜自身的生长特征,种植过甜菜的土地会出现板结,不利于甜菜的继续生长,只能轮种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因此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甜菜基本上是4~5年一个种植周期,这也就决定了甜菜的种植面积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度增长。二是制糖企业无法与农民直接对接,土地流转制度不成熟,难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国外种植甜菜的先进办法是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为此,博天糖业和南华糖业都花了1个亿购置农资设备,但受甜菜间隔4年轮种要求和部分轮种作物病害的限制,实施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必须基地化运作。但目前,种什么、怎么种是农民说的算,因此难以形成产业种植基地。部分制糖企业为鼓励农民多种植甜菜,采取“春贷秋还”的扶持政策,对缺少资金的农户实行春季将种子、农药等必需物资赊给农户,到秋季交售甜菜时扣回,对种植大户在农药、化肥和运费上给予全免或半免的优惠政策。三是甜菜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力度不够。多年来,甜菜的品种一直变化不大,长期种植单一的品种,造成种子退化,甜菜的抗病抗虫害能力降低,有的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单产和菜丝糖分下降的情况,黑龙江省甜菜亩产在2.5吨左右,低于新疆平均亩产3.76吨的水平。同时,甜菜产业在黑龙江省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支柱产业,如果糖厂出现亏损的局面,往往缺少政府的及时有力扶持,甜菜的收购价格势必会受到影响,收购价格的下调也会极大影响菜农种甜菜的积极性。四是种植甜菜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利润偏低。近年来,随着其他农产品价格的升高,许多菜农都弃甜菜而转向种植其他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例,直播每亩地能产1300~1400斤,如按含水率30%的标准,每斤收购价是0.65元(标准水是每斤0.9元),每亩最低收入为845元,所有种植成本在200元左右,纯收益可达645元,并且种植过程省工省时。而甜菜每亩纯收益大约500~550元,低于玉米每亩纯收益,并且甜菜在种植上现代化农机械与农业技术滞后,不但费时费力,单产还低,企业在收购过程中还“严格”扣土杂,据依安先锋乡甜菜种植户介绍,自2000年起一直种植甜菜,种甜菜10来年了,亩产量始终在2吨左右徘徊,由于没有配套的农机具,只能依靠人工,费时费力,费用不划算。
  孟京生:黑龙江省制糖业发展问题研究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制糖企业原料基地建设
  企业要保证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应立足自身扩展基地规模,提升原料基地建设水平,要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政府为农企之间搭建的平台,通过宣传、引导、技术扶持等途径,打破传统的单一依靠政府的发展模式,拓宽思路,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基地建设,形成生产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二)政府为企业与农民间搭建购销平台
  一是变分散为合作。为了改变农户弱势地位,在政府的鼓励下,由典型大户带动、乡村干部带头,组建甜菜合作经济组织和甜菜生产协会,让经济组织及生产协会和龙头企业洽谈、协商生产、收购、价格等关键问题,增强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性。二是变计划为订单。大力推广订单农业,让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并由银行担保,在银行开设专户,年初企业向银行存入收购保证金,银行再与农户签订担保合同,对农户负责。在此基础上,采取政府、企业和农户各出资1/3的办法,设立风险保障金,用以补偿受灾户的经济损失,为种植户上双保险,切实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三是变管理为服务。为保证甜菜产量和质量,确保农民增收,对播种、用药、铲耥、收获等各个环节提供全程服务。
  (三)政府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生产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好土地流转的契机,大力整合土地资源,在连片规模整地、播种等方面下大力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提高抗灾能力。鼓励农户利用好国家农机补贴政策,逐步推进甜菜种植的机械化程度。
  (四)协作共建,实施多元化推进
  利用一切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合力。坚持实施院县共建,加强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等科研单位与各甜菜产区县的协作,在改进耕作方式、提高栽培水平、开发专用肥料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提高原料的产量、品质和效益。
   (责任编辑:马 琳)